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金霞
官司擋不住 海外淘金去
繼豐田訴吉利之后,素有“黑馬”之稱的奇瑞汽車也近來遭遇訴訟纏身。
5月6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受理了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旗下的通用大宇訴奇瑞汽車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而在4月底,通用已向奇瑞在美國的經銷商夢幻汽車VVLLC發出律師函,指稱奇瑞的英文商標CHERY與雪佛蘭Chevolet的昵稱Chevy接近,反對奇瑞用Chery在美國進行注冊、銷售、代理以及所有相關商業活動。有關資料顯示,近幾個月以來,通用已相繼在馬來西亞、黎巴嫩等國家向奇瑞提起知識產權訴訟。
身為6大跨國汽車巨頭之一的通用汽車為何如此集中火力向一家本土企業頻頻開炮?
一位業內人士的調侃似乎道破個中玄機:一個QQ在國內拆了SPARK的臺本來就足以讓人家惱火,還要扛著自主品牌大旗跑到人家的大本營去“撒野”,是可忍孰不可忍?給個下馬威先!
據悉,與奇瑞攜手不久的美國夢幻公司CEOMalcolmBricklin曾放出“再造一個豐田”的豪言。他還透露,夢幻將為奇瑞汽車在美國市場上的銷售投資2億美元,而紐約投資公司Allen&Co.將負責融資工作。
雖然與通用汽車實力懸殊,但奇瑞在市場洗禮中似乎已經成為中國自主品牌的一面獵獵作響的旌旗。據海關統計,2004年我國國產轎車整車出口達到創紀錄的9335輛,同比增長227%,其中奇瑞全年出口整車和成套散件就達到8000輛。據悉,奇瑞僅去年就與全球23個國家簽署了整車或CKD出口合同,產品涉及旗下風云、旗云、QQ、東方之子等多款車型。就在上月剛剛閉幕的上海國際車展上,奇瑞汽車還舉辦了有近百名國外經銷商參加的營銷會議,這在國內車展中還是第一次。
在轎車出口上與奇瑞同輝的是素有車市“鲇魚”之稱的吉利集團。統計顯示,去年吉利轎車出口達4846輛,比2003年增長了10倍,出口市場遍及中東、北非、中南美洲的29個國家和地區,囊括旗下豪情、美日、華普、美人豹跑車等在國內生產的所有車型。
吉利集團負責出口業務的副總裁趙杰告訴記者,今年吉利的出口目標是1萬量,僅1月份吉利接到的轎車出口訂單就已經超過1000輛。據其相關人員介紹,美人豹第一季度在海外市場的跑車銷售量已經達到100輛,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今年年底美人豹可能要在歐洲與法拉利等頂級跑車同城銷售。此前,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已放言,“要像賣溫州打火機一樣把吉利賣到全世界去”。
除了奇瑞和吉利之外,天津一汽、華晨、昌河、比亞迪等本土企業也紛紛加快了海外淘金的步伐,夏利、中華、愛迪爾、北斗星、福萊爾等自主品牌轎車踏上征程,其中部分車型還進入了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市場。
為什么偏偏是“草根”
與“金枝玉葉”一般備受國家政策呵護的合資企業和被寄予“參天大樹”的國有“三大”相比,自出生之日就在夾縫中掙扎的奇瑞、吉利無疑應該被歸為“草根”陣營。
研讀國家種種汽車產業政策不難發現,雖然我們期待著能以市場換來民族汽車產業的快速成長,“引進來”也為了將來“走出去”。但隨著跨國公司排兵布陣的面紗一一撩開,這個初衷似乎更接近于一廂情愿的空想。由于核心技術和開發能力的缺失,導致90%以上的國內市場被國外品牌占領,“大樹”們的所謂話語權、自主權的影子也越發稀薄。
相形之下,高舉自主品牌大旗的“草根”企業的生命力卻頗為頑強。在轎車這個最吸引眼球的領域,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正由它們領銜攻克,譬如被千萬遍期待著的轎車出口。
雖然出口數量及金額之小到幾乎令跨國巨頭不屑,但來自“草根”陣營的捷報總是此起彼伏,并占據了我國轎車出口的絕大部分份額。
把我國轎車出口夢想逐步變成現實的主力軍為什么偏偏是這些“草根”企業?
