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張妍妍 周潤健
在天津舉行的第十五屆全國書市上,翻譯圖書質量下降的現象再一次引起翻譯出版界人士的擔憂。統計數據表明,近年來,我國平均每年出版新版譯著近萬種。然而,在翻譯出版業繁華的背后,翻譯質量并沒有相應提高。相反,在人文社科類的某些領域,例如文學翻譯,呈現出翻譯質量混亂、下降甚至粗制濫造的現象。
譯著豈能粘來粘去
據中國版本圖書館資料室統計,1978年至1990年,我國共出版翻譯類作品2.85萬種;1995年至2003年,翻譯類新書(不包括重譯和多版本譯著)的數量高速增長,共出版作品9.44萬種,年均新版譯著近萬種。
翻譯類著作總體數目每年不斷攀升,但上海譯文出版社、譯林出版社等國內權威翻譯類圖書出版社的新增圖書數目卻并沒有明顯變化,所謂的新版譯著多是粘來粘去的抄襲之作。
上海譯文出版社社長葉路指出,目前出版界存在著一種急功近利的價值取向,這就為圖書市場營造了一種不良氛圍。“找一些學生做‘寫手’,甚至是做‘粘貼手’,把原有的譯著粘來粘去,只做很少的改動,這樣速度當然快了。”在這種情況下,大量低成本、低質量的譯著充斥著圖書市場。
“有些稿子,乍看覺得翻譯得還不錯,仔細看就會發現,其實很多內容都是把前人的翻譯作品直接拿來用,尤其是名著,很容易出現大家抄來抄去的現象。”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第二編輯室主任趙鐵伶感慨,“精品譯著越來越少。”
一流翻譯人才何處尋
一件商品的質量越好,成本就越高,翻譯類圖書也是同樣道理。“出版一本優秀的翻譯圖書,需要一流的譯者,需要優秀的編輯,需要逐字逐句地根據原文推敲文字,成本高,因而價格相對也會比較高,這樣的譯著在市場上就失去了競爭優勢。”
“一流翻譯人才日漸匱乏”,這是目前許多翻譯類出版社的共同感慨,也是直接影響翻譯質量的一大因素。
葉路說:“有些出版社的譯著翻譯質量低劣,有時不是因為這些出版社沒有質量意識,而是因為他們不具備這個能力,找不到好的譯者。”
目前,文學翻譯主要依靠兩支隊伍,一支是老一代翻譯家,另一支是中青年譯者。令人遺憾的是,老一代翻譯家隊伍的人數正日漸減少,優秀的中青年譯者也是供不應求。
“在當今社會,中青年譯者面臨多種多樣的誘惑。”譯林出版社副社長竺祖慈說,“不論從學術地位上,還是經濟利益上來說,翻譯出版業都很難吸引他們。”
竺祖慈指出,優秀翻譯人才難尋的現象與現有的一些機制有關。例如,很多高校和科研單位目前并不把文學翻譯作品當作學術成果納入職稱評定體系,這就造成文學翻譯的學術地位下降。
呼喚行業檢測標準
一些專家在接受采訪時認為,翻譯圖書質量下滑的原因也有其自身的時代特征。像盜版、偽書等出版界其它不良現象一樣,這些質量很低的譯著有它自己的消費環境。
葉路說,對于一些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讀者來說,買一本《簡愛》,也許翻譯得好壞并不重要,但價格的差別卻很重要。有這樣的消費市場和消費群體存在,就會存在劣幣淘汰良幣的現象。但從長遠來看,在經歷一定階段以后,市場必然會大浪淘沙。但翻譯類圖書出版界不能無為而治,僅僅等待市場大浪淘沙。
為了打擊那些唯利是圖的出版商,提高翻譯質量,有人曾經提出在翻譯類圖書出版領域制定相應的準入制度。然而,一些業界人士指出,準入制度雖然可能會起到一定作用,但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講,準入制度本身不但具有局限性,而且很難具體實施。
“目前,有關圖書質量沒有一個檢測標準。”葉路呼吁說,“翻譯行業協會或許可以嘗試為譯著建立一個檢測標準,諸如翻譯上的硬傷數目、翻譯不準確的比例等問題都可以納入這個檢測標準中。”
(據新華社天津5月22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