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正文
 

俄羅斯外交玩轉能源牌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8日 15:03 大洋網-廣州日報

  2006年新年伊始,俄羅斯首次成為了八國集團輪值主席國,能源安全問題也將成為今年八國峰會的焦點。然而在1月1日,這個主席國的首次重大行動卻是切斷了向親西方的烏克蘭的能源供應,令世界為之矚目。

  雖然1月4日,俄烏雙方達成協議,同時作出讓步,但俄能源政治在新年的第一步棋,背后卻暗藏許多兇險。

  經過這次俄烏“斗氣”,俄欲借助其豐富的能源擴大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的國家戰略越來越清晰,向世人展示了作為一個“能源超級大國”的影響力。

  從表面上看,俄烏兩國均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捍衛了本國的利益。實際上,俄羅斯在價格上隱性讓步的同時獲得了政治利益。根據合同,烏克蘭今后5年均需通過“俄烏能源公司”進口天然氣。此外,烏俄還將建立一個石油運輸合資企業。這樣,俄羅斯就能繼續維護控制烏能源供給和中亞能源市場的戰略利益。

  不過,這次“斗氣”也令俄羅斯聲譽大損,俄羅斯作為“可靠能源供應者”的地位遭到了質疑。相關各國紛紛探索能源進口多元化之路,避免在發生商業或其他糾紛的情況下受制于人。本版文字:肖顯

  本報綜合報道 2006年新年伊始,俄羅斯擔任八國集團輪值主席國,這是俄羅斯首次擔任八國集團輪值主席,引起各方高度關注。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

國際油價攀升,俄羅斯能源大國地位愈加突出,能源牌成為俄羅斯牽制西方國家的重要外交手段。

  在2005年底的安全保障會議上,普京就曾斷言:“俄羅斯應當成為在能源領域起領導作用的國家。”而在今年夏天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的八國峰會上,能源安全也將成為會議的焦點。

  這次通過對烏“斷氣”,俄羅斯不僅直接“教訓”了烏克蘭,更借機對西方搞了一次“大示威”,收到“打草驚蛇”的效果。

  美國傳統基金會駐莫斯科辦事處主任伏爾克表示,莫斯科意在利用能源牌讓西方各國領導人相信,俄羅斯是不可等閑視之的大國。

  法國《費加羅報》也指出:“世界對俄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如同吸毒者對毒品的依賴一樣,普京已經明白如何使俄重振大國雄風。”

  高油價帶動俄羅斯經濟

  實際上,自前蘇聯解體之后,俄羅斯一直將能源視為其東山再起的條件。而能源價格穩步上漲、能源政治不斷升溫則為俄羅斯利用能源復興大國地位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普京上臺后,在他的第一任期時就宣布俄羅斯成為強國的戰略基礎就是天然氣和石油。在2005年,由于國際石油價格持續走高,以石油為主要出口產品的俄羅斯繼續保持經濟的快速增長。全年的經濟增長率預計達到6%左右,其中石油出口對俄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超過50%。

  事實上,俄羅斯近年的復蘇的確是建立在石油輸出上的。

  俄羅斯著名經濟學家E·亞欣說:“有西方經濟學者認為,俄羅斯的經濟是建立在石油輸出管道之上的。我覺得有一定道理。”

  兩大紅人執掌油氣閥門

  但是要將能源變成一張牌,普京還必須牢牢把握住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總閥門”。

  現在,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總裁米勒與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謝琴都曾是普京當年在圣彼得堡任職時的老部下。

  自上臺以來,普京一步步將幾乎完全被私人控制的能源產業收歸國有,俄政府對能源產業的控制已從2003年的15%猛升到現在的35%。作為這次俄烏“斗氣”事件的主角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其天然氣年開采量超過5500億立方米,年總產值占俄GDP的7%。歐洲進口的天然氣中近30%由它提供。

  至去年5月,俄羅斯政府已經掌握了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50%以上的股份,從而成為這家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公司的控股方。該公司已經成了俄羅斯內政、外交的一項由秘密到公開的有力武器。

  俄羅斯布下能源大棋局

  進入21世紀以來,俄羅斯已經布下了能源大棋局:東有中國、日本競爭俄羅斯油管具體走向,北有美國涉足投資開采石油天然氣,西有歐洲倚重俄羅斯石油天然氣。

  至于獨聯體國家,除了能源產地高加索和中亞地區國家可以自給自足之外,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市場的大半壁江山均為俄羅斯能源企業所占據。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實際上已經成了從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唯一公司。

