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聽見哪個企業家說自己是害怕商業競爭的。
現實是,企業家害怕的是非商業力量的干擾。
47歲的牛根生,在伊利的公司政治斗爭中被排擠下野,于一片荒原上重建了另一個乳業帝國。但是,匿名舉報信、誹謗、投毒訛詐……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甚至蒙牛的戶外廣告
牌,在一夜之間居然也會被別有用心的人毀壞。
一位企業家,在創業初期,居然不敢公開自己是公司的法人,這是怎樣奇特的事情!(參見本期封面故事中的《牛根生:非商業磨難》)
如果你跟任何一位企業家聊,我相信你都會聽到他們對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抱怨,更別說一些不道德的競爭對手利用與官員的私交來牟取不正當利益。所以,千萬不要天真地以為,西方的管理工具、職業經理人、核心技術、企業文化……就是企業制勝的法寶,成功的企業家,無不是具有聰慧的政治經濟頭腦的人,懂得如何保護自己、懂得如何打發權力的無止境索取的人。
非商業力量的惡正在污染中國商業力量中最有生氣的部分,在每一起公開的丑聞背后,幾乎都有未曾公開的“胡雪巖”式的交易鏈條。但是,認識到中國商業環境的黑暗與陰影并不令人驚悚,在這一點上,我們拿任何惡意來揣度都不過分;所以,警惕與防范仍然是必須的,而非同流合污和默然繞行。
盡管,這種改變和呼喊會讓人產生邊緣感、無力感和渺小感,這種打擊會令人躲去紹興會館鈔古碑,但所幸吶喊總是一種態度,能讓勇者前行,行者無懼。
必須意識到,在中國,“關系”既是一種資源,也同時意味著災難和風險。按照易憲容的話來說,中國房地產業已經是牽連出腐敗高官最集中的行業!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中國房地產業從來就不是一個可以按照正常商業規則理解的市場,靠關系、走后門拿地、中標、貸款,早已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
是到了考驗企業家的時候了。你怎樣與權力保持一種適當的距離,既不產生勾結,也不過分疏離?而對于社會公眾來說,如何警惕與防范非商業力量作惡,則是一道更加嚴峻的課題。
文 仇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