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正文
 

中國紡織企業做出了犧牲 紡企能否勝利大逃亡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23日 07:11 華夏時報

  本報記者 劉琪莉 報道 20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2005年6月1日起,對2005年1月1日起征收出口關稅的部分紡織服裝產品調整關稅稅率,其中,對2種產品停止征收關稅,對3種產品調低出口關稅,對74種產品調高出口關稅。由于增稅產品種類多,增稅幅度大到4-5倍,一時間各地的紡織品企業和進出口貿易公司紛紛叫苦。

  “中國紡織品企業該走什么樣的路?”成為最熱門的問題。記者了解到一組數據,預
計歐美重新設限將使中國紡織企業的損失在十幾億美元,而配額取消卻能釋放出上百億美元的市場空間。而到2008年底,就連“特保”措施也將全部被取消。

  企業聲音:中國紡織企業做出了犧牲

  在中國商務部的官方網站上,外貿司司長魯建華昨天進行網上在線訪談,從美國13日對我紡織品設限以來,就有不少來自各地的紡織品生產廠商和進出口貿易公司在網上紛紛向魯司長發問。他們表示,商務部僅僅是表示抗議而沒有實際措施是不夠的。紡織品出口關稅調整的消息一公布,線上很多企業提出疑問。記者也采訪了其中的幾家。

  有客源卻不敢接單

  來自紹興一家服裝廠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廠主要生產和出口棉T恤,客戶分布在歐洲各國,但是自從歐盟對我國紡織品進行“特保”措施以來,雖說現在有來自歐盟的客戶想下訂單,交貨日期定在7月中,由于看到已經有其他企業的產品在美國設限后被扣關,所以擔心到時候因為“特保”的原因而進不去。張先生說:“眼看著訂單來了,卻不敢接,有生意沒法做。”

  加稅就像“一把刀”

  江西前進進出口公司的胡先生介紹說,他們企業只是一家規模很小的進出口公司,每個月出口量約一兩百萬件,從今年1月1日開始征收紡織品關稅以來,1、2月份的損失近40萬。現在宣布在6月1日后要大幅度加稅,胡先生說:“我們可以理解國家加稅牞既抬高了我國產品的價格又增加了國家的稅收收入牎但是有關部門為什么不能提前通知牞讓國內企業有所準備牞接單時就加上出口稅牎單已經接到7月份,但是6月份已經提高關稅,客戶卻不肯加價,這個加稅就像是一把刀。今后紡織品企業的出路不知道在哪里?”

  我們可以給這個企業算一次賬,如果6月1日后每件單品的稅款增加了0.8元,那么按一個月150萬件計算,這個企業6月的損失為人民幣120萬元。

  中東、南美市場被一棍子打死

  福建興榮服裝廠的盧先生針對6月1日的新稅率提了個意見,他說:“新的稅率會把中東、南美、東南亞等市場的訂單一棍子打死,因為這些地方很難接受如此高的稅率調整,我們將失去競爭力牞但這些地方卻沒向我國施壓牞要求限制出口。為何國家不能按出口地實施新的稅率?去歐美地區的要繳納新的出口稅牞其他地方的出口則不用?”

  記者還了解到,一些紡織品企業在看到歐美設限之后也考慮過將客戶方向轉向中東、東南亞等地,但是在得知稅率大幅上漲之后,信心大受打擊。

  不難看出,中國的紡織品企業在這次的歐美的設限行動中做出了很大的犧牲,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新聞發言人孫淮濱表示:“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為了建立紡織品貿易新秩序,緩解貿易摩擦,中國做出了讓步,我們作為協會,能夠理解政府做出的努力,但是,從協會來說,我們的企業是做出了‘犧牲’,付出了代價的。”他還表示,出口關稅的調整必然會給企業帶來成本的凈增加,從而進一步帶來企業利潤的減少,甚至可能導致企業的虧損、紡織工人的失業,這也是協會所不希望看到的。

  專家評議:中國政府希望改善出口商品結構

  在歐美一次次增加設限紡織品種類的同時,中國政府宣布調整紡織品關稅,將部分紡織品的關稅大幅度提高。這難道僅是為了在歐盟和美國面前表示一個姿態嗎?還是為了增加在磋商交涉時的主動性?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主任趙玉敏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說,從長遠來看,中國采取積極主動的姿態解決爭端,利用稅率方式進行調整,比較透明,比較公平,實施成本比較小,效果也會比較好。“從長遠來說,稅率的調整反映了中國政府改善出口商品結構的希望。”她說,在紡織品的出口稅率上,政府采取的是從量稅的計征辦法,說明政府所要控制的是“量”,而不是“價”,也就是鼓勵企業更多地出口高附加值的產品,提升貿易的檔次。

  業內還有一種說法:在提高關稅和對紡織品設置配額兩項選擇之間,中國選擇提高關稅所受的損失會比較小。

  事件背景:與配額放開相比設限影響不大

  記者了解到,2005年僅美國就取消了104個類別產品的配額限制,即使重新設限十幾個類別,預計歐美重新設限的影響不過十幾億美元,而配額取消卻能釋放出上百億美元的市場空間。

  從金額看,因“特保”條款是限制“該類出口增幅不超過前12個月的7.5%”,短期內我們的基數做大了,所以實際影響并不大,2004年我國對歐美等設限地區的紡織品出口達258億美元,2005年有望超過350億美元。

  從限制程度上來看,歐美的貿易壁壘有特保措施、反傾銷、技術(環保)壁壘等,其中特保措施是限制程度最輕的一種。它不但需要一個至少3個月的調查期而且時效期僅一年,并且它限制的是單類產品,而更值得期待的是“特保”措施也將在2008年12月31日“壽終正寢”。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紡織品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鈴聲
Beyond
Beyond激情酷鈴
圖鈴狂搜: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