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正文
 

中華工商時報:經濟適用房遭遇定位之痛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22日 00:42 中華工商時報

  □新華社記者 宋振遠 陳芳 孫曉勝

  房地產市場的一對矛盾日益突出———一邊是老百姓晝夜排隊搶號,對經濟適用房極度渴望;一邊是經濟適用房投放量逐年縮減,甚至有的城市叫停經濟適用房。

  透過經濟適用房建設的種種怪現象,人們看到的是一些地方政府監管的缺位,利益觀
和政績觀的錯位,以及開發商翻云覆雨的有恃無恐。

  投放量縮減助長“排號之累”

  記者了解到,經濟適用房“一號難求”,首先源于供應量的嚴重不足。像北京這樣上千萬人口的大城市,每年經濟適用房竣工面積僅為住房供應總量的十分之一。而且相關項目推進緩慢,居民頗有怨言。

  問題還不止于投放量縮減。事實上,東部有些城市已停建了經濟適用房。中西部有些城市盡管喊了多年,但其經濟適用房項目還停留在“規劃”圖紙上。《2005年房地產藍皮書》透露,從2004年我國商品住宅的投資結構看,經濟適用房投資比重持續下降,由2003年的6.13%下降至4.61%,為1998年以來最低,近5年間減少了6個百分點。

  經濟適用房現實需求很大,為什么各地政府投放規模連年縮減?

  中國城郊經濟研究會會長包永江等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主要是一些地方政府利益觀和政績觀錯位。按照政策,用于經濟適用房建設的土地,政府將減免土地出讓金,并給予配套建設等一系列優惠政策。由于商品房建設的土地收益遠大于經濟適用房用地,許多地方在“經營城市”的利益驅動下更希望高價拍賣土地,從而人為縮減了經濟適用房計劃。

  申請購房流程漏洞百出

  按照北京目前購買經濟適用房的政策,大致可分為按類領表、填表領表、核定總額、登記備案、網上公示、持證購房等六個步驟。記者調查采訪發現,現有管理流程存在諸多漏洞。

  北京規定年收入在6萬元以下的缺房戶,才有資格申請經濟適用房。但從回龍觀、天通苑等經濟適用房小區暴露出的問題看,“所在單位核準蓋章”為虛假信息大開方便之門。弄虛作假除了隱瞞收入外,還包括職稱低職高報,行政級別“突擊提拔”等情況,通過一系列的障眼法,達到享受更多經濟適用房優惠政策的目的。

  首都經貿大學城市經濟系副教授孫翠蘭認為,出現這一現象,主要因為提供虛假信息的單位目前并不承擔責任。

  經濟適用房公示環節走過場是管理流程中的另一個突出問題。記者登錄北京建設網站,隨機選取6月13日和15日的公示表,至少發現三點疑問:一是公示信息太少。如“配偶單位”一欄中,有一半以上未填寫。二是申購人單位中,不少看上去并非中低收入人群。如國土資源局、房管公司、城建公司、城管部門、房地產公司、城建勘測設計院等與房地產開發密切相關的單位人群。三是公示范圍過小。按北京市的有關規定,申購經濟適用房的個人信息,只在北京建設網和審核窗口進行公示。

  “實際情況是民不舉,官不究。”北京市建委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每天要面對大量的申購者,很難保證第一條信息真實無誤。”

  經濟適用房豈能被“操縱”

  北京師范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董藩說,諸多怪現象顯示,一些經濟適用房受到了開發商的“操縱”。具體表現是:一些開發商在經濟適用房開發中常從自身利益出發,自行定戶型、定面積、定銷售對象,導致住宅面積過大、總價過高現象。

  有關專家批評說,排隊、放號、搖號等都是開發商說了算,給開發商留下了很大的炒作空間。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北京一些經濟適用房項目上出現的“長隊現象”,不排除有開發商故意炒作之嫌。

  孫翠蘭認為,開發商追求的目標是利潤最大化,讓開發商承擔經濟適用房建設和發售的部分“政府職能”,本身就是一種扭曲的價格雙軌制。在一些關鍵的節點上,應該充分體現出政府的作用,而不能完全讓開發商“操縱”。經濟適用房作為政策性住房,應該是由開發商完成建設任務,竣工驗收后交由政府指定的機構運作,發售環節要置于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督之下。否則,一定會出現不公平或失控情況。

  經濟適用房何去何從?

  據建設部有關負責人介紹,1998年國務院發布的有關文件提出:最低收入家庭租賃由政府或單位提供的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購買經濟適用住房;其他收入高的家庭購買、租賃市場價商品房,前兩者均屬于政策性住房。經過近些年的實踐,這一多層次供應體系已具雛形,但與現實需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首都經貿大學財政金融學院焦建國博士認為,經濟適用房不僅是商品,而且包含著一定的社會公共產品性質,是政府對低收入人群提供社會保障的內容之一。因此,縮減和叫停經濟適用房的做法必須堅決糾正。

  從今年3月始,國務院常務會議和國辦兩個文件打出房市調控“組合拳”,要求穩定房價,增加中小戶型和經濟適用房供應。但這一預期目標能否達到,關鍵在于落實。專家建議,國家應強制要求地方政府提高經濟適用房總量和比例。同時對經營高檔商品房的開發商,可按“以高帶低”原則,要求其配套建設一定比例的經濟適用房,否則不予審批。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經濟適用房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網友裝修經驗大全
經濟適用房之惑
中美中歐貿易爭端
變質奶返廠加工
第8屆上海電影節
《頭文字D》
百對網友新婚靚照
湖南衛視05超級女聲
林蘇版《絕代雙驕》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