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多元化的外部軟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8日 18:06 證券日報·創業周刊 | |||||||||
馬越 白立新 關系暗礁、技術黑洞、人才短板、法律缺陷、資本陷阱,在任何一個關鍵層面的失誤,都可能葬送多元化業務 奧克斯造車所引發的爭議還未平息,最近力帆又高調宣布進入汽車產業。盡管多元
根據經典管理理論,企業應該始終圍繞核心能力,不應該遠離核心業務而貿然進入新產業。可是從全球過去50年的經驗來看,“多元化沖動”在各個國家都曾出現過。在“多元化沖動”時期,企業更多的是在市場外力的推動下,進入新產業,然后再建設成企業的內力。所以,我們必須同時從內力和外力兩個角度審視中國企業多元化的實踐,才能完整理解這種“多元化沖動”,也才能找到解決方案有效規避多元化的風險,并且通過業務模式創新實現突破性發展。 過去的20年,中國壓縮了西方上百年的經濟發展歷程。我們能夠壓縮歷史進程,卻不能跨越歷史。這種“多元化沖動”是經濟發展的必經階段。可以大膽預測,在未來10年的風險和機會并存時期,多元化的熱潮不會很快消退,就像歐美的60年代、日本的70年代、韓國的80年代那樣。 哈佛商學院塔潤-坎納Tarun Khanna教授提出,市場經濟體系有五個層面組成:政府管制、金融市場、人才市場、產品市場、法律體系。顯而易見,中國經濟的市場化程度比韓國還薄弱,所謂不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就體現在這五個環節上面。 如果處理不當,這五個因素就可能成為阻礙多元化成功的根源。在任何一個關鍵層面的失誤,都可能葬送多元化業務。特別是,中國企業并沒有經歷過亞洲金融危機的洗禮,其戰略成熟度和抗風險能力都比較薄弱,多元化通常意味著更高的風險。 總結成功企業多元化的經驗,可以發現,市場經濟體系中的這些不完善環節,既影響到企業效率的發揮,也是企業尋求突破性成長難得的契機。 無論在什么樣的市場環境中,為了業務的成功,企業都需要具備核心能力和專業化管理的能力,這點是毫無疑問的。簡而言之,就是量力而行。 但是“量力”之“力”,既包括外力,也包括內力。借助“外力”是指企業從外部市場環境中尋找突破的機會,比如借助政府關系和金融系統的信譽,跨入新領域;而發揮“內力”則指企業以核心能力和專業化管理能力為依托,制定差異化戰略并且堅定地執行戰略,確保業務健康發展。 在西方企業中,相關多元化發展的動力主要來自于“內力”;而在新興市場中,中國企業可以首先借助“外力”,進入新業務。中國企業不需要超過GE,只要能夠超過中國欠發達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多元化的企業集團就有可能成功。 當然,“外力”必須通過“內力”才能發揮作用。缺少“外力”企業難以擴展,“內力”不足企業難以做強。“外力”是多元化拓展的充分條件,“內力”是多元化成功的必要條件。 通常的管理理論總是過于強調“內力”的作用,而忽略了“外力”在多元化拓展中的價值;這樣就難以解釋造成多元化沖動的原因,也無法指導企業多元化的實踐。其實,“外力”和“內力”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缺一不可。 企業的發展也正是在這兩種力量的作用下,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