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層發話 制度反腐颶風刮向交通建設領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31日 18:12 新華網 | ||||||||
眼下正是公路工程施工的黃金季節。 按常規,在第二季度,交通行業的各類重大活動都要讓位于工程施工建設。而4月份以來,全國各地市州 交通局長以上的干部無一例外被召到省里,參加一次高規格的廉政專門會議,聆聽來
一位省交通廳副廳長用“如雷貫耳”四個字,向記者表達其參加這次專門會議的感受。 有人預言,一場制度反腐的颶風將席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 高層聲音 高層領導針對交通建設領域的腐敗問題“發話”,已不是第一次了。 在2003年中紀委五次全會上,胡錦濤總書記指出,“1996年以來,全國有13個省交通廳(局)的26名廳局級干部因經濟問題被查處,有的地方甚至連續幾任出問題,根本原因就是投融資體制、招投標制度、行政審批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等方面存在漏洞。” 溫家寶總理在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府工作會議上也指出:“交通、城建等領域大案要案頻發,必須強化監管,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從源頭上減少腐敗。” 而事實情況是,交通廳長繼續出事。去年“兩會”前半個月內,河南省高速公路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童言白外逃,江蘇省交通廳長章俊元被宣布免職,江蘇京滬高速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錦停職接受調查,安徽省交通廳廳長王興堯被免職并立案調查。 緊接著,又傳出北京市交通局副局長、首都高速公路發展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畢玉璽被依法逮捕,黑龍江省交通廳廳長張鐵軍被撤職的消息。以致于有人戲言,“交通廳長不出事才是新聞。” 交通領域腐敗勢頭似乎沒有得以有效遏制,一時間,作為全國最高行業主管機關的交通部面臨輿論上的巨大壓力。 2005年1月13日,在《全國高速公路網規劃》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部部長張春賢面對交通廳長腐敗問題,以異常堅定的口氣表示,“除了嚴懲還是嚴懲,除了總結教訓還是總結教訓。”有輿論分析說,一個部長從自己的部門角度,如此堅決地表明部門反腐的態度,還不多見。 顯而易見,交通部對輿論“一邊倒”是有意見的。交通部高層一位官員在非公開場合曾如是分析:交通廳長腐敗是一種歷史現象,在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期間,大量的資金集中到交通領域,但人們對客觀規律的認識還沒有完成,短時間內找不到適應客觀變化的管理辦法,出現問題是必然的——即使發達國家也不可能避免所有的問題。他強調,交通干部主流是好的,貢獻不能抹殺。 但對此人們還是使用了最尖銳、犀利的言辭,盡管許多消息似是而非。 高層這次再度“發話”,源于交通部向中央的一份書面報告。今年2月22日,張春賢代表交通部黨組,就近幾年來交通行業廉政建設工作的情況,向黨中央、國務院作了專題書面匯報。不久,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和黃菊副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作了重要批示。隨后,中紀委、國務院辦公廳分別下發通知,要求各地貫徹落實中央領導重要批示精神。 “高層多位領導同志同時就一個行業的問題作批示,這在交通部工作的歷史上是沒有的。”交通部一位干部對記者說。 記者從有關省市傳達貫徹中央領導批示精神的會議材料中,理出批示的相關內容。 高層認為,交通部領導同志“頭腦清醒,提出的反腐倡廉措施切實可行”。“這給交通部領導班子以極大鼓舞。”交通部紀檢組一位官員告訴記者。 此次高層批示精神的核心內容集中在兩點,一是“關鍵是抓落實,見成效”;二是“要特別重視制度建設和基層管理,努力從源頭上抓起”。 各地聞風而動。相當一些省(區、市)黨委一把手就貫徹落實問題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大多數省(區、市)紀委、監察廳、交通廳聯合召開了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批示精神,加強交通行業廉政建設工作會議。 “省級紀委牽頭,就一個行業的廉政建設專門開會,在我們省極為罕見。”一位省紀委干部告訴記者。 制度發力 近兩年,尤其今年以來,“制度反腐”字眼頻頻出現在交通部的重要文件和部領導人的講話中。 這與全國反腐敗工作進入制度反腐層面當然有關系,但似乎也是交通部惟一可以選擇的路徑。從行業主管角度看,交通部很難對交通廳局長們有約束權。“因為在管理上存在條塊分割。”交通部規劃研究院戰略研究所一位負責人說,交通廳局長的人事任命權、監督權都在省里,事權在交通部,這兩個權力是脫節的,交通部的作用主要是行業指導。 2004年,交通部組織當年新任職的24名司局領導干部,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進行了集體廉政談話。“但交通部并沒有權力將各地的交通廳長、交通局長召集起來進行此類談話或誡勉。”這位負責人說。 交通部今年重點抓“四項制度”建設,明確要把“四項制度”變成具體的工作措施,落實到今年和明年的工作中,爭取兩年內在制度建設上逐步完善。 所謂“四項制度”,指的是項目法人責任制度、招投標制度、工程監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 有專家建議,從工程招投標環節落馬的領導干部犯罪過程看,必須對招投標方式進行規范,剔除這個環節中的人為因素。 “交通部已不再允許所有的交通干部參與招投標,也不再允許兼任工程建設指揮部的領導。招投標完全委托招標公司按市場規則運作,評標委員會從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力求獨立性。”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前不久他到幾個省區市調研,發現招投標正在規范。“這是好現象。把權力介入招投標這道門關死,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遏制腐敗發生。” “最低評標價法”也在交通建設領域的相當范圍內鋪開。作為北京市基礎設施建設“陽光工程”的一部分,北京111國道一期改建工程首次對公路項目采用合理低價法進行招標。江蘇等省明確規定,交通建設項目除技術特別復雜的特大橋和長大隧道工程外,均應積極推行合理低價法評標,有條件的亦可以采用最低評標價法評標。 交通部對廣東開陽高速公路工程項目實施“陽光操作”的經驗進行專門研究總結,并將之作為高速公路廉潔工程的“標本”。張春賢在一篇公開發表的文章中說,開陽項目從工程招投標、設計變更、材料采購、計量支付到工程驗收,實現了計算機網絡全程動態管理和實時監控。他評價說,開陽項目突破了政府組建工程指揮部的傳統建設管理模式,實現了完全獨立的、真正意義上的項目法人,實現了政企徹底分開。 張春賢還高度評價江蘇潤揚大橋工程實行紀檢監察派駐制度。這兩個建設項目廉政建設的典型經驗正被交通部在全國推廣。 記者從交通部紀檢組了解到,交通部今年制度建設的重點還包括投資人招標、代建制、施工總承包等。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投資人招標制度可望出臺。”交通部公路司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他認為,這一制度一方面有利于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到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來,另一方面能對投資主體進行規范,使規則更透明,避免在制度上給腐敗以可乘之機。 張春賢前不久主持召開交通部反腐敗領導小組會議,提出盡快建立“黑名單”制度,對在工程招投標中采取行賄等手段,非法轉包、分包工程項目,擾亂市場秩序的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將予以曝光,并在三年內取消其在全國交通建設市場中的投標資格。去年,交通部還聯合高檢和水利部、建設部,在工程建設領域開展“行賄犯罪檔案查詢試點”。 “一旦在全國范圍內推行‘行賄檔案’,將為遏制工程建設領域內嚴重的腐敗行為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將在行業反腐預防這個工作環節上有新的突破。”交通部公路司官員透露,從試點效果和受高層重視程度來看,年內該制度有望在全國推行。 體制期待 “對交通行業的腐敗問題‘刮骨療毒’,還要依賴體制的改革創新。”清華大學廉政研究室副主任任建明說。 他指出,中國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基本原則是“誰投資、誰決策、誰受益、誰承擔風險”。但這場改革醞釀已久,2004年7月才出臺《國務院關于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只是項目審批制度的部分改良,僅是“投資體制”而沒有“融資體制”的改革。在投融資體制改革還沒有真正到位的情況下,很難使交通領域的投融資體制盡快有大的變革。 任建明說,最大限度地遏制交通領域的腐敗,目前可以嘗試的是對交通部門過度集中的權力實行分權而治,相互制約,實現項目、資金、市場互相分離,彼此制衡的交通投資體制。重大項目的提出、批準和管理,一律由省交通廳和省發展計劃委員會共同負責,以計劃部門為主;資金的管理包括規費的征收,貸款的監控等由省交通廳和省財政廳共同負責,以財政廳為主;項目法人的任用和監管由省交通廳和省企業工委共同負責,以企業工委為主;公路建設項目的招標,進入有形建設市場,由省建設廳主管。省交通廳則把主要工作職能放在對交通運輸發展戰略的規范管理,工程質量和交通運輸的行業管理以及公路建設和運輸管理的協調上。 任建明建議盡快廢除過去由交通廳獨家壟斷的公路建設招投標的格局,把公路建設的招投標納入有形建設市場中。對五十萬元以上的建設工程項目實行公開招投標,凡超過三千萬元的建設項目,都要拿到省級建設市場面向國際、國內公開招投標,市級建設市場只負責三千萬元以下的項目。參照國外對高速公路的管理經驗,設立專門的高速公路工程監理機構,統一監管監理公司,批準其成立和運轉并在省級法院設立高速公路法庭,對高速公路建設各環節實行司法監控,對工程定額、工程質量發生問題的建設項目,直接訴諸法律,追究責任人的法律責任。通過司法手段對合同規定的權利和義務進行責任劃分,依法處理有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確保工程質量和效益,從根本上杜絕“豆腐渣工程”。 交通部科學研究院軟科學研究室一位專家透露,他們根據交通部的要求,正在進行深化交通投資體制改革的課題研究,不久將正式提交。 這位專家同時指出,對交通行業的腐敗現象應全面、歷史地看待。這些腐敗行為的根源在于公共權利失范,這是一個系統問題,而不是交通系統所能獨立解決的。他分析說,現在陸續發生的腐敗現象,大多是前些年交通領域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往往與地方政界的“窩案”有關。“今后,腐敗這個交通發展的‘副產品’會越來越少。” 開陽模式 開陽高速公路是國道主干線同江至三亞高速公路的一段,是廣東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重點工程。