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火召虎
日前,沃爾沃汽車中國區總裁王榮祥離職的消息被證實,沃爾沃的國產化也隨即出現不確定因素。
兩種考量
媒體普遍認為,王榮祥的離職與他本人拒絕沃爾沃在中國國產,以及不愿意與長安合作,希望在深圳獨立設廠有關,因為福特本部的意見和王榮祥不一致。但沃爾沃的股東福特汽車公司堅決否認這一觀點。福特中國副總裁許國楨對本報記者表示:“王榮祥早在5月中旬就向福特公司高層傳達了要離職的信息。他的離職純粹是個人原因,而沃爾沃在中國的戰略步驟現在和今后都不會改變。”
現在,我們姑且把王榮祥去職的原因放在一邊,先來分析一下其中一個重要懸念:沃爾沃到底要不要國產。
外資在面對中國市場時通常會有兩個看似矛盾的想法:一是我必須在這里發展,二是我不能在這里虧本。沃爾沃恰恰生活在這兩種思考的焦慮斗爭中。
1999年,瑞典最知名的沃爾沃轎車被福特集團收購控股。2003年,福特總裁比爾·福特在中國與長安簽訂擴大合作協議,并首次承諾所有產品都將來到中國,人們開始大膽猜測,在中國進口豪華轎車中業績不錯的沃爾沃,將在馬自達之后實現本土生產。但這一猜測至今未能落實。
早在長安福特公司成立之初,長安集團就自己放話“沃爾沃和馬自達3將來都會由我們來實現國產。”南京市江寧開發區有幾塊神秘的土地。本月中旬,同在開發區的南汽職工曾指著其中一大塊土地肯定地表示:“這就是未來沃爾沃國產后的建設用地。”盡管如此,沃爾沃和福特方面都不愿承認這款每年進口量在五六千臺的豪華品牌會來中國量產。對王榮祥與福特高層不和的傳言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不脛而走。
王榮祥不支持沃爾沃馬上本土化是事實,他曾經以寶馬銷量不盡如人意來印證自己的想法,他認為現在遠沒有到中國豪華車國產化的時代,“我們必須關注規模的變化,以現在幾千輛的進口量,國產是不現實的。”
但福特方面支持沃爾沃本土生產的理由也非常充分,豪華高檔車往往伴隨著高技術,高技術的引進無論對重慶地方政府,還是對負責審批的中央部委,都是一種令人滿意的交待。福特和長安合資初期,國家不允許福特生產中高檔車,只能根據長安當時的微車生產條件搞經濟型轎車。現在,福特終于有權力自己決定上什么車了,他當然要重視中央和重慶市,以及合作伙伴長安集團的態度。
2004年福特將最先進的SUV引入中國市場,并準備生產全新一代的福克斯,這是福特品牌全球銷量最好的子品牌。福特認為,如果沃爾沃、馬自達的最新產品也能在中國生產,福特就可以向合作者展示“你看,我拿來了最先進的東西。”自此,福特與中方伙伴的關系將進入良性循環。
一個懸念
讓我們再看一看王榮祥走之前,沃爾沃國產問題的最后一章故事。王老板的確是個精明的角色,他對市場非常敏感,對原則也極為執著。年初,王榮祥安排沃爾沃S40與寶馬3和奧迪A4的低價格進口攻勢接火,這一做法導致豪華車市場變數陡增。但匯率的上揚和歐洲鋼材價格的上漲也使S40的優勢受到影響。盡管如此,他咬著牙沒有讓S40迅速漲價,此舉保證了沃爾沃中國業務的持續增長。在王榮祥看來,即使堅持不做本土生產,進口市場的利益也能讓沃爾沃受惠。
春節過后,王榮祥在北京慶幸地表示:“S40的價格不會漲,這是因為我們不想這樣做。但我們更不會降,因為沃爾沃是進口產品,完全按商家的訂單生產,沒有國產車大面積的庫存風險。”今年4月的上海車展,王榮祥和馬克菲爾茲一同接受了記者采訪,馬克是福特公司用來管理收購企業的統率品牌集團(PAG)副總裁,兩個人幾乎一個口徑地表示:“只有當地政策的穩定、進口市場的變化,以及零部件配套體系的完備程度都達到要求,沃爾沃才能來中國生產。”
沃爾沃的國產問題在王榮祥離職后仍存在諸多疑問,但在這個謎團背后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謎待解:沃爾沃實現國產,對福特來講這真是個好消息嗎?
對沃爾沃來說,外資企業在中國賺到的錢通常是拿不回去的,只能用來滾動投資,合資雙方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如果追加投資失敗,投資風險是很高的。這也是為什么2004年中國市場增長放緩后,大眾等企業減少在華投資的主要原因。
王榮祥站在這個角度不愿意讓沃爾沃迅速國產,拿出高庫存量和豪華車價格戰的高風險因素去考量,并非杞人憂天。對于中國汽車產業來說,豪華車帶來的高技術的確有利于零部件配套企業的成長,有利于人才的培養,但是二十幾年的合資歷史沒有鍛造出中國自己的頂端企業和品牌,這說明多一個沃爾沃可能只是對地方利益、企業利益有作用。少一個沃爾沃我們的利益也沒有損失,不用捶胸頓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