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徐展開的鋼鐵業整合大潮中,概括地看,企業之間的基本購并方式不外三種:區域購并與跨區域購并;同業購并與跨行業購并;同一所有制購并與多元所有制購并。這三種基本形式相互交織,使得當前鋼鐵產業格局產生頗多精彩的看點,也產生頗多揪心的問題。
石家莊鋼鐵公司目前正在進行的改制、購并案例,就是別有一番滋味。在鋼鐵產業新政策的壓力下,總生產規模居業內中游的石鋼,勢必要成為行業內被整合的對象;而在市
場的壓力下,特色明顯(汽車合金鋼國內產量第一)的石鋼,要想獲得更大的發展,必須進行改制、融資。大勢如此,不得不變,問題是,怎么個變法?該走怎樣的道路?
目前看來,左右石鋼改制進程的思路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傾向于產業的發改委系統,一是傾向于國資的國資委系統。前者的思路是,通過引進新的股東(譬如中信),完成對國有企業的改制,獲得機制和資金優勢;后者的思路是,通過與省內的大企業(譬如邯鋼集團)捆綁合并,獲得規模優勢并保證國有資產的控制權。從實際操作來看,兩種思路各有千秋:前者可能要經歷跨區域、跨行業乃至跨資產所有制的運作,路徑復雜但能激活企業的積極性;后者雖然路徑簡潔,但是體制不變,將依然會保留國有獨資企業體制僵化的弊端。
其實,仔細分析,兩種思路的矛盾完全可以調和。在有關渠道披露的國家《鋼鐵產業發展政策》(討論稿)中,有關“企業組織結構調整政策”中有這樣的描述:“鼓勵鋼鐵產業向集團化方向發展,通過強強聯合、兼并重組、互相持股等方式進行戰略重組,實現鋼鐵工業組織結構的調整和優化!边@意味著,在鋼鐵企業的整合問題上,國家并未限定區域、行業以及資本性質,因此,對于石鋼和類似石鋼的企業來講,在整合的路徑設計上,涉及上述三大方面問題時,選擇靈活的、適合自身特點的組合方式應當是最優選擇。
譬如石鋼,在收購方的選擇上,可以考慮兼具如下特征:區域分布合理、行業位置領先、市場化程度高、國有資本性質。這樣的收購方,既可以規避國有資產流失,又可以帶來靈活的機制,達到了股權多元化的目的;同時,在路徑上,將會起到簡繁折中的作用,不失為穩妥之策。
總而言之,在中小鋼鐵業的整合中,地域多元化、行業主體多元化、所有制多元化不能一概而論。對于參與整合的具體企業,選擇適合自身條件的多元化路徑組合是最優選擇。當然,這樣的選擇的前提,是政府主管部門、企業經營者有遠大的見識和開闊的胸襟。
。(王玉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