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周刊:萬事只欠東風 數字電視如何破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23日 11:44 《互聯網周刊》 | |||||||||
2005年3月21日至3月23日,廣電業盛會CCBN(“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在北京召開。此前的一兩個月,據說許多廠商停止大宗交易,靜觀廣電總局年度政策和發展戰略。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的主題報告更是關注的焦點,經過一年多的布局,有線數字電視是否已經找到商業模式和發展之路?橫向看,青島模式、佛山模式、杭州模式效果正在顯現;縱向看,從價格、內容平臺、運營平臺到市場主體,都在圍繞用戶數的突破做最大的努力。前無來者,后有追兵。時間表漸次清晰,電信運營商密謀在側,數字電視在IPTV、手機電
本刊記者|鄭重 2003年,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以下簡稱“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在全國有線數字電視試點會上說,到2005年底有線數字電視用戶要達到3000萬戶。然而截至目前,全國用戶數還不到一百萬,今年的3000萬戶目標已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而去年底IPTV來勢洶洶、大有取代之勢;移動電視增長迅猛、搶奪廣告市場;今年的直播星上天讓悲觀論者更找到一根替代有線的救命稻草,人們在質疑:有線數字電視還有沒有前途,3000萬戶的目標是推遲實現還是根本無法實現? 其實,廣電總局的3000萬戶目標更多的只是一個希望,因為總局手中“一沒帽子”—沒有地方廣電部門領導的任免權;“二沒票子”—不掌握地方廣電的資產。廣電總局扮演的是從上面要政策,在中間推動各地一把手抓數字電視,到底下組織起產業鏈各環節的角色。不可否認的是,在有線數字電視上,廣電總局的確做了很多努力,因為數字電視、尤其是有線數字電視之于廣電系統,無異于一場成王敗寇的革命。 然而這些努力大多淹沒在去年數字電視的“熱鬧話題”之中,地面數字電視的標準之爭、機卡分離之爭、商業模式之爭……喧囂之下,有線數字電視正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改變。從商業模式探索到產業環境改善,從廣電網絡整合到節目平臺分立,曾經制約有線數字電視的各個環節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突破。時至今日,已經有杭州、佛山、青島等市用戶數超過10萬戶,像杭州更是以每月近6萬戶的速度增長,有線數字電視的發展到了一個可用井噴類比的關鍵時刻。 突破死循環a 沒有精彩的內容就不能吸引用戶,沒有用戶就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就沒有投資,沒有投資更制作不出精彩的內容,這曾經是有線數字電視發展的死循環。整體平移,以擴大用戶規模為突破口,廣電總局在多次摸索之后終于做了決定 2003年,廣電總局選擇了49個地區作為試點,既有北京、上海等直轄市,也有江西、福建等省,亦包括南京等省會市,青島、大連等計劃單列市,還有蘇州等經濟發達的地級市,均免費配置機頂盒,將用戶終端從模擬向數字整體轉換。 然而各試點地的經濟水平、信息化程度和地方官重視程度都不盡相同,整體平移的商業模式也是五花八門,經過近兩年的探索,青島模式、佛山模式、杭州模式成為廣電總局高層在各種場合最多提到的三個。而這三個模式恰恰代表了有線數字電視的三條道路,特別是新近崛起的杭州模式更是代表了三網融合的趨勢,讓人震驚。 商業模式尋找之路 青島模式:中國特色 青島模式是廣電總局最先首肯的,并且獲得了溫家寶總理的稱贊:“方便群眾,做的很好”。青島模式的核心是政府和廠商先墊付機頂盒的巨大成本,用戶每個月只增加十元的有線電視費,分區分片整體轉換。