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康與GEOX成功合作的啟示
本報記者 沈文敏
來自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約250家制鞋商6月15日前往歐盟總部布魯塞爾,向歐盟提出限制中國鞋類進口的要求。中國鞋業繼紡織品之后,也遭到國外同行的打壓。
根據歐盟近日公布的統計數字,今年1至4月,歐盟進口中國鞋產品平均增幅700%。而我國商務部的統計數字則顯示,今年前4個月,原受歐盟進口配額限制的鞋類出口同比增長27%,與歐盟的統計數字相差甚遠。盡管如此,歐盟委員會仍表示,將考慮對中國鞋類反傾銷調查。
就在此時,意大利鞋第一品牌GEOX的總裁波萊加托與合作方———有“中國鞋王”之稱的溫州奧康集團總裁王振滔心情愉快地舉行“GEOX營銷中國兩周年媒體見面會”,絲毫未受這一事件影響。
打破限制還要靠品牌
GEOX憑借其“會呼吸的”功能鞋在全球掀起了“呼吸”旋風,短短十幾年便迅速成為意大利第一休閑鞋品牌,全球排名第四,GEOX在世界鞋業的成長堪稱奇跡。2003年初,GEOX與奧康牽手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在被問及中國鞋究竟給歐盟各國帶來什么影響時,波萊加托表示:“由于中國鞋在價格和成本上有優勢,導致進口國的產品失去競爭力,帶來失業、知識產權糾紛等問題。中國鞋產品要想獲得歐盟國家的認可,應該在品牌上多下苦功。”
奧康集團總裁王振滔非常同意波萊加托的觀點:“如果中國出口歐盟的鞋都是類似于GEOX品牌,就不會出現西班牙燒鞋事件和俄羅斯扣鞋事件了。”王振滔說,制鞋企業如果只是為其他品牌做加工,利潤就很低。中國目前90%以上的制鞋企業都是為別人加工,還沒有在國際上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和強大的銷售網絡。
中外企業合作是發展主流
國際市場上,溫州鞋的出口頻頻遭難。奧康不但毫發未損,而且通過與GEOX的合作,大大提高了出口量,預計今年的出口量將占到總產量的20%。
王振滔談及其中奧秘時說:第一,練好內功,提高自身工藝和管理能力;第二,投入資金,塑造品牌;第三,以國際化思維,用國際化人才,讓企業品牌走出去。奧康集團近些年一直致力于構建銷
售網絡,希望通過與GEOX的合作,使奧康的產品遍布全球。世界鞋業制造中心上世紀60年代在意大利,70年代向日本、韓國轉移,80年代棲身中國臺灣,90年代后登陸中國大陸。王振滔認為,產業轉移的過程,是一個追逐成本優勢的過程,但這種轉移同時也說明成本優勢不是長遠之計。中國鞋業要走向世界,還得靠真本事。
一方面,中國市場日益龐大,國際品牌會加緊進入,爭分市場;另一方面,中國企業也正勇敢地“走出去”。這一背景下,中外鞋類企業的合作會成為未來的發展主流。王振滔表示,奧康與GEOX的合作模式就是一種戰略合作,奧康為GEOX生產產品,也負責GEOX在中國的推廣,而GEOX則讓奧康進入其全球網絡,奧康也進入了GEOX的設計開發領域,并迅速轉化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做到真正引領鞋類消費潮流。
創新開發是品牌根本
王振滔認為,中國鞋面臨貿易壁壘,問題的根源還在于缺乏創新能力,擺脫不了低檔次和缺乏品牌內涵的印記。中國鞋業以前的“創新”,實際是一種模仿,造成中國鞋業老是跟在國際品牌的屁股后面,在低利潤水平徘徊,國際品牌則坐享高額利潤。
中國皮革工業協會前幾年提出要在10到15年內培育3至5個世界品牌,許多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停留在目前的發展態勢,要實現這一目標有很大難度。
泉州市鞋業商會秘書長介紹,歐洲是泉州商品的第二大出口地。一雙耐克鞋售價是100—120歐元,但泉州加工的鞋售價大都在10歐元以下,這種局面讓國內企業無利可圖,也激起了當地制鞋企業的不滿。因此,鞋類企業必須重新定位。據了解,一些對歐盟出口量大的溫州制鞋企業已經在作應訴準備,喬耐鞋業老總潘志誠認為,應訴只是表面功夫,中國鞋類企業的根本出路在創新開發,在產業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