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望車市
□張越 李揚
就如同熊市里出了個大牛股、售樓小姐里出了個肯說實話的、美女作家里出了個不用身體寫作的,車市里也出了敢逆潮流而動的———少數車型竟然加價出售。自從國內車市
脫離政策保護,油價又一路狂升,加價車便已絕跡江湖。此次重現,有何緣由?是車商搞鬼,還是消費者心血來潮,都急著買車?
民間傳說的版本是,某些廠家和經銷商聯手采用“饑餓療法”,制造車型緊俏的假象。供不應求倒是事實,但既不能怪車商搞鬼,也不能說市場需求激增。
今年初以來,統計數據每況愈下,據有關部門統計,前4個月汽車總銷量同比只增長了1.57%,乘用車的銷量同比還下降了0.62%,特別是4月份,乘用車銷量與上月相比更是出現了5.26%的降幅?匆娺@架勢,眾車廠集體腿軟,都擔心車生產的多了,砸在手里賣不出去,干脆改訂單式生產吧。不見兔子不撒鷹,不見鬼子不掛弦,不見消費者的訂單,絕不開工生產。于是產量銳減。從下訂單到生產出車,肯定要有一個周期,總有急脾氣想早提車的,那就只能加錢了。
還有些新車型,比如皇冠、頤達、新奧德賽等,一看數據這么差,哪敢大幅增產呀?本來存貨就不多,這再一謹慎,就慎出個供應不足。新車型遂成加價車的主力。
眼看車賣出個好價錢,車商該樂了吧?恰恰相反。單價是上去了,銷量卻下來了。急脾氣的總是少數,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不愿意苦等,更不肯加錢,盡可以找那些不用等的車。訂單式銷售的結果,也許是造成客戶的大量流失。
車廠其實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去年底,為美化數據,拼命讓經銷商加庫存。今年初,經銷商只能先消化去年庫存,但這些量卻不計入今年的統計。于是搞得數據不堪入目,車廠本來是始作俑者,但這樣繞來繞去,也把自己繞糊涂了。反被數據嚇破了膽,不敢按計劃生產了。殊不知,要是統計上牌量而非銷售量,數據哪會如此難看?
這讓人想起個故事。一個淘金工上了天堂,發現人滿為患,早沒了自己的位置,他當然不想下地獄,便心生一計,騙大家說,快去地獄吧,那兒有黃金。就有那膽大的,搶先跑了去。有了領頭的,就有跟風的,大家紛紛往地獄跑,最后跑了個精光。一看這陣勢,淘金工轉身出了天堂,上帝覺得奇怪,問他去哪兒,他說,“大家都去了地獄,我也得去看看,說不定那兒真有黃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