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中國紡織企業未來之路依然崎嶇難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15日 14:34 南方日報 | ||||||||
林躍勤 編者按 中國與歐盟經過艱苦談判終于在6月11日凌晨達成備忘錄,歐盟承諾對源自中國的棉布、褲子、T恤等10類紡織品終止調查。雙方同意,自2005年6月11日到2007年底,在確定合理
這是中國做了很大讓步的結果。對于中國來說,雖然避免了與歐盟的貿易糾紛,但對紡織品生產廠家而言,實際上是舊的配額去了,新的配額來了,外部配額取消了,內部配額建立了。 在這個長達兩個多月的貿易摩擦中,中國紡織業學到了什么?我們應該怎樣改進,才能避免頻發的貿易摩擦?行業如何建立自律機制?本專題就這些問題展開深入探討。 經過長達10個小時的艱苦磋商,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與專程來訪的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于6月11日凌晨在上海就中國部分輸歐紡織品問題簽署了備忘錄。 歐盟承諾對源自中國的棉布、T恤衫、套頭衫、褲子、女式襯衫、床單、女連衣裙、胸衣、桌布、亞麻紗10類紡織品終止調查。雙方同意,自2005年6月11日到2007年底,在確定合理基數的基礎上允許上述10類紡織品對歐盟出口年增長率限制在8%—12.5%的水平上。 這樣,在歐盟5月27日宣布對亞麻紗和T恤衫提出正式磋商請求以來,在規定程序期限內通過協商,達成了協議,避免了迎頭相撞,互讓帶來了互利,可喜可賀。 兩害相權取其輕 一塊石頭墜地,人們都松了一口氣。但是,這遠不是額手稱慶的時候。因為,這是中國做了很大讓步的結果。對于中國來說,雖然避免了與歐盟的貿易糾紛,雙方息事寧人,畢竟不是完全如我所愿,只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罷了。對紡織品生產廠家來說,實際上是舊的配額去了,新的配額來了,外部配額取消了,內部配額建立了,8%—12.5%的年出口增長率對于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的企業來說無異杯水車薪。 現在剩下的就是政府和行業協會如何合理有效地實現已經達成的出口增長自我約束了。 必將引發一輪新的博弈 有效控制出口規模和合理確定生產企業及其額度,既是對政府及其行業組織管理能力的考驗,也是對企業博弈能力的檢驗,必將引發政府與企業之間及各企業之間的一輪新的博弈。強化行業協會作用和行業自律講了多時,但往往雷聲大、雨點小,協調總是流于形式。也正是商會靠邊站、行業自律缺位,才出現包括紡織品在內的出口一窩蜂的混亂局面,出口企業蜂擁而上、出口產品鋪天蓋地、出口價格一落千丈,招致境外群起而攻。 現在,在與歐盟經過討價還價之后劃好的紅線面前,政府、協會和企業如何互動應引起重視。與外部的矛盾轉到內部,國內幾方之間必須找到妥協方法,按照既能控制出口總量,優化出口結構和提高附加值,又能更好地發揮國內生產企業的優勢原則,兼顧各方利益,不搞平均分配。希望不會回歸倒賣倒買出口配額許可證的老路,而是在公開、公正、透明和競爭的基礎上產生配額,達到國家和企業的雙贏。 走差異化發展道路 在出口歐美市場空間受擠壓的條件下,紡織品生產企業如何應對呢? 首先,積極創新,走差異化發展道路。企業不應盲目貪多、求大、求快,而應致力于求新、求高、求穩,致力于做實、做強。必須注意發揮自己的特點和優勢,換位思考,避免重蹈什么賺錢做什么,什么容易做什么,誰賺錢就跟誰走,盲目跟風,靠數量、靠價格取勝、千軍萬馬走獨木橋的慣性做法。致力調整產品結構、提高附加值。 其次,要建立和強化反傾銷預警機制。國內大多數企業還只是埋頭拉車,忘記抬頭看路,因而,在遭遇出口危機時往往措施失當。企業必須建立其對國際市場的出口預警系統,并根據可能發生的國外反傾銷早做生產計劃調整預案,同時要做好會計等基礎工作,以應對反傾銷調查的需要。 第三,要善于曲徑通幽,積極走出去。走出去是解決對我原產地產品進行反傾銷的最佳選擇之一。到境外設廠固然風險較大,但隨著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的提高,國內勞動力成本的逐步增長,到發展中國家辦廠將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了,投資門檻也不一定就很高。關鍵還在于要有對外開拓的進取之心。近年,中國紡織企業已經在第三世界國家設立了一些服裝加工企業并作為出口歐美的跳板,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第四,大力拓寬出口市場,分散出口集中度,減輕境外對我大宗出口產品的反傾銷和特保壓力。具體地,要根據國際市場需求情況,適當調節生產產品品種,以適應不同出口國別的需求。 中美貿易糾紛仍需靠智慧化解 中歐之間的貿易矛盾暫時得以化解,而中美之間的糾紛如何落幕還是個懸念。