電視節目從原來的28套增加到56套,還有17套數字廣播和視頻點播節目,尤其是增加了電子政務和城市信息化內容,這一點正是青島市政府愿意投巨資做有線數字電視的初衷。然而青島連在機頂盒里的CA加密都沒有,唯一的利潤來源就是每月的電視費。 由于青島缺少盈利模式,并不被產業鏈各方看好,但其顯著的政績效果,對各地主管官員卻是最有吸引力的。青島模式對市民和政府而言,最大的特點是能帶來大量的信息服務,除了陽光政務、還有16大類信息,所有的生活、文化、教育、娛樂等信息都可以通過電視終端來檢索。比如天氣預報、停水停電預告、出行指南、餐飲服務指南、醫院看病(包括專家門診時間、收費、電話)等等資訊都可以查到。數字電視變成了政府服務市民的一個窗口,也成為城市信息化的平臺。 廣電總局科技司司長王效杰說:“北廣傳媒向北京市宣武區政府講解數字電視整體平移,一開始他們介紹了很多數字電視的技術特點,但都沒說到點子上。講頻道多、清晰度、交互式,對方不會感興趣;但是講到電子政務、社會信息化,興趣就來了。” “我在很多場合反復在講,實際上數字電視的整體平移就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的決心下了,整體平移就能啟動,剩下的就是具體的技術層面和運營層面的問題了。” 對于中國多數城市而言,尤其是對于中西部經濟較落后的地區,青島模式最容易打動當地一把手推動整體平移。雖然青島模式在經濟效益上有所欠缺,但當前的首要問題是擴大用戶規模,基礎用戶規模擴大后再考慮發展中高端用戶,而青島模式似乎也一度成為廣電總局最為推崇的模式。 佛山模式:資本鋪路 佛山模式是在青島模式上加裝CA系統,可以收到付費電視節目。佛山模式最重要的優勢是借助了外來資本。佛山有線電視副總經理陳勇說,政府給了7億元、銀行貸了1億元,這只是數字電視的啟動資金,其他的錢找投資者解決。 佛山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南海的,南海找了一家香港公司投資買機頂盒,送給南海數字電視用戶,除去初裝收費,新增用戶的收費都要給投資方一半,增值業務也要和它分成,整個機頂盒回本以后它還要獲得20%的收入;南海的弊病在于和投資者捆綁時間太長。 佛山現在主要用另一種方式,先爭取兩方合作,一個出技術、一個出資金,采用類似銀行按揭的投資回報模式,具體說是每個機頂盒每月給8元錢回報,回報時間是6年,就是576元。6年之后再每月給資方3元,相當于利息補償,總的算下來是641元。要是增值業務開展得好,在4~5年之內還清,還款額就不到576元。同樣是去銀行貸款的話,還款額在680元以上。 整體平移最缺乏的就是資金,佛山模式像一個洼地,讓社會資金、技術、各式各樣的力量都流到這里來。佛山模式讓人清晰的看到了回報前景,對于經濟較發達或者商品意識較強的地區的政府更具有吸引力。 杭州模式: “令人震驚” 杭州模式最具有想象力,用張海濤的話說是“令人震驚”。杭州數字電視采用有線電視加IPTV的方式,免費送機頂盒,基本收視費14元不變,付費電視和視頻點播等增值服務由市場定價。 杭州模式同時建立廣播式的數字節目平臺和交互式的增值業務平臺,將廣播電視的公共服務和市場服務分開,公共服務為市場服務建立用戶基礎,市場服務為公關服務獲得盈利保障。而和杭州贈送的交互式機頂盒不同,佛山和青島配送的都還只是廣播式機頂盒,只能用于單向收看電視廣播節目,數字電視真正的商業潛力和巨大的雙向互動傳播勢能尚不能充分開發。 杭州模式的特殊之處在于杭州網通本來就是杭州廣電網改造的,杭州市數字電視網目前是有線電視傳輸網和寬帶網雙網合一,在系統、網絡、終端上已經全面實現了雙向交互傳輸功能,為發展交互式數字電視提供了物質技術基礎。運作有線數字電視的杭州數字電視有限公司由杭州廣電局有線電視網絡中心、西湖電子集團、杭州日報社、杭州網通信息港有限公司、杭州國芯科技公司共同出資1.5億元組建,廣電局絕對控股,從而在資本層面上將技術提供商、內容集成商、終端制造商等捏合在一起。 杭州數字電視公司市場總監姚立堅說,杭州市政府要把數字電視打造成城市信息化主平臺,3月底將首次試點社區信息化,足不出戶就可以查看信箱、訂餐、查詢物業管理費等,教育局希望網上教育內容搬到數字電視上,政府部門也要在數字電視上實現政務透明。 