  分析人士說,俄羅斯正尋求在亞太地區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而只有石油能夠幫助其實現這個目標。

  但是,如果克里姆林宮能夠把能源當作“胡蘿卜”,那么毫無疑問它也可以變成“大棒”。

  俄烏“斗氣”牽動西方神經

  本報綜合報道 盡管這次“斗氣”只是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事情,但是由于俄羅斯通往歐洲國家的輸氣管道途經烏克蘭,俄烏這場“天然氣大戰”也殃及奧地利、匈牙利、波蘭和斯洛伐克等國。因此在整個過程中,歐盟國家都給予高度關注。

  歐洲不得不看俄“臉色”

  在俄對烏“斷氣”前,歐洲各國政府一直對俄烏爭端表現得很超脫,這主要是歐洲從俄進口的天然氣占供應量的25%,因此不得不注意俄的“臉色”。

  不過,俄對烏“斷氣”后,歐洲各國政府開始放棄“中立”政策。

  德國、

意大利、法國和奧地利的能源部長向俄烏發出聯合呼吁,要求兩國保證天然氣供應的穩定,并警告烏,如果烏中途截留俄輸往歐盟的天然氣,將影響烏同歐盟的友好關系。

  表面上看,這些表態對俄烏各打五十大板,但實際上重點仍在向俄施壓。不過,歐洲各國為了確保自身不成為俄烏爭端的犧牲品,也不敢對俄羅斯過于嚴厲。

  “斗氣”幕后有美國影子

  而在俄烏天然氣之爭的過程中,從一開始就有美國的影子。

  實際上,去年俄烏就天然氣問題剛開始談判時,烏克蘭口氣較軟。但在談判的關鍵時刻,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戈斯專程飛抵克里米亞半島,向尤先科面授機宜,此后烏就一反常態,突然強硬起來,一步也不肯讓。

  在去年12月談判陷入僵局,面對“斷氣”后的艱難處境,烏克蘭進一步加大了與西方的溝通力度,試圖引入外部力量緩解來自俄的巨大政治和經濟壓力。

  在俄羅斯向烏克蘭“斷氣”后,1月2日,尤先科先后與美國、歐盟等駐烏大使舉行會談,請求“國際專家和仲裁機構”協助解決俄烏爭端。

  烏外長塔拉修克2日也展開了新一輪緊張的電話外交,他先后與歐盟負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級代表索拉納以及歐安組織輪值主席國比利時外交大臣德古特等歐洲高官舉行電話協商,強調烏會保證俄對歐天然氣的過境輸送,同時請求歐盟派專家參加烏俄天然氣談判,爭取歐盟的全面支持。

  美國批評俄羅斯“魯莽”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肖恩·麥科馬克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樣一個魯莽舉動(指俄方‘斷氣’之舉)會影響這一地區能源安全,引發有關利用能源施加政治壓力的擔心。我們已經告訴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我們支持能源市場化定價,但認為這種變化應該逐步引入,而不是突然或者單方面實施。”這與烏克蘭的要求正好相符。

  對此,俄國家杜馬副主席、自由民主黨領導人日里諾夫斯基指責說,烏克蘭在天然氣大戰中充當了美國離間俄歐關系的棋子。

  俄用能源保衛獨聯體

  本報綜合報道 獨聯體一向被俄視為其政治后院。能源問題則一直是俄羅斯牽制烏克蘭和其他“小兄弟”們最有力的手段。

  從前蘇聯解體至今,俄羅斯一直按照前蘇聯時期的傳統向獨聯體各國供應廉價能源。例如,國際市場的天然氣價格大約為每千立方米220美元,而俄羅斯的“獨聯體協議價”僅為50美元,不到國際價格的1/4。可以想象,一旦失去這種優厚條件,對獨聯體各國經濟造成的影響猶如“釜底抽薪”。

  獨聯體處境尷尬

  但最近幾年,在西方國家的步步緊逼之下,獨聯體的幾個國家越來越不“安分”。格魯吉亞、烏克蘭和吉爾吉斯斯坦先后發生“顏色革命”,俄羅斯四面楚歌;烏克蘭、格魯吉亞等國還炮制出一個“民主選擇共同體”,挑戰獨聯體的地位;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等國對獨聯體事務越來越不關心;而中亞國家土庫曼斯坦干脆單方面宣布中止獨聯體“正式成員”的身份……俄羅斯的確感到獨聯體岌岌可危。

