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全國大面積電荒 > 正文
 

缺電前移缺口增大 電荒危機紅燈頻閃的背后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25日 01:16 中華工商時報

  □本報記者 周勇剛 實習生 呂華芳

  步入2005年,剛剛過去的第一個季度,讓中國人不寒而栗。全國共有24個省、市拉閘限電。而這一缺電缺口提前增大的嚴峻態勢,今年被普遍視為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電力最緊缺的一年。

  從5月1日起,由發改委起草的《關于建立煤電價格聯動機制的意見》經國務院批準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實施,這無疑對當下中國能源業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據統計,近年來,電煤價格上漲超過了50%,電煤價格與煤炭市場的價差從10元擴大到100多元。而迅速上漲的煤價令發電廠不堪重負,以成本大幅度攀升而拒絕發電,給原本嚴重缺電的市場帶來了新的危機。

  到2020年,我國以煤電為主的格局仍然不會發生變化。而推出煤電價格聯動機制,其首要目的就是把電價納入市場機制,價格的漲跌完全由市場決定。業內期盼,此機制能夠對洶涌而至的電荒乃至整個市場危機起到有效化解的作用。

  缺電前移缺口增大

  這兩年,電荒如同一個黑色的幽靈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游移,且揮之不去。

  據國家電監會的監測,2004年電荒席卷了國內21個省、市,在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需缺口達2000萬-3000萬千瓦。這其中,湖南省電災最為嚴重,日缺電5000萬千瓦時;北京市缺電凸現,在夏季首次拉闡限電并達到7萬千瓦;一進枯水期,四川拉閘限電電量超過3400萬千瓦時。

  電荒成為了時下中國人生活中最流行的詞匯。

  步入2005年,剛剛過去的第一個季度,讓中國人不寒而栗。據統計,一季度,全國共有24個省、市拉閘限電。而這一缺電缺口提前增大的嚴峻態勢,業內專家把今年普遍視為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電力最緊缺的一年。

  春節期間,廣東省出現電力、電量雙缺現象,電網日最大錯峰量超過100萬千瓦。假期以后,電網負荷增長迅猛,電力缺口超過450萬千瓦。而平均每周停電兩次,已讓這個占全國出口1/3的大省不堪重負。

  數據統計,3月份,河北省的負荷率已達90.41%,創歷史最高水平。按原來的預計,今年河北省南網最大負荷為1140萬千瓦,而夏季電高峰期電網最大出力可達985萬千瓦,供電缺口將突破200萬千瓦已成定局。

  二季度剛進入,各地又傳來電荒危急的消息。

  4月7日,河北省南部電網發購最高負荷達到1176萬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長223.5萬千瓦,最大日限電110萬千瓦。而春灌高峰時期的來臨,電力缺口預計將達百萬千瓦以上。

  5月10日,山西省電力供應預警辦公室發布了第五號電力預警信息,預警等級變為橙色,缺電負荷達到220萬千瓦。按預測,持續時間超過一周。

  臨近夏季,態勢趨向更加嚴峻。按計算,今夏江西電網高峰電力缺額將達到60萬千瓦,最高負荷應對能力缺額甚至要達110萬千瓦。據預測,今年江西電網用電最大負荷出現在7月份,預計為650萬千瓦,比上年同期增長7%左右。

  今夏,四川全省電網最大用電負荷將達到950萬千瓦,同比增長31.94%。而全省電網最大發電能力863萬千瓦,電力缺口87萬千瓦。按預測,最困難時全省可供電力670萬千瓦,用電缺口則變得更大,今夏7、8、9三個月為高峰時段。

  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今夏最為嚴重。按預測,江蘇、上海兩個地區7、8月份電力缺口將是上一年同期的兩倍多。而浙江更為艱難,除每個月電力均有較大缺口之外,夏季高峰期間電力缺口將達到800萬千瓦左右。

  煤炭資源相對豐富的內蒙古今年也將出現缺電局面。據監測,蒙西電網缺電局勢正在加劇,電力供需矛盾比去年突出,今年蒙西電網缺裝機容量550萬千瓦。

  依據有關權威部門做出的預測,今年國內最大電力缺口將出現在第三季度,總計約2000萬-2500萬千瓦。而第一季度的電力缺口大致為950萬-1250萬千瓦;第二季度的電力缺口大致為1150萬-1450萬千瓦;第四季度將出現較大緩解,電力缺口大致為700萬千瓦左右。

  國電網按照各主要電網電力電量平衡結果,預計2005年全國電力供應缺

  口仍然很大。在全年迎峰度夏期間,華東電網最大電力缺口將達到1100萬-1400萬千瓦;華北電網最大電力缺口竟高達300萬千瓦;華中電網和西北電網仍然存在很大缺口。而在今年枯水期,南方五省區電網最大電力缺口大致為700萬-800萬千瓦。

