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能:專家型企業的軟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2日 18:04 《商務周刊》雜志 | |||||||||
規模不夠大讓增長良好的達能不斷成為大公司的獵物 □文 龔偉同 就在法國監管部門積極調查的當下,達能的股價又上漲了。
12月5日,在1個小時之內,達能股價由87.1歐元迅速攀升到89.6歐元。推動股價上漲的是關于卡夫收購達能的傳聞。卡夫的措辭很值得玩味。它并沒有徹底否認。該公司發言人稱,它對有關收購的猜測不予置評。 類似的“空穴來風”傳聞已有幾年,卷入其中的除了卡夫還有百事、可口可樂、雀巢、聯合利華等。今年7月19日,百事收購達能的傳聞使達能股價大漲13%。有人甚至懷疑是達能有意放縱傳聞使其股價上升,有操縱股價之嫌。法國金融市場監管機構為此對達能進行了調查。向來不愿過多拋頭露面的達能CEO 弗蘭克·里布不得不出面說話。他表示,正是由于“人們猜測的出價人”的沉默助長了傳聞。他指的是百事和卡夫。里布說,他從未與百事談過。百事方面雖否認了外界猜測的持股達能之事,但對是否向達能提出過收購要約則不置可否。 傳聞也推波助瀾地掀起了法國政壇一股新的經濟民族主義波瀾。法國幾乎所有派別的政客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精誠團結:絕不能讓達能落入美國人手中。就連法國總理德維爾潘也表示要“維護法國的利益”。法國議會經濟事務委員會主席帕特里克·奧利耶發誓要爭取法國機構投資者的支持,保衛達能。 7月19日法國社會黨政客洛朗·法比烏斯特地就此力諫希拉克總統采取措施。次日,法國總理德維爾潘稱,他已向達能CEO保證,政府將支持捍衛“達能的利益及達能在法國的未來”。 目前,法國政府控制的Caisse des Dépots et Consignations銀行持有達能3%股份,僅此并不足以阻止百事和卡夫等外國大企業的收購。不過如果法國政府運用其非市場力量,向法國機構投資者施壓,有意收購者可能就會空手而歸。機構投資者共持有達能29%股份,達能管理人員和該公司的證券和養老基金持有14%股份。 8月31日,法國政府曾表示,將阻止外國企業收購法國10個“戰略行業”的企業,其中包括國防、與軍事相關的技術、生物技術、信息安全和博彩業,達能并不在保護行業涵蓋的范圍內。對于保護行業的范圍到底應如何界定,法國各界有相當分歧。許多政客希望擴大保護范圍,不過這肯定會遭到歐盟的反對。 就達能而言,收購傳聞之所以會引起非同尋常的反響,一方面是因為達能對法國人有著特殊意義。達能是歐洲最著名的品牌之一,在法國人看來,達能不僅是法國企業的明珠,也是法國的“國寶”。達能創始人安托萬·里布就說過,達能就像沙特爾大教堂,而沙特爾大教堂是不會賣的。 法國政府保護達能也有更現實的考慮。法國預算部長6月28日曾表示,政府希望能籌集到足夠的資金以償還100億歐元的債務,從而節省4.5億歐元的利息支出。出于這方面的考慮,法國政府加速了一些國有企業的私有化進程。 另一方面,政府卻面臨著就業方面的巨大壓力。2005年10月法國的失業率高達9.7%,如果達能這樣的企業旁落他人,失業問題將會更加突出。不過,政府的插手是否有損市場游戲規則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隨著歐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類似問題不僅法國會遇到,其他歐盟成員國也一樣。德國對大眾汽車公司的保護與此就非常相似。 從微觀方面來說,收購傳聞也再次暴露了企業在發展路徑選擇方面的兩難境地。1973年,安托萬·里布將BSN與Gervais Danone乳品公司合并成達能集團。前者原本是一家玻璃公司,后將業務范圍擴大到啤酒、飲用水和嬰兒食品,直到1981年才停止生產玻璃。1996年弗蘭克·里布接班后,出人意料地改弦易轍,由通才型企業向專才型企業發展,將業務集中到水、餅干和乳制品三個主要行業。弗蘭克·里布因此成為專一品牌管理(focused brand-management)的先鋒。這與寶潔、聯合利華、亨氏等企業有顯著區別。 精耕細作使達能成為全球最大的酸奶酪公司、第二大餅干公司,并在瓶裝水方面與雀巢并駕齊驅。而飲用水和乳制品是食品行業中增長最快的產品。良好的品牌、優良的資產以及較強的創新能力,使達能成為令人垂涎的收購目標。 雖然獲得較快增長,但規模仍是達能的軟肋。該公司年營業收入約165億美元,市值220億美元,2005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為4.46億美元。就規模而言卡夫和百事等企業吞并達能并非難事,更何況達能大約85%的股份都可自由交易。 弗蘭克·里布強調要保持達能的獨立。不過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除了爭取法國各界的同情,他就只能寄望于“求婚者”們的競相抬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