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正文
 

外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中國的房地產市場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1日 08:55 中國經濟時報

  訪中國城鄉建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淮

  外匯儲備的急劇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熱錢”大規模涌入了中國。外匯儲備增長中存在著影響房地產市場的不合理因素,一個是外債的增加部分,一個是貿易項下的多收少支部分。有真實產業背景的外資也可能通過“擠出效應”對房地產市場形成影響。

  本報記者 柏晶偉

  去年以來,我國外匯儲備實現超常增長,引起不少學者的警覺。究其原因,除了貿易順差的大幅增加,還有外資涌入的因素。特別是外資進入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正呈加快趨勢。有資料顯示,近一年來,海外資本僅僅投資北京房地產業的項目就將近20個,總建筑面積在500萬平方米以上,涉及投資總額近30億元人民幣,投資方所在國家包括新加坡、美國、日本、加拿大、英國、荷蘭、德國、印尼等。外資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陳淮認為,對此不要草率下結論。

  外匯儲備的急劇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熱錢”大規模涌入了中國

  中國經濟時報:2004年以來,我國的外匯儲備余額不斷創出新高。一段時期來,很多人據此判斷說國外的“熱錢”正在進入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您對我國外匯增長和外資進入的情況怎么看?

  陳淮:作為學者,就我的有限了解對這個問題做點分析。

  過去幾年來,我國的外匯儲備不僅一直增長比較快,而且呈現為加速度的態勢。2004年底我國外匯儲備達到6099億美元,比上年增加2067億美元,增幅達66.11%。明顯為超常增長。

  通常說,外匯儲備有兩個基本來源。一是貿易順差,即“經營項下出口減進口的余額”;二是外商直接投資,即“資本項下的外匯凈流入”。從2000年到2004年,我國各年份的貿易順差分別是242億美元、226億美元、305億美元、255億美元和320億美元;同期外商直接投資分別是407.2億美元、468.8億美元、527.4億美元、535.1億美元和606.0億美元。2004年我國貿易順差額320億美元和外商直接投資606億美元,從歷史情況看均屬平穩,算不上異常波動。

  但與此相比,外匯儲備的增長速度和增長規模確實是值得關注的。2000年到2004年間,我國各年份年末外匯儲備余額分別是1656億美元、2122億美元、2864億美元、4033億美元和6099億美元;2001年到2004年間各年和上年相比的增長速度分別為28.14%、34.99%、40.81%和66.11%。這些都是國家統計局公開發布、有據可查的數據。

  從上述資料看,我國外匯儲備增長的確在不斷加快。但這些錢是否就是“熱錢”,恐怕還需具體分析。

  中國經濟時報:您的意思是說,我國外匯儲備的急劇增加并不一定意味著就是“熱錢”大規模涌入了中國?

  陳淮:我個人的分析看法,以2004年的情況為例,除去上述貿易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的來源外,我國外匯儲備超常增長的原因仍還是比較清楚的。大致說有幾個因素。一是進出口貿易中的外匯多收少支,這一項約為300億美元左右;二是外債增加,約為350億美元左右;三是服務貿易順差,大約也有100多億美元;四是僑匯、捐贈、報酬等個人外匯收入,粗略估計有近200億美元;五是國內企業境外上市籌資結匯等也有100億美元;六是國內個人外匯資產減持100億美元。這個基本構成也是很透明、很容易證實的。就是說,我國外匯儲備增長的來源總體上是確有真實合法的貿易或投資背景、符合法律法規的。

  外匯儲備增長中存在著影響房地產市場的不合理因素

  中國經濟時報:是否由以上分析就可以得出結論說,外匯儲備的高增長和房地產市場沒有多大關系;或者說我國前期房地產市場價格過快增長并未受到外部資金的影響?

  陳淮:恐怕還不能這么說。有“真實合法的貿易或投資背景”不一定不會對房地產市場造成影響。

  舉個例子說,2004年我國居民個人外匯減持比較明顯。我國老百姓的私人外匯資產和經常性消費的關聯度很小。過去一般居民個人持有外匯的原因主要有兩條:一是規避通貨膨脹風險,怕人民幣“票子毛了”受損失;二是以備家庭特殊用途的不時之需,例如子女出國需要等。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以來,人民幣貶值的預期早已被升值的預期所取代。而且現在子女出國、出境旅游等個人用匯已經幾乎完全放開,可以充分滿足。私人持有外匯的理由差不多都已不存在。在中國居民心目中,外匯是家庭、個人的重要特殊資產,其用途是一定是和重大事項相聯系的。子女留學、保值等目的不重要了,老百姓結匯后的人民幣到哪里去了?合乎邏輯的解釋就是,到對家庭具有同等重要意義的房產上去了。

  同理可證,境內居民存在境外的金融資產,與國內有千絲萬縷聯系的境外華僑和華人資產向國內轉移,其投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投資置業。在實際觀察中可以很容易地發現,高端房產的購買者相當多都具有海外資金來源。很多大城市中,“子女在國外留居而父母在國內養老”的模式非常普遍。

  中國經濟時報:不論怎么說,老百姓用人民幣還是用外匯結匯買房子都是正當的消費或投資行為。這個影響因素并無不合理。那么在外匯儲備增長中,有沒有影響房地產市場的不合理因素呢?