該公路東接佛開高速公路,經開平市、恩平市和陽江市,連接在建的陽茂高速公路,全長126公里,投資概算46.63億元,2003年完工。 1999年3月,廣東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出資53%,開平市交通建設總公司出資47%,廣東開陽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成立,實現由國有獨資到混合型企業的轉變,按現代企業制度運作,開創了廣東省組建公司由項目法人負責管理高速公路的先河。省市聯合參股,雙方股東相互監督,業主、監理和承包人形成了三方制衡的關系。 開陽高速是第一個進入廣東省建設工程交易中心進行全面招標的高速公路項目。開陽項目的土建工程、機電工程和監理任務共計8大類55個合同,全部進行全國范圍公開招標。通過嚴格的招標制度,使工程合同總額比概算總額降低了10%。第一次在施工合同和監理合同中采取“優良工程價款”的模式,將質量與經濟直接掛鉤。 早在1999年項目籌建初期,廣東開陽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就聯合其他科研單位成功開發出“HCS公路項目建設管理系統”專業軟件,應用于開陽項目的建設管理。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在業主、監理和承包人三者之間實現異地自動化辦公。上級部門、股東、業主、監理和承包人,都可以信息技術手段,根據角色授權對項目管理過程實行有效的監督。敏感的資金支付不僅要上網審批,股東雙方會簽,而且實行質量否決制,任何的質量投訴都將影響支付的比例。造價控制更是要上網申報、現場辦公、網上審批、公開發布。開陽公路節省投資達6.6億元。 今年2月,廣東省政府和省紀委、省監察廳分別授予開陽項目“模范建設工程”和“廉潔工程”稱號;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開陽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省委副書記、省長黃華華專門作出批示,要求在全省范圍內大力推廣開陽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的成功經驗。 相關鏈接 “代建制” 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制”,是指政府投資項目經過規定的程序,委托有相應資質的工程管理公司或具備相應工程管理能力的其它企業,代理投資人或建設單位組織和管理項目的建設。 由政府選擇有資質的項目管理公司,作為項目建設期法人,全權負責項目建設全過程的組織管理,促使政府投資工程“投資、建設、管理、使用”的職能分離,通過專業化項目管理最終達到控制投資、提高投資效益和管理水平的目的。實踐證明,“代建制”是控制建設規模、建設工期和建設投資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對政府投資項目實行“代建制”,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 “代建制”是對我國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設項目管理模式進行市場化改革的重要舉措。“代建制”含有“代建”和“制度”兩重含義:“代建”是指投資人將建設項目委托給專業化工程項目管理公司代為建設直至交付使用(即建設項目總承包);“制”是制度,規定在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設項目中采用這種項目管理模式。委托代建源于國際上通用的工程項目總承包,但我國的“代建制”中還包括了制度的內涵,是結合國情的一項政府管理創新。 從法律環境上看,我國的合同法、招投標法等已為實施代建制提供了法律依據。金融體制的改革對政府投資項目實施代建制影響很小。政府的投資領域已界定清晰。近年來國內代建制項目試點已取得了成功經驗,一些省市如上海市、深圳市、重慶市等相繼試點推行“代建制”。因此,在政府投資的建設項目中實行代建制的體積和時機已經成熟。 最低評標價法 我國招投標目前普遍實行“綜合評估法”,即業主事先設有標底,評審時將標底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這種招投標機制可以有效控制投資,防止施工方漫天報價,但是其最大的缺點是不能排除人為因素。在工程準備、開標、評標、定標等各個階段,以及制定招標文件與組織專家評標打分等環節,都容易出現各種人為因素的影響而產生腐敗,難以有效防范。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泄露標底和賄賂專家。 “最低評標價法”和“綜合評估法”最大的區別是削弱了標底的作用,能滿足招標文件的實質性要求,經過評審的投標價格為最低,投標價格處于不低于自身成本的合理范圍之內。 實行最低評標價法的優點在于:符合市場經濟體制下微觀主體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經營目標;合理適度地增加投標的競爭性;有利于承包商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規范市場競爭秩序,減少工程腐敗現象,與國際接軌。 “最低評標價法”評標方法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建設市場逐步規范及造價改革到一定深度提出的必然需求,是建筑產品最終由市場定價的必須手段。“最低評標價法”評標方法能充分體現公平競爭的原則,全面體現企業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和勞動生產率,充分體現施工企業的個別成本。“最低評標價法”評標方法對公路工程建設市場的優勝劣汰,維護承發包雙方的利益,規范投標報價和反對腐敗起著重要作用。(經濟參考報 記者 肖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