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中國石油業以市場化應對高價格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26日 17:33 中國經濟周刊 | ||||||||
作為去年國內油價三次上調的延續, 3月23日,國家發改委再次提高成品油基準價格。在此前一周我國航油價格已經搶先上浮10%,而4月1日,中國石化也趁勢上調了汽油、柴油、石腦油的出廠價。這或許意味著2005年國內油價新一輪上漲勢必灼痛我們脆弱的油神經。 ★文/李健康
不能斷定此次國際油價上漲主要針對中國,但中國經濟高速擴張卻是抬升國際油價的重要誘因。在過去的5年內,中國大規模工業化及汽車需求增長引起的石油需求井噴已經將國際油價拉起了30%以上。 中國自產原油從勘探開發到賣出原油,除去管輸、交接環節,成本不到20美金一桶。但問題的關鍵在于每年以18%以上遞增的石油缺口迫使中國在2004年進口原油超過1億噸,我們對國際原油市場的依賴度已經超過40%。由于中國實行外匯管制以及對于國際期貨市場的陌生,注定了在那個市場中國沒有話語權。 現實是:只要來自亞洲國家(例如中國或者印度)的有關買貨單位一出單或建倉,油價立刻抬升。2004年中國進口原油超過1億噸,這個數量足以讓國際原油價格爆升20%。剔除去年10月一度出現的每桶55.67美元的天價,2004年紐約商品交易所WTI期貨平均價格為每桶41.47美元,這意味著中國進口原油的成本價格在40美金以上。在這一輪油價風暴中,國際石油炒家們坐享每桶9-14美金的利潤空間。 壟斷讓整個經濟付出成本 國內三大石油集團在油價高企的盛宴中也分了一杯羹——難得的景氣局面有目共睹。事實上就原油勘探、開采的資本實力與技術能力而言,國內無人能望三大集團之項背,而原油進出口業務的貿易權,成品油的調配和批發,以及全國七萬多座加油站牢牢地控制在中石油和中石化手中。三大寡頭超額利潤的背后是國家政策給予強大的財政支持以及合法壟斷權利。但又有誰計算過,中國整體經濟為此承受了多大的重負? 民營企業從煉油廠到加油站的價值鏈上,每噸油品的分攤成本不過27-50元,而三大集團的成本則高達每噸180元上下—不要忘記中國石油145萬、中國石化70萬為數眾多的生產性人員和為數更多的非生產性人員都在這個鏈條上生存著。 此外國家企業壟斷油源對下游精細化工產業的發展同樣造成傷害。一方面鎖死油源,另一方面片面增加汽油的生產比重,造成以苯為代表的石油衍生物供給不足,推動苯價格上漲,間接造成了涂料、染料、鞋、醫藥、農藥等化工企業成本惡性增長。 事實上油價高企所造成的沖擊波正沿著產業鏈向國民經濟的其它部門不斷擴張。2004年三大集團利潤全線飄紅的背后,是整個社會在為壟斷體制下的低效率和政策制定者致命的自負付出成本。 急需市場化 石油作為國家戰略物資的身份,決定了國家石油企業可以坐享這塊利益,但現實卻是在國內石油缺口迅速膨脹的背景下,任何一個企業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不可能完成國家的能源戰略責任,政府應在建立獨立的石油戰略儲備上痛下決心。石油政策的出臺往往由石油、石化集團本身策劃或來自其游說的力量;長期形成的利益分配鏈決定了誰也不會去輕易觸動既定的分配機制。這是為什么我們在這個行業呼喚多年打破壟斷至今仍未取得根本突破的原因。 與其用行政手段管制價格,不如把屬于市場行為的交由市場決定,在原來高度封閉、割據的行業建立更為公平、公正和透明的市場規則。用市場來解決定價這個最棘手的問題。 倘若商務部能及時取消保護壟斷的38號文件,讓企業在國際國內市場上自由競爭,在保證國內石油壟斷集團的進口權不超過總量45%的基礎之上,將其他進口指標公平放在交易的平臺上自由競投,或者干脆取消所謂的指標,任由市場需求決定進口量;倘若發改委能逐步放棄現有的油品定價機制,讓市場自行厘定價格;倘若政府能建立獨立的石油戰略儲備系統用于保證國家安全和調節市場余缺,而讓企業成為自由的市場主體,哪怕每次只邁出市場化的一小步,也能給在石油鏈上生存的各利益主體帶來些許的安慰和希望,也能為建立一個法治的、公平的市場秩序帶來更加正面的信息。 (作者為珠海市中油塔鑫石化有限公司、鑫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總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