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正文
 

房地產企業應該學習在不利環境下成長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6日 11:18 中國房地產報

  陸新之

  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問題,和宏觀經濟有關,和投資者心態有關,和市民情緒也有關。因此,前一階段集中于泡沫爭論之后,在政府態度已經沒有懸念之際,研判地產業在今年以及可見之將來的發展,不能僅僅著眼于房地產業界的因素,更應該意識到大環境的變動趨勢,高度重視相關因素的變化。

  匯率利率的直接壓力

  首先是匯率。近期市場一直對人民幣匯率制度有不同的揣測,中國市場開放涉及貨品及服務交易的往來賬交易,但基本上對資本賬嚴加管制,獲準的只有外國直接投資、少量借貸及資產交易。這有助中國處理所謂“熱錢”流入的問題。政府已開始加緊審查外國直接投資,但熱錢(非外國直接投資資金或私人資金)卻從不同的掩飾途徑涌入中國。未來必然導致重估人民幣匯價。但難點在于,匯價的升幅,也必須有力制止市場再度炒作人民幣升值。預料人民幣在短至中期內全面自由浮動的可能性甚低,而中期來說,最可能實施的是于年內將人民幣兌美元的匯價浮動范圍擴大至3%,并同時維持聯系匯率制度。即政府可能選擇將人民幣與一攬子貿易加權外幣掛鉤,作為人民幣的基準匯率,這將導致人民幣兌美元升值5%至7%。內地大部分地區的物業價格已上升,上海市似乎更已出現“泡沫”。這可以看作是26年改革開放后的一個房價“補漲”。不少投機性資金涌入浙江及江蘇省,將上海市的物業價格推高至市內大部分居民無法負擔的水平。而在中國大部分其他城市,一般市民仍有能力購買房屋,較小的城市中,房屋價格相對于家庭收入仍然合理?梢耘袛嗟氖,各大城市特別是上海的投機性需求殷切,故短期來說,房地產銷售增長必然會放緩。然而,長遠來說,倘若大中城市的物業價格回落至當地富裕市民可負擔的水平,地產價格向上仍有實質的支持。

  其次是利率問題。雖然政府不會專門為房地產因素而影響整體的利率政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利率政策的變革以及潛在趨勢,對于房地產行業來說都能起到極為長遠的影響,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F時,除了地產業的利潤回報率相當之高外,其實大多數行業都是“旺人不旺財”,勞動力投入很多,資源投入很多,但是賺錢有限。內地的能源和資源價格高企,已導致不少制造型的工業公司的邊際利潤銳減。不少公司亦正撤銷擴充計劃,并致力削減成本及研究如何更有效運用資源。對于一個生產總值增長高達8%至9%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投資高速增長實屬合理,但交通擠塞及能源短缺問題亦阻礙這些行業迅速發展。盡管鋼鐵及水泥等工業一度發展過熱,但已因政府較早前所采取的措施而開始放緩。可以預見,在地方政府GDP政績驅動的行為減少之后,中國經濟再度出現過熱的可能性甚低。加上本周審計署披露的一系列數字顯示,連專門為銀行壞賬處理設立的資產管理公司都發生了一些問題。而實際上,銀行的壞賬問題依然非常嚴重。根據國際經驗,金融體制穩定是避免經濟硬著陸的重要關鍵。因此,預期政府不會在本年大幅調高利率,因為這將導致按揭貸款及增長過熱行業的貸款壞賬比率提高。政府更可能是實施結構性行政措施而不是采取提高利率的辦法,來控制可能出現的經濟過熱問題。

  隱性因素同樣關鍵

  再次是輿論因素。不能忽視的是,在互聯網普及之后,任何一個和公眾關聯程度高的行業,必然都繞不開輿論的因素。目前社會的利益團體越來越多,相互之間的爭論和博弈也在日漸增多。而房地產業因為牽涉千家萬戶,過去幾年涉及拆遷品質管理服務等幾乎每一個環節上又屢屢出現各種刺激公眾情緒的話題,授人以柄,因此形成輿論上幾乎一邊倒的效應。雖然看上去好像是有一些地產商中的明星人物曝光率很高、發言機會很多,實際上,真正的話語權和說服力顯然不在他們手里。因此,未來一兩年,很可能還是出現地產商的代表遭到批駁乃至謾罵越來越多,打“民意牌”、“良心牌”的各類公眾人物持續受到追捧。換句話來說,地產商乃至地產行業要想受到尊敬這一目標,還是需要比較長時間才能達到。地產行業里面的各個主體,都要學會在輿論不利的情況下發展,這是難度比較高的一個考驗。

  還有一個因素是競爭的激烈程度。事隔十年以上,這一輪地產遭遇到的宏觀調控環境,不一定像那時候那么慘烈,但是同樣存在比較大的隱憂。因為,2005年同1993年房地產宏觀調控差別在于,今天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形成,而且是一個迅速膨脹、競爭全面鋪開的市場。1993年,房地產市場還只是一個雛形,很多企業連基本的質量問題沒有解決,營銷也乏善足陳。在質量和營銷上領先的企業,例如萬科,只要解決了自身的基本問題,就能活下來,因為競爭對手相對還是比較弱。2005年,市場則是如同64處煙塵,各地大小開發商分頭發展,可是很多企業提供相似的產品,客戶定位也比較相似,企業的基本實力也都不弱。因此,一輪淘汰結束,所謂的幸存者,也必然遭受重創。所以,如何能夠避免今日的家電產業無一巨頭活得好的困境,還是很不容易的。房地產企業如何在新一輪調控下找到自己的成長模式?這個已經不僅僅是理論探討能夠解決的問題了。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房地產市場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