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正文
 

家電自主創新應輸入政府資源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2日 08:14 經濟參考報

  在日本彩電企業分享自己在平板顯示技術的成果時,其典型的官企學研發機制又在有機顯示技術上展開了技術攻關,目的是儲備新的顯示技術。這種具有前瞻性的技術戰略值得我們借鑒。

  當我們在為擁有巨大彩電產能的彩電產業叫好時,新的平板顯示面板的巨浪把中國彩電產業推到了岸邊。毫無疑問,技術戰略的短視造成了中國彩電產業的整體性擱淺。而當我
們意識到落后,思考追趕的時候,卻感覺失去了方寸。

  此時,我們發現,沒有主導技術支撐的產能更像是包袱而不是優勢,而我們一向注重產能擴張的產業政策也應該改變了。

  中國的彩電產業在平板時代已經空洞化,印證這個論斷的事實是大彩電品牌成了

平板電視的分銷商。平板產業是中國家電產業中利潤稀釋最快的產業,平板電視剛剛進入市場普及期時,生產企業已基本上沒有利潤可言。而且,由于分銷沒有技術門檻,五花八門的企業都涌進了平板電視產業,再加上在CRT電視時代退潮的外資彩電品牌的大量復出,一時間,投機品牌的超低價格加上外資品牌與中國彩電企業相近的價格,讓本土彩電企業開始喘不過氣來。

  主導技術、成熟的工業設計水平以及與中國企業同樣的生產要素價格,把中國彩電企業推到了懸崖邊,實施新的刺激創新的產業政策成為必須。

  產業計劃不等于產能計劃,中國產業政策偏向產能帶有計劃經濟時代的影子,那個時代的關鍵是解決生產問題,而不是解決技術創新問題,供給的短缺讓我們容忍了低質量產品的供應。

  中國市場開放之后,中國家電企業面臨的競爭是全球化的競爭,這種競爭的核心就是技術創新機制與技術創新成果的國別競爭。在計劃經濟時代,中國的產業創新戰略主要是靠政府的行政要求去推動,但是在向市場轉型的過程中,政府與企業以及基礎的技術創新資源體系之間的關系出現了脫節,這種脫節造成了中國產業技術創新過程的間歇性中斷,于是,用產能帶來的規模經濟效應去應對國際競爭思路,讓政府以及企業都把產業的重心放在了產能的擴張上,但是,當技術更新換代的時候,我們的產能優勢就被瞬間吹走。

  因此,沒有國家層面的重大產業技術創新和國家產業技術標準的全面創新,只重視產能的擴張,這樣的產業政策是非常危險的。

  全球工業化國家的發展歷史表明,發展中國家必須實行國家干預戰略。從中國家電產業的現狀看,如果沒有足夠多的外部資源的輸入(主要是政府資源的輸入),產業難以獲得根本性的進步,因此現在必須創造一個有競爭優勢的官企學的互動機制。

  日本的產業目標一直瞄準主導技術,因此,他們的產業更像優秀的園丁,不時地把自己獨有的產品拿到市場去銷售,這就是日本家電產業把中國家電產業列為對手,但被定義為可以輕易推垮的對手的原因。

  日本的工業構建了一個產業領導機制,政府提供資源和環境,企業組織研究資源和推動產業的發展,政府還對企業的發展進行指導,對國家政策性的資源進行分配。

  中國家電產業的技術創新不缺乏投資,但缺乏國家范圍的組織協調,這樣的技術創新現狀應該得到快速改變。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