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財經:外資筑基 貿易大國面臨空心化危險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29日 15:41 《環球財經》雜志 | |||||||||
提前閱讀/外資筑基中國貿易大國 2004年中國外貿突破1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的貿易大國。這其中,外商投資企業所作出的貢獻最大。來自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去年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總值為6631.63億美元,同比增長40.42%,占全國外貿進出口比重57.43%。其中出口3386.06億美元,同比增長40.89%,占全國比重57.07%;進口3245.57億美元,同比增長39.95%,占全國比重57.81%。
另據中國商務部外資司的統計,去年國內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前100位的企業中,90家企業屬于IT類企業,且以從事加工貿易為主,其出口額總計為1008.53億美元,占前100位企業出口總額的94.17%,占同期全國外商投資企業出口總額的29.77%。 此外,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前100位外資出口企業中,外方股東大都來源地包括薩摩亞、英屬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等國際金融離岸中心。 梅新育/文 中國對外貿易的增長,很大程度上只不過是外資企業的增長。 2004年,中國成為世界貨物貿易第三大國。1978—2004年,中國進出口總額增長54.9倍,年均增長16.74%,遠遠超過同期GDP年均增長幅度。 中國對外貿易的增長有目共睹,問題在于這究竟是誰的增長? 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中國對外貿易增長的同時伴隨著外商投資企業規模及其地位的上升;中國對外貿易的增長,很大程度上只不過是外資企業的增長。 無需否認,外資群體崛起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最大的變化之一,對中國的就業、資本形成、財政收入、國際收支平衡等發揮了不可忽視的積極影響。由于中國引進的外資以波動性較低的直接投資為主且外資企業出口實績可觀,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頻繁爆發的金融危機中,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由于引進的外資中波動性高的組合投資(即證券投資)所占比重太高而蒙受重創,中國卻能夠獨善其身。 但不可忽視的是,在外資企業的大規模出口中,中國的真實收益并不算高,外方控制了收益最高的設計、研發、品牌等環節,留給中國人的不過是一點可憐的加工費。中國為此付出的代價則是喪失市場定價和產業升級的主動權,以及對外資企業無原則的“超國民待遇”,包括不惜為此承受外資轉移過來的環境污染,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淪為外資企業殘酷壓榨工人的幫兇。這也意味著,短期內中國難以擺脫世界“代工廠”的角色。 對外資企業的過度依賴和優惠又進一步造成了扭曲市場的后果。由于外資企業享受著諸多內資企業所無法企及的優惠,在不平等競爭的壓力下,相當多的內資企業不是努力改進技術和管理,而是千方百計轉換身份,獲得“外資”的名分。 于是,我們看到,在中國利用外資統計賬上,那些盛產陽光和沙灘卻并無實際資本積累的加勒比海和南太平洋離岸金融中心居然成為中國名列前茅的外資來源地。實際上,這只不過表明他們充當了中國資本外逃然后回流的“中轉站”而已,在這個內資“外逃——回流”的不透明過程中,我們不僅付出了可觀的經濟成本,還給心懷叵測者提供了上下其手侵吞公有資產的機會。 阿根廷前總統梅內姆的一句話曾經在中國廣為引用——“資本沒有旗幟”,的確,我們可以而且應當利用國際資本達到自己的目的,但千萬不要忘記資本的收益有自己的主人。一個高度依賴外資企業的國家可以是一個賬面的“貿易大國”,但絕對不會是一個貿易強國。 美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確實曾經大量利用外資,但只是在通過收購等多種方式獲得了這些資產的所有權之后他們才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經濟強國;20世紀90年代阿根廷暫時的“繁榮”已經在接二連三的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中化為灰燼,梅內姆本人也在阿根廷社會上身敗名裂。 那么,我們應該走哪條道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