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珠三角企業罪與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2日 12:27 贏周刊 | |||||||||
□贏周刊記者 鄭義夫 官方的基調已定:2005年是廣東經濟的“拐點之年”。廣東的發展模式將由“殺出了一條血路”向“闖出一條新路”轉型。 2005年是廣東企業的多事之秋。今年,企業不但要費盡心力應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
來自國家統計局調查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廣東企業家信心指數和企業景氣指數均有所回落。盡管這種回落仍在高位震蕩,且在第三季度有所回升,但年初以來,此間的企業界人士時常慨嘆生意難做,把酒言愁,臉上也已失去了往日的激昂慷慨之態。 今年北派企業的一路高歌猛進,反襯出珠三角企業的集體蟄伏。一些人在問:珠三角企業的冬天,真的來了嗎?而網絡上也傳來“廣東企業在為誰哭泣”的悲愴之音。 對珠三角的任何過多判斷,仍為時過早。但在歷經大浪淘沙巨變之后,一度輝煌的珠三角企業,現在所暴露出來的一系列問題,不能不讓人們再三反省:珠三角企業到底癥結何在? 產業迷失:“中國制造一哥”的不幸破產 今年爆出一大冷門事件:昔日國內自行車行業“一哥”的中華自行車正面臨徹底消失。 8月16日,生產中華自行車的深圳中華自行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股東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請破產。一石激起千層浪,兩天后的英國《泰晤士報》迅速作出報道,認為是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們鐘情于汽車而使得這家一度是中國最大的自行車生產商破產。 與中華自行車的走向沒落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在1992年遷移至大陸的臺灣自行車捷安特卻逆勢而上,成了世界級的品牌。在相同的國際、國內市場背景下,同樣以加工制造起步的自行車生產商,卻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 “搜狐網”的一份調查顯示,輿論認為,國內自行車市場將慢慢復蘇,電動自行車不會大規模取代自行車,導致中華自行車走向衰落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華自行車盲目多元化和被股東掏空。大股東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此次為了重組中華自行車而申請其破產,很難說就能夠讓它起死回生。 中華自行車公司是由深圳市萊英達集團和香港大環自行車公司于1984年協議成立,并于1985年建成投產。1987年美國Schwinn香港有限公司加入后,三方各占三分之一股份。公司成立之后就以加工出口為導向,這使得它在前期的各種策略以及理念是相當領先的。除了產品領先于國內同行,在品牌策略上,中華自行車的運作方式在當時也相當前衛。除了注冊了“大明”(DIAMOND BACK)及“阿米尼”(EMMELLE)兩個品牌,另外很早就開始了OEM,OEM的客戶包括“SCOTT”、“MBK”及“APOLLO”等,在國內、國際市場上銷路甚旺。 但1992年以后市場環境的迅速變化,使得這位先行者變得手足無措。一方面,臺灣自行車廠商紛赴大陸投資設廠,市場空間遭到步步擠壓;另一方面,頻繁遭遇歐盟、北美、南美的反傾銷訴訟。從1997年開始,中華自行車便連續8年深陷虧損的泥潭,2001年更創下A股上市公司虧損之最。 造成中華自行車今日病入膏肓、垂垂殆矣的根本原因,是其在面臨國內、國際的雙重困境之下,不但沒有積極提升產能,尋求突破反傾銷的路徑,反而劍走偏鋒,拿著從股市上募集到的巨額資金,不是投入到主業的生產和經營,而是投向一系列毫無意義的多元化;另外高達10多個億的資金則被股東、關聯企業以各種手段占用,最終打了水漂。 中華自行車前期的輝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制造”的成功,而其衰落則體現了“中國制造”在應對國際市場變化的無措以及產業升級乏力。中華自行車在初嘗成功之果,便迷失了產業的方向,反而熱衷于各種資本游戲,開展與主業毫不相干的所謂多元化,在這種狀態之下,也就喪失了企業戰略管理的能力。這是市場溫室中制造出來的企業所表現的典型病癥。