有一點是肯定的,相撞兩傷,握手兩利。在這樣的大框架下,中美雙方都會盡量避免訴諸WTO爭端機制,因此,再次復制中歐備忘錄那樣的互讓雙贏協議不會有太多的問號,只是或早或遲的事情,當然,還有就是雙方讓步的幅度可能會有所差異而已。5月14日美國不就單方面給中國7種紡織品的進口增長幅度劃定了一條紅線嗎——7.5%的年進口增長率。能否通過談判讓老美們高抬貴手,將警戒線再往上提提,這就要看雙方談判者的耐心、智慧和技巧了?傊,對歐盟也好、對美國也罷,甚至對其他國家也一樣,指望人家大門洞開不設防,任你產品狂轟濫炸的日子似乎正漸行漸遠。 (作者系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WTO研究會特邀研究員) 企業要盡快走出羊群 6月11日中歐紡織品貿易談判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但是同時我們也為下一輪的中美談判捏了一把汗。結果將會和這次一樣順利嗎?在這個長達兩個多月的貿易摩擦中,中國紡織業學到了什么?我們應該怎樣改進,才能避免頻發的貿易摩擦?6月14日,就這些問題本報記者專訪了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 中美談判仍有很多困難 記者:11日,中國和歐盟終于談判成功了,您怎么看待這件事?有媒體說,中歐之間達成紡織品貿易協議勢必對美國形成壓力,迫使美國考慮與中國達成類似協議。你覺得這個壓力有多大? 張燕生:無論同歐盟談成什么樣的協議,都沒有什么值得高興的。談判之前,全球有一個配額體系,來限制全球市場的分配,2005年1月1日以后,對全球的配額取消后,唯獨對中國建立起了新的市場限制,只有中國是例外的。這項協議的簽訂,并不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有配額,總比打仗強。 中歐的利好主要體現在雙方的誠意上,但是中美紡織品貿易的解決仍存在很多的困難,這涉及到更多政治上的因素,但是我相信最后應該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畢竟雙方還有很多經濟利益上的聯系。 發展差異化產品 記者:這次中歐協議的簽訂要求中國的紡織品年增長維持在8%,對中國的企業來說,如同一道勒緊的韁繩。紡織業現在最關心的是:如何在這個泥濘中繼續前進? 張燕生:這要求我們的企業不能再靠打價格戰取勝,這樣的做法等同于“兄弟之間互相殘殺”。 企業要想在今后的競爭中取勝,首先就必須建立起出口協調機制。通過改進技術逐步地發展差異化產品。應該知道,市場份額的取得,不應該只靠壓低價格。這在越來越激烈的國際化競爭中是站不住腳的。 其次,企業要盡快走出羊群。現在其實有很多的激勵機制在促使企業轉型升級。目前中國的紡織業還主要集中在低端產品的制作上,而低端產品的不斷增多,就會使全球生產嚴重過剩,價格自然也只能是被壓得很低。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不會有太多的利潤。不僅如此,由于技術簡單,因此跨入的門檻比較低,使得企業在競爭中很容易被踢出局。 這就迫使企業必須往中高端走。因為中高端的產品收入彈性較高,即價格較高,競爭相對來說比較小。 8%的年增長率也會迫使一些企業開始發展非設限產品。但是,這需要企業投入更多的資金來用于產品的研發和市場開拓以及人員技術水平的提高。 再次,中國的紡織業應該大力發展互補性貿易結構。不要和這些國家(美國和歐盟)的主打市場的產品進行正面競爭,應該挖掘其互補性的市場。 應該是一個透明的壁壘 記者:很多企業關心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配額怎么分配?會不會有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發生? 張燕生:全國幾十萬家企業怎么分配這個份額,對商務部、發改委、紡織進出口協會,對企業、政府、中介組織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首先應該建立起一個良性的循環機制,這個機制應該是獎懲分明的制度:“守信用的企業受鼓勵、不守信用的企業被淘汰”。 這次中國和歐盟簽訂的協議規定中國的紡織品年出口增長8%。這是一個數量上的限制,同過去的出口關稅并不一樣。作為價格限制的出口關稅,只要企業愿意付錢就可以出口。數量限制則不然,無論企業愿意出多少錢,買不到配額照樣無法出口。 在這個過程中很有可能會產生“尋租”(尋求非生產性利潤)行為。這對政府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如何讓特保的壁壘成為一個透明的壁壘?這就需要政府建立一套明細的分發規則,加之嚴格的管理,才能將尋租行為賭在門外。 記者:政府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張燕生:政府在這個過程中應該發揮的是監督的作用。政府的“主角”地位應該由行業協會來承擔,政府只需給出自律的手段,由行業協會對紡織業進行自律。