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財經觀察:卡塔爾天然氣成能源圈地新熱點(2)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4日 16:07 《全球財經觀察》 | |||||||||
能源巨頭“圈地”天然氣 美孚公司的股票自2月18日紐約股市收盤之后,以全球市值3830億美元超過通用電氣,成為全世界資產總值第一大公司。根據美國湯姆森金融證券數據公司(TFSD)的統計,截至今
能源集團的“探明油氣儲量”無疑是影響股價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去年,殼牌被迫連續3次調低所披露的油氣儲量,市值明顯出現滑落。而在2月27日,這兩家公司與卡塔爾天然氣協議簽訂的消息一經公開,紐約證券交易市場上的公司相關聯股票迅速顯著走強。美孚從今年2月初57美元左右的收盤價上漲到近兩日的63美元左右,上漲幅度為11%;殼牌則從2月初的58美元左右收盤價一路上揚到日前65美元左右的價位,上漲幅度高達12%。 可以認為,美孚與殼牌的兩大股東——皇家荷蘭石油公司和殼牌運輸和交易公司通過最大程度地占有天然氣資源的方式,為公司繼續保持市值優勢而建立穩固支點。 另外,下游的巨大利益驅動也促使這兩家能源巨擘向外“圈地”。 慧聰商務網行業分析師易云宇對《全球財經觀察》表示,目前天然氣價格雖然處在歷史高位,但相比于石油的更高價位,“下游用戶則更傾向于選擇液化氣作為替代品。” 2004年,殼牌集團液態天然氣的銷量為1100萬噸,居世界首位。殼牌石油公司總裁范德維爾(Jeroen van der Veer)說,“進入卡塔爾的液態天然氣市場對公司的長期業務十分關鍵。新工廠將緩解北美和歐洲不斷增長的液化天然氣需求。”據他們的預計,2006年美國國內燃料供應將出現缺口。 美孚CEO雷蒙(Lee Raymond)近日表示,美國的天然氣的供給能力根本無法滿足內需。未來幾十年,美國的大部分石油天然氣供給將不得不依賴于中東地區,“我們并沒有實現能源自給自足的基礎——我們根本無法避免要大量依賴中東的石油和天然氣。” 能源巨頭在天然氣領域的“圈地”計劃稱得上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像美孚這樣的全球能源巨頭,在中東列國尚未完全放開政策之際,就已對當地天然氣資源、市場、技術等了如指掌,一旦出現任何合適的投資機會,即能如囊中取物般拿下。 卡塔爾的中國機會 相比殼牌、美孚等能源巨無霸的大手筆,中國的能源公司目前還沒有實力進入卡塔爾天然氣市場。 韓文科在接受《全球財經觀察》采訪時指出:“雖然中石油、中石化(行情 論壇)等集團在我們國人眼里競爭力很強,但與世界能源巨擘相比還相去甚遠。要投資天然氣項目,一次性投入至少上百億。即使國內能源巨頭通過融資募集到同等金額規模,但在技術、人力資源、地緣政治等各方面仍處于劣勢。”中國必須客觀地面對國際競爭,目前比較合理的做法是,與海灣六國維持友好關系,選擇一些力所能及的項目。 天然氣市場的發展依賴輸配系統的形成和健全。天然氣運輸主要通過以下兩種主流方式:管道運輸與液態輸送。液態天然氣是今后全球資源發展的重要方向,但由于天然氣的液化、運輸和再氣化的成本較高,所以相對于管道運輸而言,以液態輸送的天然氣數量增長非常少。 另外,中國天然氣市場的上下游之間必須形成一個利益均占的機制。如果上游不考慮下游的利益,下游就不能形成健全的市場,那么管道就形同虛設,投入的資本必然付之東流;反之,如果下游不考慮上游的利益,氣源的供應也會因投資者無利可圖而萎縮,同樣也會影響下游的利益。卡塔爾石化的朱韶華告訴《全球財經觀察》:“中國若要培育成熟市場,可以先與卡塔爾化工公司、菲利普等當地公司展開合作,同時與俄羅斯等天然氣資源豐富地區建立良好互動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