“合資企業的外方根本不想讓中國工廠整車出口。想要解決出口問題,最終還是要依靠我們的自主企業。”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夏冬林教授和社科院宏觀經濟研究室袁鋼明的觀點完全一致。他們認為,跨國公司到中國來合資設廠,就是沖著中國市場來的,它們是不愿讓中方在出口上再分一杯羹的,更不會放手讓中國合資企業憑借勞動力成本優勢,去沖擊自己的戰略布局和價格體系。而中方再想出口,卻沒有決定權,也沒有銷售渠道,這是國家政策支持也難于解決的復雜問題。
對于內銷、出口都以“黑馬”形象出彩的奇瑞而言,其董事長兼總經理尹同耀的一番宣言堪為同道共勉:“自主品牌汽車企業要做合資企業做不到的事,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率先實現大批量出口。”
他表示,走出去并非回避國內競爭,也不是一廂情愿的空想。由于勞動力成本上升,在本土生產1萬美元以下的轎車,跨國公司正越來越力不從心,“憑借高超的成本控制能力和不斷增長的開發實力,在經濟型轎車和微型面包車領域,目前自主品牌企業已經具備了明顯的市場優勢。”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則緊接著再放一“炮”:“未來我們計劃2/3的轎車賣到海外,1/3在國內。因為在吉利看來,走出去比引進來更重要!”在他看來,中國自主品牌的現狀確實令人擔憂,然而并不能因為自己弱小就失去信心,自主品牌的當務之急是完善自己的研發和創新機制,打造屬于我們的獨特品質。
“瘋狂”的未來不是夢
“吉利將來要成為中國的‘韓國現代’,在世界汽車市場占據一席之地。”按照李書福的規劃,2007年吉利控股集團年生產能力可達到整車65萬輛,出口達到10萬輛。而根據MalcolmBricklin的預計,2007年奇瑞僅在美國和加拿大就要銷售25萬輛奇瑞轎車。
類似規劃似乎看起來有些瘋狂。
著名咨詢公司科爾尼總裁孫健表示,自己對于吉利、長城汽車以及奇瑞等眾多國資背景的廠家爭相強調出口戰略并不看好。他認為,對于根基未穩的民族品牌汽車而言,在國內市場打下足夠的基礎更重要。海通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胡松也指出,無論是資金實力還是技術水平都處于發展階段的民族汽車企業,在走向世界汽車舞臺的過程中會遇到巨大的市場風險。
但這個目前看似“瘋狂”的計劃也許并非癡人說夢,“草根”陣營蓬勃的生命力正在逐步得到更多的認可與支持。
今年3月14日,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透露,商務部目前正在選擇全國100家左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有較強競爭能力和出口規模的汽車和汽車零配件生產企業作為國家級出口基地,并在金融、出口信貸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 而此前10天,奇瑞汽車已經和中國進出口銀行簽署了《出口信貸支持國際經營合作協議》,公司在未來3年內的機電產品、成套設備、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以及境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等“走出去”項目將得到50億元的有力支持。
商務部相關人士此后還透露,“吉利、奇瑞、哈飛、長安、吉奧、比亞迪等自主品牌企業都是重點扶持的對象,中國汽車要爭取用10年的時間,在世界汽車貿易中的占到10%的份額。”
這對于沾點雨露就瘋長的“草根”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
“海外市場是無疆無界的。我們不會受到合資問題的約束,只要產品能夠符合國外的法規和相關標準,就可以打入國際市場。”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楊健對吉利的出口前景充滿信心。據悉,從去年開始,吉利已經在技術戰略、產品戰略、人才儲備、資本儲備等各個方面開始著手準備,并且進行了系統的內部戰略調整,尤其是在產品研發方面的調整,目前正在做美國、中東等國家、地區的市場準入認證工作。
“草根”企業依然期待能有一個更為公平的政策環境。譬如在雖然出口退稅方面享有與合資企業同等待遇,但與其“兩免三減”所得稅優惠政策而言,內資企業高達33%的企業所得稅無疑為其參與競爭套上了沉重枷鎖。“草根”轎車出口之所以目前只能在跨國公司不屑一顧的低端市場填補空白,恐怕與此不無關聯。
雖然夢想距離現實還有一段距離,但對于給點陽光就燦爛的“草根”企業而言,目前依靠自身力量已經跨出國門,誰又敢斷言它的未來不會夢想成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