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扭虧服務迷失
1987年新西蘭郵政開始改革,由政府的獨立機構變為國有企業。改革之初,為了實現扭虧為盈,關閉了600個郵局,削減了大量的員工,加收了農村投遞費,連郵局的名稱也改了
,郵政局改為郵政商店,因此,普遍服務沒有保障,郵政在國民中的信譽受到嚴重影響。1995年,政府斷然進行調整。一是重新認識郵政普遍服務的重要性,并于1998年修改郵政法,指定新西蘭郵政為普遍服務和國際郵聯的惟一承擔者,代表政府參加國際郵政聯盟的活動;二是廢除加收的鄉村投遞費,并通過增加代辦點、設置鄉村私人投遞信箱、雇傭鄉村投遞簽約人等辦法解決鄉村用郵問題,現在新西蘭有13萬個鄉村私人投遞信箱,538個鄉村投遞合同簽約人;三是建立數據處理及信函制作中心,提高郵政技術水平和競爭能力。因此,盡管有31家私營競爭者,但新西蘭郵政仍有95%的市場份額并保持盈利,2003年盈利達到2710萬美元。
阿根廷私有化敗北
阿根廷是世界上郵政改革最激進的國家,被稱為完全實行私有化的三個國家之一。但實踐證明,以私有化為特征的郵政改革已成為改革徹底失敗的典型。1993年起,阿根廷在英國的幫助下制訂了郵政改革方案,對年虧損4000萬美元的郵政進行公開招標,招標的條件是:特許經營期限30年;每年交政府1.032億美元;20克以下信函、20個字以內電報及1000美元以內轉賬業務實行普遍服務;頭10年每年必須投資2500萬美元,后20年每年投資額不低于當年業務收入的1%;允許專營法律文件、電報及集郵產品。最后英國一家經營郵政業務的私有公司以承諾年業務收入達5116億美元于1997年9月中標。但經過幾年的運行,使國人大失所望,郵政市場混亂不堪,專營業務得不到法律保障,普遍服務無法全面實現,郵政員工從21000人減少到12500人,郵政經濟狀況沒有改善反而惡化,到2003年共虧損1.4億美元。因此,阿根廷政府于2003年11月廢除了原來阿根廷郵政私有化經營的合同。
然而,阿根廷政府并沒有認真接受教訓,在中止與上述英國公司合同后,又在6個月內再次開始私有化工作。直到梅內姆總統卸任后,在新總統基什內爾的支持下,阿根廷政府于2004年9月正式宣布,重新對阿根廷郵政實行國有化管理,而且專門通過一項議案,對郵政實施長期國有化管理,今后不再重提私有化。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