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正文
 

外資不是救世主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7日 16:40 和訊網-證券市場周刊

  鋼鐵巨人米塔爾在中國鋼鐵業邁出了慣有的舞步。覬覦中國鋼鐵業多年,米塔爾終于得手華菱。從最初的控股意愿,到巧妙設計與華菱持有相等股權,再到最終讓出0.5個百分點退居第二大股東令交易得以成形,米塔爾是外資在中國收購版圖的一個縮影。

  作者:北京 常明堂

  從銀行到券商再到鋼鐵行業,最近,外資并購的浪潮似有越卷越大之勢,從制造業到金融服務業,外資并購的案例越來越多。繼上個世紀90年代海外風投基金在中國扶植起一批互聯網企業之后,海外資本對中國再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米塔爾并購華菱管線不僅是中國鋼鐵行業最大的外資并購案例,也是中國A股市場最大并購案例。按照華菱管線的說法,引進米塔爾是有諸多好處的,引起先進技術是最大的好處,說白了仍是“技術換市場”的思路。而這種引進外資的思路在過往的幾年內已被證明并非是一條好處多多的路線,汽車行業就是最為典型的一個引資案例。

  日前,國家發改委稱:中國汽車企業已經“過度合資”了,對外資的依賴度已經超過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過度合資”成為汽車行業“市場換技術”策略的一個后遺癥。外資不是救世主,不會情愿將技術給中國,而是希望在控制技術和高端利潤的同時,將中國成為提供廉價勞動力的生產加工基地。

  外資在利益的驅動下,憑借技術控制權,掌握了汽車行業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購大權,堅持“原始供應原則”,從國外母公司采購原材料,其采購價比中國同樣原材料高出數十倍。一方面,排斥中資零部件供應商。另一方面,外資汽配商也加大在中國的跑馬圈地。據統計,目前在華進行汽車零部件生產的外商獨資或合資企業達到近1200家。外資在中國汽車零部件市場已經占到60%以上的份額,而在汽車電子和

發動機零部件等高技術含量領域,外資控制的企業高達90%。

  因此,外資不是救世主,更不是活雷鋒,外資因利而來,我們只能從互利的角度來看待外資并購,外資進來就是為了獲取最大的利益。

  對于外資并購,我們需要注意:首先,民族品牌和控制權問題。對民族特色比較濃的如中藥、白酒等行業,應該注意民族品牌的保護。對國民經濟影響重大和具有戰略意義的企業或行業,應堅決掌握控制權。其次,并購中內外資應有平等競爭的資格,不能在引進外資的同時卻排斥國內民間資本。再者,現在外資加緊進入中國,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人民幣匯率被低估,一旦
人民幣升值
,外資即可從并購中實現增值。因此,在外資并購中,我們有必要考慮到匯率日后升值的因素,一定的溢價是要考慮的。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