  畢竟對俄羅斯而言,獨聯體是一個用于抗衡美國戰略擠壓的絕佳緩沖區,但是現在的獨聯體卻面臨著“獨多聯少”的尷尬。

  區別對待親俄和反俄國家

  為了增加獨聯體的凝聚力,俄羅斯也必須鞏固自己在獨聯體中的權威。從2005年起,俄羅斯開始逐步修改對獨聯體國家的能源政策,區別對待親俄和反俄兩類國家。

  對親俄的白俄羅斯,以國際市場價的1/6低價供應天然氣。反俄的“民主選擇共同體”成員國烏克蘭、格魯吉亞和摩爾多瓦在能源供應、勞動力出口問題上都有求于俄。俄羅斯此前一直希望能夠拉住這些國家,在能源供應上對它們保持優惠。但是,去年這些國家“脫俄入歐”的地緣政治定位已經清晰,俄羅斯也決定拋棄幻想。

  莫斯科的獨聯體研究協會副主任維拉德米爾·扎里金說:“我們擁有大量的資源,這給予我們強大的影響力。如果我們給予某些人低價天然氣,那么我們也有權利要求他們作出政治讓步。因此,我們只會向那些和我們友好的國家提供經濟援助。從地緣政治來說,這也許不是一個很好的政策,但總比什么也得不到好。”

  對于“反俄政權”,俄羅斯也在采取兩種手法。例如對于同樣發生過“顏色革命”的格魯吉亞,俄羅斯只要求將天然氣價格從63美元提到110美元,對烏克蘭卻提出230美元的高價。

  俄羅斯此舉的目的,既要提高天然氣出口收入,又要控制獨聯體國家的天然氣管道,實現經濟擴張。目前,俄羅斯正在同格魯吉亞談判,要購買穿越格全境的天然氣管道,低價天然氣是對格的“誘餌”。

  俄羅斯向烏“開刀”

  由于歷史的原因,烏克蘭獨立前曾是前蘇聯重點的天然氣供給地,有一套完備的天然氣運輸系統,使得烏在獨立后仍然承擔著向西歐輸送天然氣過境國的責任,并從中收取過境費。

  在烏克蘭前總統庫奇馬執政期間,烏俄兩國關系密切,天然氣供應在優惠價格基礎上以易貨貿易方式結算。俄每年通過烏克蘭管道向其他歐洲國家輸送1120億立方米天然氣,享受每千立方米1.09美元的優惠過境費率。作為交換,俄以每千立方米50美元低價向烏供應天然氣。

  但自烏克蘭爆發“橙色革命”以來,烏俄關系急劇降溫。尤先科上臺后,把加入北約和歐盟列為烏克蘭優先外交任務。

  去年10月,烏明確宣布力求在2008年底前加入美國主導的北約,這刺激了俄羅斯的敏感神經。此外,烏對俄主導的獨聯體事務不斷提出強烈批評,對俄倡導的建立統一經濟空間興趣不大,并聯合格魯吉亞等國在去年12月創立了“民主選擇共同體”。

  而隨著近年來國際能源價格大幅上漲,據估算,俄每年在烏身上損失約30億至40億美元。俄國內民用天然氣價格比烏克蘭的還高,俄政府提價壓力較大。

  隨著烏克蘭在親美和“去俄入歐”的路線上越走越遠,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西方在獨聯體地區與俄博弈的代理人,俄羅斯沒有必要繼續為烏經濟埋單。

  意在扭轉政治風向

  此外,2006年3月,烏克蘭將舉行議會選舉,獲勝黨派有權推舉總理人選。而根據新憲法,總理將被賦予更多職權,總統職權則有所削弱。季莫申科、波羅申科以及被“橙色革命”掀翻的亞努科維奇都在積蓄力量,以求在議會選舉中一搏。

  政治觀察家認為,俄在此時發難是瞄準了烏議會選舉。天然氣危機有助于給尤先科政權制造麻煩,降低其威信,便于親俄的反對派拉選票。

  對此,格魯吉亞總統薩卡什維利認為,俄將天然氣價格作為杠桿,試圖影響格烏奉行的面向歐洲的政策。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