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困境與中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18日 14:50 和訊網-《財經》雜志 | ||||||||
減速中的中國市場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底特律 □本刊記者 何禹欣/文 5月5日,著名信用評級公司標準普爾將全球第一大和第三大汽車公司通用、福特同時調低至“垃圾債券”評級。字面上看,這意味著兩大汽車公司通過債券市場融資的成本會進
底特律顯露疲態已有時日。有分析認為,新“危情故事”背后的導演也許是通用總裁瓦格納,因為他希望在與工會的馬拉松談判中獲得更有利的議價形勢。 根據美國汽車業政策顧問委員會今年2月向國會提交的文件,底特律“三大”負擔的雇員人均醫療成本為1220美元,而日本汽車公司只有450美元。同時,巨額的退休年金亦成為削減美國汽車業競爭力的主要因素。按5月5日《華爾街日報》網上投票結果,43%的投票者認為,美國汽車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高昂的雇員成本”。 降級使全球債市和汽車業因此震顫,也將美國聯合汽車工會(UAW)與底特律帶入新的相持階段。這一切對中國究竟意味著什么? 表面上看來,中國市場對于底特律(尤其是通用)意義重大。標準普爾的降級報告中提及,通用在中國市場的豐厚利潤因近期需求下降而受到影響。標準普爾認為,通用在中國的盈利預期不確定。據公司年報,2004年中國是通用第二大市場,來自亞太區的年凈收入達到7.29億美元,超過通用全年凈收入14.21億美元的一半! 但這不過是一種“斷章取義”的講法。從2004年通用地區收入情況即可發現,來自北美區的凈收入高達15.83億美元,相當于亞太區貢獻的兩倍多。但歐洲區近10億美元的虧損,“放大”了亞太區重要性。 實際上,通用歐洲區業務并沒有數字表現的那樣糟糕。在歐洲兩個最主要的汽車銷售市場德國與英國,通用的市場份額都比2003年略有上升。公司方面把歐洲虧損的主要原因歸咎于美元對歐元和瑞典克朗走軟。 更重要的是,雖然2004年通用在亞太區獲得了創紀錄的銷售收入,但其業務增長速度已連續兩年低于同期主要市場的業務成長速度——2003年、2004年中國汽車銷售增長幅度分別為35%、16%,但同期GMAP(包括通用大宇和通用中國子公司)年平均增長幅度僅為14%強。 相比之下,中國市場對福特意義更加微小。據瑞士第一波士頓數據,今年一季度,福特亞太區稅前收入為4300萬美元,不到同期北美區稅前收入的十分之一(6.63億美元),甚至低于福特南美區的7700萬美元。 自從十年前在與通用爭奪上海合資項目失敗以來,福特在中國一直相對低調。但在4月末的上海車展上,福特副總裁馬克舒爾茨(Mark Schulz)對中國汽車市場表示樂觀,因為“沒有其他如此規模的市場能夠提供每年8%-10%的增長速度”。 假如中國汽車按此速度成長下去,會否成為底特律復興的動力?國際行業咨詢公司Autofacts估計,2010年全球組裝生產的輕型車(轎車及輕卡)將接近6900萬輛。中國市場能消化掉其中的多少呢? 國務院研發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預測說,2010年中國汽車(包括輕型車及重型車)銷量有望突破900萬輛,而僅通用一家公司2004年輕型車產量就超過了1100萬輛,豐田福特輕型車產量亦均超過700萬輛。即使到2010年,中國也很難比肩歐美,成為汽車巨頭們興衰所系的主戰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