批判標準應該是:自律的企業得到優惠性的政策,不自律的企業被踢出局。 改變出口戰略 記者:我們的出口戰略是不是應當作適當的調整? 張燕生:在調整出口戰略的過程中,內需拉動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的進口和出口應該形成一個相互依賴的機制:通過內需拉動進口,跟別的國家建立起相互依存的關系。使得一些國家在限制我們產品的時候有更多的考慮因素。 只有建立起共同利益的策略,才能擊破特保和反傾銷技術壁壘的限制。其實,美國也不是“鐵板”一塊,他們有很多和中國密切聯系的經濟組織,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些條件。 除此之外,還應建立起更廣泛的國際統一戰線,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美國和歐盟的這個做法畢竟在貿易上站不住腳。想辦法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建立起一個國際的協調機制。 本報駐京記者 呂天玲 不可放松出口控制 “中歐就紡織品爭端達成一致,對中國國內紡織產業的發展來說,顯然是一個利好的消息。然而,國內企業仍然需要對可能面臨的困難有清醒的認識,在擴大產能及出口問題上持謹慎態度。”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院長張漢林說,“如果中國紡織企業因此而放松在結構調整和出口控制方面對自身的要求,可能還會重新面臨新的外部考驗。” 企業自立于自律 業界人士認為,對于國內的5萬多家紡織企業來說,當務之急是不僅要考慮如何應對眼下的危機,更要著眼長遠,搞好產品升級、品牌建設和開拓更寬廣的市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外經部副部長隆國強說,我國大宗紡織品的出口,目前還主要是一般貿易,雖然也有一些紡織品出口采取加工貿易方式,但主要是進口高檔面料或為外國的品牌產品代工,高端產品只能占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的一小部分。 “粗加工的高數量出口是對國內優質資源的一種浪費。在2008年之前,我國的紡織企業該怎么辦?”他認為,未來我國紡織品出口升級的方向,應該是更好地設計和生產自主品牌的產品。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曹新宇也認為,由于我國紡織業勞動力便宜,紡織服裝出口進入門檻低,短期內容易形成強大的生產和出口能力,但企業在注重技術創新、向擁有中高檔自主品牌產品方向發展方面普遍做得不夠。 不過,專家也表示,雖然發生了我國與歐盟、美國之間的磕磕絆絆,但我國在紡織服裝產品升級時,輕易放棄低端產品的做法也很不現實。曹新宇說,從國際市場看,他們對我國紡織品的需求也主要集中在低端產品。專家認為,在這方面,充分發展自身的營銷網絡以盡可能擴大利潤空間,是企業在做大品牌時應同步兼顧的。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正在積極建立紡織品企業的行業自律機制,保證中國紡織品的出口。據了解,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建立行業自律協議的消息在其網站上公布后即引起了廣泛關注,在一天之內,就有415家紡織品企業表示愿意加入。這415家企業的出口占對美國、歐盟出口總量的50%以上。 據了解,行業自律協議主要包括四大方面的內容。首先是確定敏感紡織品的類別。把一些容易引起貿易摩擦、引起進口國采取特別保護措施的紡織品列為敏感產品,重點監控這些產品的出口秩序。 曹新宇比較贊同廣東推出的“出口商品預警機制”,監測“量增價跌且出口國集中度逐月提高的商品”。使紡織品成為重點監測行業之一。 行業協會應發揮更大作用 “去年10月,美國政府決定對中國襪子的進口實施數量限制。但不到半年時間,我國襪子生產企業的出口就達到了限額總量!辈苄掠钫f,目前缺乏規范的進出口貿易秩序導致很多企業近乎無節制地擴大生產和出口。許多企業只顧埋頭生產,卻不知道進口國設定限額的情況。 “貿易摩擦是政府的事情,企業關心的只是利潤和成本控制。”專家認為,眾多企業的這種盲目生產和盲目出口導致進出口貿易秩序失范,并引發了大量的貿易摩擦。 曹新宇認為,要避免這樣的惡果和更多的貿易摩擦,需要行業協會發揮更大的作用。“行業自律需要做到既能讓企業自愿遵守,同時還帶有一定的剛性約束! 不過,他也承認要做到這一點并非易事。據了解,為避免國內廠商出口時互相殺價,此前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建議對出口紡織品設置一個底價!斑@個建議的目的在于防止我們的紡織品出口驟增而損害行業的長遠利益。但這個辦法很快引發了生產廠商的爭議。” 本報駐京記者 鄭子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