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曾說:“在新一輪的全球產業結構調整中,缺乏國際經營能力的中國企業很可能成為跨國公司的加工廠,甚至無法守住中國市場。”這句話可以拿來作為中華自行車的注腳。在一定意義上,中華自行車是20年“中國制造”的一個生動標本。 從較長的時間尺度來看,少有消亡的產業,只有滅失的企業。經營企業的所有問題都可以歸結為一點:“不死才是硬道理”。 高危擔保:要死一起死的“企業圈” 今年珠三角企業爆出的第二個大冷門,則是深圳第二個“擔保圈”的破滅,現在至少兩家企業已經陷入苦苦掙扎之中。 “擔保圈”是一種特殊的斂財形態。眾多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通過相互擔保獲得大量銀行貸款,所籌資金則通過投資或占用等方式流走。這些企業的命運生死相連。伴隨整個圈子擔保額的迅猛增加,圈內企業的盈利能力卻迅速下降,以至喪失,訴訟和危機也就陸續興起,巨大的金融風險醞釀其中。 “深圳擔保圈”是中國境內最早發現的一個擔保怪圈。4年前曾引起廣泛關注的“深圳擔保圈”涉及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達20多家。擔保怪圈給深圳市政府重組本地公司帶來極大挑戰。4年后,深圳再爆問題擔保圈現象。 今年3月,隨著證監會立案調查和光商務,以和光商務為導火索,由和光商務、聚友網絡、海王生物、中科健及其控制人形成的11.4億元高危擔保圈開始引爆。 在和光商務公開的訴訟信息中,聚友網絡的第一大股東聚友集團在3起訴訟中成為被告。聚友集團共為和光商務的1.188億元銀行貸款提供擔保,并因為和光商務支付困難而被推上被告席。同樣,中科健實際控制人郝建學的智雄電子也因為替和光商務5000萬元貸款進行擔保而成為被告,中科健與和光商務兩家上市公司也有著1億元人民幣的互保,而海王生物與中科健有著3億元的互保。該擔保圈中4家上市公司,聚友網絡盡管其注冊地在四川,但其控股股東聚友集團總部卻在深圳。這4家公司的對外擔保還包括深圳本地的深信泰豐、康達爾等上市公司。 這次驚現的深圳第二個“擔保圈”,“難兄難弟”相互捆綁的色彩更為嚴重。這其中更有像中科健、海王生物這樣在兩次“擔保圈”事件中都出現過的“兩朝元老”,說明區域性的企業違規擔保問題仍然十分嚴峻。 早在去年夏天,和光商務的實際控制人吳力就已經悄悄遠走新西蘭,蝸居“避風港”。曾一度被譽為“知識英雄”、“創業精英”的吳力,現在則被稱作是“股市螞蟥”、“許林宗(原達爾曼董事長)的徒弟”。自從2000年11月吳力入主北商技術(和光商務的前身)后,這家上市公司便不斷演繹各種赤裸裸的資金交易。終因增發配股失敗、賣殼失利,引爆了遮蓋多年的企業內外部問題。 11月1日,和光商務發布公告說,短短幾天之內,公司就接連收到9宗訴訟(仲裁)文件,訴訟(仲裁)的累計金額為5.01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367.48%。這家公司早已嚴重資不抵債,現在又巨債迫門,無異雪上加霜。看來這家公司今后的命運不是被低價變賣,就是徹底消失。 和光商務之所以走到今天這一地步,關鍵是由于其控制人吳力對企業的未來前景估計得過于樂觀,為了達到個人野心而不擇手段,采取各種方式進行圈內秘密資金交易,惡化了企業原本就十分脆弱的資金鏈,喪失了最起碼的資金風險意識與資金風險控制能力。 而今年名列中國股市丑聞榜中的廣州一家上市公司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走了與和光商務不盡相同的路徑,但結局卻是相似的。 今年2月,因新太科技涉嫌信息披露違規,廣東證監局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經自查,公司累計擔保總額為61239萬元,其中對外擔保總額為43980萬元,占公司凈資產的52%,對外擔保中違規擔保共計40980萬元。新太科技的創始人董事長鄧龍龍、總裁翟才忠因此引咎辭職,并均因擔保責任被列為共同被告。 公司對外披露,上述涉及公司名義的擔保事項,公司從未召開董事會或股東大會進行審議或批準,對該事項,公司除原董事長鄧龍龍之外的其他董事均不知情。 新太科技是由于集團盲目擴張而釀成今日之局的。作為公司的創始人,鄧、翟二人一直有著制造旗艦企業的夢想,為實現這一夢想,不惜大舉擴張,使得企業下屬及關聯公司數量急劇膨脹,而捆綁進來的企業生存能力有限,為了維持現狀,不惜“拆東墻補西墻”和“寅吃卯糧”,最終騎虎難下,被斷裂的資金鏈所傷。更為致命的是,新太科技的公司治理結構并不完善,所有資金風險均被一一遮捂,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