  陳淮: 不合理的因素明顯存在。

  一是外債的增加部分。在過去兩、三年中,人民幣存貸款利率明顯高于外幣。其中差距最大的是美元、日元和港元。由于宏觀調控以來國內商業銀行收緊對房地產業的貸款規模,提高貸款“門檻”,很多國內房地產企業以及參與購房投資的市場主體都轉向以種種名義借外債。我們在調研中,在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經常能碰到一些擬借外債投資房地產的咨詢。

  再一是貿易項下的多收少支部分。一些外貿企業和對方串通,早結晚購,多收少支,實際上已形成一種不小的短期外債規模。這部分資金并沒有閑置,其去向仍可能是對房地產的“短炒”。前期東部一些外向型經濟發達地區短期內房價暴漲就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受這部分資金影響。房地產市場上“一次買幾十套房的外資”在外匯流動途徑上找不到來源,其奧妙就在于此。

  有真實產業背景的外資也可能通過“擠出效應”對房地產市場形成影響

  中國經濟時報:在您剛才的分析中,最大頭的外匯儲備增長來源是外商直接投資。這部分投資真的投入實業領域中了嗎?有沒有去炒房地產的呢?

  陳淮:做學問,我不贊成沒有調查依據地去依靠“猜想”下結論。從我國近年來很多產業發展速度看,外商投資進入實業投資領域的規模確實是比較大的。但即或如此,外商直接投資對房地產業的影響也還是存在。這就是所謂的“擠出效應”。

  什么叫“擠出效應”?在一個特定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上,國內的有利投資領域總是有限的。外資投入了,內資就被排擠出來了。這就叫“擠出效應”。

  從上世紀90年代后期起,我國國民經濟中賣方市場已為買方市場所取代,普遍性短缺已成為過去。我國目前實際上已經出現了局部的資本過剩。長時期的低利率、信貸資金中大規模的存差、銀行對房貸持續高漲的積極性等都說明,實物領域中的有利投資機會在局部地區已遠不充足,資本過剩明顯存在。如果再考慮到近兩年來控制投資規模增長過快的宏觀調控政策,外資的超常流入很容易會形成對內資的大規!皵D出”。

  可以舉出的一個明顯例證是前期媒體關注的“溫州炒房團”。傳統上,溫州人一般不太涉足虛擬市場而比較崇尚實業投資。正因如此,才有了“溫州老板”一說。溫州人喜歡當“老板”,而很少去做“股民”。那為什么現在又去“炒房”了呢?因為實業投資領域的投資空間受到了擠壓。再一個例證是,前兩年很多上市公司融資后改變用途用于“炒股”,這兩年股市不景氣又用于“炒房”。資本相對過剩情況下的“擠出效應”的確存在。

  中國外匯儲備中絕無可能在短期內流出一多半

  中國經濟時報:最近有人說,在中國有高達三、四千億美金的外資“熱錢”。這些“熱錢”正在流出中國,其退出將會極大地影響中國內地的樓市。您對此怎么看呢?

  陳淮:我們決不可輕視外部資金流入對國民經濟影響的復雜性。國民經濟是一個系統。按照系統論的觀點,各個組成部分都是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的;在整體中,沒有孤立存在的局部。

  從我們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通過種種合法、非法途徑流入我國,暗睹人民幣升值的投機資本有沒有呢?肯定有。但所占比重非常有限。外資是否對我國局部城市前期房價的異常快速上漲產生影響了呢?確實有影響。但在影響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外資中,主體部分并非是來自國際投機資本的“熱錢”。

  用“數千億美元的’熱錢’正在流出中國”的說法來暗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即將發生大跌。這恐怕是把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當成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市場了。數百上千億美元從美國紐約股市退出到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市場建倉,在經濟全球化的現代金融體系中只需15分鐘。但這在中國現行的外匯管理體制下是不可能辦到的。原油期貨市場上的持倉量和實物可交割量是完全脫離的。在那里人們買賣的數量可以遠超過實際的石油產量。但在房地產市場上,交易規模和資金容納規模不可能超過實物規模。只要把中國外匯儲備總額和你說的數字比較一下就會知道,中國的外匯儲備中絕不可能有超過一半的來源是國際“熱錢”;而且中國的外匯儲備也絕無可能在短期內流出一多半。

  我們舉個最近的例證說話吧。2005年1-5月份,我國出口增長速度仍持續了前兩年的超高速態勢,同比增長幅度達33%以上,出口減去進口的余額,即順差達300億美元;1-6月份,我國合同利用外資的金額為862億美元,同比增長19%;實際利用外資的金額仍達286億美元。至少就我看到的事實,外資仍是在“加速流入”,而不是相反。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