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兩大都市——上海和北京,已經或正準備開始正式啟動本地區的生產性服務行業發展。從國際經驗看,生產性服務已上升為服務貿易的主體內容,成為國際化大生產的必要條件。生產性服務作為以服務業和加工業的融合產物,并以服務業為中心將價值鏈的各個環節串聯起來,是先行工業化國家后期工業化的一個重要特點,也是服務貿易的一個特點。
文 首都社會經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 辛向陽
海內外知名的金融街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區,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西城區以金融業為主的經濟定位。另外,良好的區位條件、已有的優勢產業、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有限的區域面積決定了北京西城區的優勢產業在于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1975年美國經濟學家布朗寧和辛格曼在對服務業進行分類時,最早提出了生產性服務業(Producer Services)概念。一般認為,服務業可分為生產性服務業和消費者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是生產的上游活動和下游活動。香港貿易發展局認為生產性服務包括專業服務、信息和中介服務、金融保險服務以及與貿易相關服務。
近十幾年來,生產性服務業成了世界經濟中增長幅度最快的行業,尤其是在世界大城市的中心區發展勢頭迅猛。如倫敦中心區1984——1987年生產者服務部門在總就業中的比重從11%上升到18%,1989年達到20%,而其他行業出現了下降趨勢;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京情報信息業、廣告業、金融保險業等快速發展,90年代末,金融保險業占東京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2.5%,比80年代初上升約6個百分點;紐約20世紀70年代后期以來的經濟高速發展主要得益于強大的生產性服務業。
北京金融街在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方面有著堅實的基礎和獨特的優勢,目前金融街已經成為中國的金融總部集中地,集合了中國金融的核心力量,且金融企業的層次、門類齊全。金融街地區已聚集了金融、電信及各類知名企業500余家。2004年《財富》500強的13家中國企業,有9家總部設在西城區,其中5家坐落在金融街。此外,如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信息產業巨頭,也聚集在西城區,在發展信息服務、咨詢服務方面形成了其他區域不可比擬的優勢。
金融街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發展專業服務中介,如會計、咨詢、律師、獵頭、廣告等行業,尤其是律師行業。律師行業是北京增長非常快的行業之一,同時又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高利潤行業。2004年底,北京執業律師近1萬人,年收入達到50億人民幣,人均收入為50萬元,領先于其他很多行業。盡管如此,目前北京的律師數目占全市常住人口的萬分之七,遠低于一些發達國家的水平。例如,美國現有律師約100萬人,占其人口總數的0.3%,平均每300余人擁有一個律師;首都華盛頓特區則達到了每12個人就有一名律師。從1970年到1990年,美國執業律師數量整整增加了一倍。在美國,開業律師年均收入達16.9完美元,年收入高于20完美元的律師比比皆是,超過百萬美元的律師亦不罕見。
截止2004年4月底,北京已經設有外國、香港律師事物所代表處共計71家,分別來自12個國家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值得注意的數字是,代表處2003年度的總收入為5億人民幣,代表處與北京律師事物所的機構數量比約為1:11,人數比約為1:82,人均產值比約為13:1。
西城區以及金融街應該借助北京市司法局所在地的優勢,制定律師行業發展規劃,出臺優惠政策,吸引和促進律師業發展。如果按照人均50萬元的年收入,每年增加1000名律師,則可以增加5億元的總收入。
對此,金融街作為西城區生產性服務業的代表,有能力為北京市乃至全國提供對應的服務;而金融街作為品牌也應該更具輻射效用,融合北京制造業的同時,走出去,形成未來的京津冀+魯的生產服務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