  對國內電力嚴峻態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也作了一個基本描述:2005年的電力整體仍然偏緊,預計最大電力缺口達2500萬千瓦,今年拉閘限電的程度將有所減輕,但華東、南方和華北三個地區的矛盾還會很突出,有效保證電力供應仍將是今年經濟運行中的重點和難點。

  頑癥再發新藥解求

  有專家分析指出,接連不斷的電荒,不僅僅影響國人正常生活,還給國內經濟帶來巨大的損失。它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不能承受之重。

  據專業機構的估算,現在每缺1度電,就帶來7元的GDP損失。以用電缺口占全國2/3的華東和華南地區為例,缺電約300億度,將影響產出逾2000億元。

  心痛之余,讓我們不得不再次審視缺電的癥結。

  “造成我國電力短缺的原因有多種,既有電力供給不能滿足電力需求、價格體系尚未理順、產業結構水平低等體制上的原因,也與我國宏觀經濟快速增長帶來用電需求在短時間內大幅上升有密切關系,電力供給不能很好地適應需求的更快增長。”一位經濟學者如是說。

  快速增長的電力供給趕不上更快速增長的電力需求。據統計,2003年全國新投產的裝機容量達3484萬千瓦,2004年新投產的裝機容量達5055萬千瓦,且去年新投產的裝機容量破世界紀錄。與此同時,近兩年來全國電力需求增長都保持在15%左右,這在中國歷史上更是少有的。

  至于如此巨大反差的出現,這里既有合理的因素,如生產擴大、生活水平改善等,更有不合理的因素,像一些地方不顧客觀實際,盲目攀比速度,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過大。

  實際發電量和裝機能力不能保持同步增長。資料顯示,去年全國發電設備容量比上年增長12.6%,為近十年以來增幅首次達到10%以上;水電設備容量突破1億千瓦,達到10826萬千瓦,同比增長14.1%;火電設備容量達到32490萬千瓦,同比增長12.1%。但由于電煤供應的制約之故,全國部分火電機組“無米下鍋”,致使采取停止運行或低負荷運行,由此大大降低了電力供應能力。

  據悉,去年以來,京津唐、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和陜西等省份缺煤停機情況嚴重,裝機容量富余的山東電網也因為缺煤停機出現了拉閘限電現象,福建、湖南、廣西、云南、貴州、四川、重慶等水電比重較大的省份,在枯水季節水電減發嚴重,造成電力供應的季節性短缺。

  能源消耗高且利用率低。據調查,目前在我國高能耗企業數量眾多,工業耗電占了74%。而廣大中小企業又普遍存在粗放式的經營,導致能源利用系數低,造成電力很大浪費。中國去年GDP按照現金匯率計算,只相當于美國的1/8,而消耗的電力卻是美國的一半。中國消耗的電力比日本還要多,但GDP只相當于日本的1/3強。

  這樣做比較,可能沒有把匯價的不可比因素考慮進去。而換另一種方式來計算,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清晰的概念。同樣1億千瓦裝機能力實現的GDP,在美國為11760億美元,在我國為3025億美元,兩國每實現1美元GDP產出的電耗相差近四倍。

  重化工業過快過猛發展。一般說來,從需求角度看,造成電力供應緊張的根本原因在于重化工業的超常發展。近三年來,在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和城市巨大基礎設施投資需求的雙重拉動下,國內快速形成了一批高增長“產業族群”,鋼鐵、水泥、化工、電子通信、煤炭等占整個工業新增利潤的一半以上。而這些高耗能產業,對煤電油運的需求無疑是巨大。而在這兩三年中,盡管煤炭、電力、石油生產也保持較快增長,但仍然趕不上需求增長速度。

  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報告

  顯示,今年1至4月份我國全社會用電量為6493億千瓦時,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5.5%,工業用電仍然是拉動電力需求的主要因素。其中,鋼鐵、水泥、建材、電解鋁等高耗能產業的用電量增長仍然在20%以上。

  煤電成為電力供應的“瓶頸”。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統計,去年全國煤炭總需求達19億噸,其中電煤消耗總量達到了9.6億噸,同比增加超過1億噸,今年國內煤炭需求總量將超過20億噸,電煤需求增加會更多。而按電力部門的預計,今年新增裝機容量可達5000萬千瓦以上,增加發電用煤需求約1億噸。

  總量缺口確實存在,而煤電兩行業間的價格博弈更阻礙煤電的長期、穩定的供應。在2004年全國煤炭訂貨會上,占全國煤炭訂貨總量50%以上的電煤價格雙方始終相持不下,整個電煤采購計劃無法落實,雙方彼此完成了部分購銷合同的簽約。

  煤炭運輸制約火電燃料矛盾凸現。前兩年煤炭運輸瓶頸制約使火電的燃料供給矛盾在今年變得更加突出。春節剛過,南方不少電廠頻頻告急,他們的煤炭庫存已不夠維持一個月。而此時在秦皇島有大量的煤炭被卸放,煤堆迅速變成了小山。據中國大唐燃料公司總經理高恩清透露,在去年用煤最緊張時,大唐49個火電廠有14個電廠的電煤儲備是在警戒線以下,而今年恐怕要比去年更嚴峻。

