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行業專題--家電業 > 正文
 

國際化還是全球化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9日 08:32 人民網-市場報

  近幾年來,一些具有轟動效應的新聞如芯片設計廠商中星微在納斯達克掛牌、聯想收購IBMPC,海爾進軍美國市場取得成功等,都在向我們描繪著一幅圖畫,中國企業參與全球市場競爭已不再是個案,而成為企業謀求發展的戰略選擇。在這個環境下,“國際化”和“全球化”成為人們經常談論的話題之一。

  “國際化”與“全球化”,代表著兩種不同的思路,這一點經常被人混淆。近日以海
外上市拓展企業發展全球布局的中星微電子董事長鄧中翰直言,對于中星微來說,是要全球化,而非國際化。

  全球化而非國際化

  在中國,如果想找國際化和全球化兩種發展方式的代表,最典型的莫過于代表國際化的聯想和代表全球化的中星微。

  而剛剛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星微,代表了一種全球化的發展模式。中星微在創立之初,憑借幾位創始人多年在大跨國公司的工作經驗,在對全球芯片市場進行充分研究之后,選擇了當時還方興未艾的數字多媒體芯片領域作為突破口。也就是說在其成立之初就具備了一種全球化視野,包括立足于全球選擇目標市場,公司運營采取“硅谷模式”,即把硅谷的風險投資模式和股票期權制度引入公司,并把硅谷的經營理念用于公司運營,按照一個全球化公司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而中星微本次在納斯達克上市,正是其全球化視野的體現,而上市也是其成立之初就在商業計劃書當中的。

  國際化運營是共性

  國際化與全球化并非完全不同的,它們之間有相似,甚至是共性的部分。比如全球化的公司和國際化的公司在國際化的運營上是極為相似的。中星微的公司顧問是前美國證監會的主席,CFO擁有11年的世界頂級會計事務所審計經驗,董事會審計委員會的主席是美國Oracle公司的董事長。

  在全球化市場環境下,以聯想、中星微為代表的企業以其不同方式實現著中國企業走出去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戰略布局。對于未來中國企業的發展來說,關鍵是能在發展的整個過程中都貫穿全球化的視野。是否具備這種視野也將決定企業能走多遠。

  《市場報》(2005年12月19日第六版)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