目前杭州有線數字電視用戶已達到12萬多戶,并以每天1800戶以上的速度遞增,這在全國是發展最快的,而杭州市自承諾2004年整體平移以來兩年內,維持現有的每月14元收視費不變,這是全國實施整體平移基本收視費最低的。姚立堅說,現在收費有四個來源:基本收視費、付費電視費、互動點播費和信息發布費,主要收入來自互動點播,預計三到五年可以收回投資。 姚立堅透露,杭州正在向周邊城市擴張,目前已經敲定和附近一個城市的合資合作,幫助他們完成廣播網的雙向改造,移植杭州模式,亦打造其“華數”品牌。 雖然杭州網通的特殊背景造成杭州模式的獨樹一幟,對其它地區似乎不具備可復制性,然而杭州模式的成功代表著一個方向。目前電信力推的IPTV面臨牌照窘境,一旦IPTV和廣電并網進入家庭,數字電視的資金問題、和模擬電視內容差異化、利潤增長點等問題都將迎刃而解。杭州模式將是少數信息化發達地區的選擇。 三種模式已涵蓋國內各地區的需要,甚至可以下結論說有線數字電視的商業模式已經基本找到,剩下的只是各方實踐。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數字電視不斷傳出政策利好的消息,這些政策也正在顯現效果,收費統一、增加貸款、減少稅負,有線數字電視政策環境日益改善。 去年年底,國家發改委和廣電總局發文,允許各地以召開聽證會的方式上調有線數字電視的收視費。以前,各地網絡運營商大多以提高收視費的方式完成整體平移資金回收,但由于漲價沒有政策支持,都只能是運營商自己琢磨一個價格。在同一省份里,本來有線電視收視費就高低不一,漲價之后更是參差不齊。 在整體平移過程中,由于是政府的半強制行為,市民對于價格尤其敏感。比如南海原來收視費14元,漲3塊到17元;而順德本來就是17元就沒有漲價空間了;東莞早就是20塊,更是動彈不得。結果相鄰各地價格相互掐架,整體平移遇到阻礙。 現在,運營商有了尚方寶劍,今年廣東、湖南等省成功舉行了價格聽證會,在全省范圍內統一收視費調價,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可以暫緩整體平移,等發達地區平移完再做,化解了不同地區同時起步的壓力。今年3月,又將有一批省份召開聽證會,收費環節的障礙正在消除。 去年年底,廣電總局與國家開發銀行簽署“開發性金融合作框架協議”, 國家開發銀行不僅提供長期貸款支持各地有線數字電視整體平移,還將為各地有線電視網絡運營主體轉制提供咨詢服務。 今年3月,青島有線和國家開發銀行簽署了長期貸款協議,貸款總額為3億元人民幣。這是自簽訂框架協議以來的第一個貸款項目。這筆貸款到位后,短期內青島有線不需要再融資,解決了青島有線在數字電視硬件設備采購以及網絡改造方面的資金問題。 國家開發銀行評審二局透露,現在面對廣電行業承諾貸款額有50億元,以后每年向廣電行業貸款不低于100億元。這是考慮到廣電發展的非常周期,所以開發銀行用大量的資金來支持廣電數字化。開發銀行的貸款將以收費權做抵押,不需要企業去尋找擔保。 有人曾算過一筆賬:假如雙向網改造以1000元每戶計算,一般從幾萬戶到百萬戶左右的縣、市有線電視網就需資金幾千萬元至十億元左右不等。如果參照國際慣例,數字化設備的資金投入為雙向網改造的2倍左右,而節目制作費用一般為數字化硬件設備投資的4倍。這樣從全國來看,總投資估計要上千億元。 去年底,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免征青島市有線數字電視收入營業稅的通知》。明確規定:自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對青島有線電視網絡中心按規定標準收取的有線數字電視收視費免征營業稅。 這對其它在推進整體平移的城市是一個鼓舞。佛山網絡公司總經理張洪洲說:“如果給我們退5%的營業稅,幫助還是相當大的。”北京歌華去年的營業稅是2000多萬,歌華有線副總經理何公明表示正在爭取退稅政策。 王效杰說:“整個2004年,總局已經竭盡全力在上層進行疏通,從國務院到稅務總局、發改委、文化部等等單位,原則性的政策或文件都出來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今年就看各地自己動起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