  據統計,這兩年煤炭直達列車運行線不斷建設,每年平均增加30條線,運量同比每年增加都在18%左右。盡管這樣,卻仍不能及時運抵。

  對影響2005年整個電力市場的因素,多數學者、專家認為有三個方面: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對抑制部分行業過快發展的實際效果;電價調整政策對電力需求的調節效果;需求管理仍是緩解矛盾的重要手段,但需要更有效的市場措施來推動工作。

  而更需要指出的是:“市場煤”與“定價電”間的矛盾是中國電荒原因的根本所在。

  客觀地看,由于煤和電這兩個行業改革不同步,導致了今天市場價格機制失衡。作為終端的下游的電價被定死,而作為上游的煤卻是放開的。而近些年來,隨著對煤的需求的增加,煤的價格漲了又漲,由此導致了用市場煤發電的利潤很低。

  火力發電作為我國發電格局的主要構成部分,在未來20年中不會改變。而或許正是基于這一戰略考慮,煤電價聯動被千呼萬喚始出來。

  此次《關于建立煤電價格聯動機制的意見》明確指出:確定建立市場化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在放開煤價的基礎上,對電價實行競價上網。要求電力企業消化30%的煤價上漲因素,在此基礎上,將上網電價隨煤炭價格變化調整。

  市場化進程受阻?

  電力是可以造成商品短缺的壟斷行業,電荒全是壟斷惹的禍。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王永干一針見血地指出。

  電力市場在壟斷下是無法正確反映市場需求的。而打破壟斷,建立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電力市場,成為了近年中國電力行業改革的主旋律。

  2002年年末,中國電力新組建(改組)的11家公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宣告掛牌,中國電力體制由此進入新的階段。而按總體設計,形成了國家電網公司和中國南方電網有限公司兩大電網公司,形成了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等五大發電公司。

  此戰役解決了發電和輸電分開,競爭機制被引入。在此重組后,國家電網公司旗下擁有華北、東北、西北、華東和華中五個區域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則由廣東、海南和原國家電力公司在云南、貴州、廣西的電網資產組成。而依據部署,區域電網公司主要是經營管理電網,保證地區用電安全,規劃區域電網發展,培育區域電力市場,并管理電力調度交易中心和電力調度。

  此后,國家電監會的成立被視為國家電力體制改革的又一重舉。而它的主要職責是:制訂市場運營規則,監管市場運行,維護公平競爭;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提出調整電價建議;監督電力企業生產標準,頒發和管理電力業務許可證;處理電力糾紛;負責監督社會普遍服務政策的實施。

  市場化在按計劃被推進,而“電荒”的出現并蔓延,讓整個電力行業始料不及。2002年電力缺口達到800萬千瓦,2003年電力缺口就已經超過1000萬千瓦。而此態勢愈演愈烈,國家電監會不得不把有效緩解電力緊缺狀況作為2004年的首要工作來進行,并推出“促進跨區跨省送電、規范電力市場秩序、制定電力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五大舉措。

  時至去年6月,一個期待已久的“東北區域電力市場實施方案”開始被啟動。國家電監會副主席宋密強調,東北區域電力市場由單一過渡電價、有限電量競爭轉入兩部制電價、全電量競爭,并實現年度和月度兩種報價方式,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是一個摸索創新的過程。

  據模擬運行的統計結果顯示,東北區域26家電廠共上報發電總量16億度,上網電價從每度1毛9分到每度2毛6分5不等。而平均每度電的成交價格比目前東北地區平均上網電價降低了3分錢,與現行電價相比,降價幅度達到12%。

  今年初,國家電監會做出部署,推進區域電力市場建設,推動電價形成機制改革,擴大用戶直購電試點,積極培育競爭性購電主體。而主要內容是為東北電力市場適時轉入正式運行、華東電力市場由模擬運行適時轉入試運行、南方和華中電力市場開展模擬運行,并推進西北、華北電力市場建設。

  有專家曾尖銳地指出,電力市場化推進與接連不斷的電荒是一對難解的矛盾。

  眾所周知,電力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是理順電價機制,而改革后的電價體系劃分為上網電價、輸配電價和中段銷售電價。這其中存在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在發電環節引入競爭機制,讓現有的五大電力公司實施競價上網。

  對競價上網,現在我們尚不能回避一個電荒的現實。因為在發電量不充裕的情況下,我們“競價”又從何展開?在電力市場化剛起步的華東電網,去年的電力負荷缺口在1800萬千瓦以上,占全國缺口3000萬千瓦的60%。而年初至今,華東電網拉閘限電65億千瓦時,已遠遠超過了去年全年的拉限電量。

  電荒已給中國電力市場改革造成阻力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對這樣一個格局,國家電監會主要負責人多次表示,市場化改革決不能因為電力供需緊張而停滯不前,可以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分步分階段去實施。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電荒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國畫專題
國之瑰寶水墨風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鈴
圖鈴狂搜: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