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1日,當全球紡織品配額取消時,中國的紡織服裝行業經歷了一場出口稅之變。出口稅政策讓更多的中小企業意識到,不得不跳出“價格”重新考慮企業的出路……
0.2元出口稅淘干利潤源 中小紡織品企業被迫另尋出路
文/環球供應鏈記者 趙皎云
讓曹彬沒有想到的是,2005年1月1日,當全球紡織品配額取消時,中國的紡織服裝行業非但沒有看到機遇,反而遭遇了寒流。
因為在當天,中國政府決定,自當日起,對外衣、裙子、非針織襯衫、針織襯衫、睡衣和內衣這6大類33個敏感類別148項紡織產品采取從量計征方式加征出口關稅的過渡性臨時措施,即以件(套、條)為計量單位的商品,價格相對較高的,稅率定為0.3元/件(套、條),價格相對較低的,稅率定為0.2元/件(套、條);以重量為計量單位的商品,稅率定為0.5元/千克,平均稅負水平為1.3%,為期3年。
“因為量大,0.2元在紡織品里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利潤了”,有著4年紡織品經營經驗的曹彬認為,出口稅的出臺對絕大多數的紡織品生產企業,會有不小的影響。
蔓延全國
曹彬是深圳一個普通紡織品貿易商。往年元旦之后,他都要忙著到染廠、布廠、成衣加工廠去要貨。曹彬還記得,去年到江浙一帶的染廠,廠里幾乎所有的路上都放滿了布,有些地方只能從布上爬過去。那時跟廠里的人打電話,通常只有在下午3、4點鐘時才有人接,“他們恨不得一口氣把所有的話都講完”。
而現在,這些廠里甚至都可以開車進去。而曹彬也幾乎天天有時間在辦公室里喝茶,偶爾和幾個客戶打個電話,用他的話說,現在能做的,只能是和他們聯絡一下感情。周圍幾個作貿易的朋友也跟他一樣,“現在整個紡織品行業,從最源頭的布廠、染廠,比起往年,都淡了不少”,曹彬說這話時顯得很平靜。
在全國,像曹彬這樣的中小型紡織品貿易商很多,正是這些人支撐了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大部分江山。2003年,中國在全球紡織品及服裝市場上的占有率達到17%。據世界貿易組織預計,隨著2005年1月1日取消長達30年的全球紡織品配額制,到2007年年底時中國的市場占有率將超過50%。
這自然引起了世界對中國紡織品競爭力的擔心,一時“反傾銷”的案件層出不窮。為了緩解國際上的壓力,中國政府從2003年初起,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抬高中國紡織服裝產品的成本。
2003年1月1日,國家取消了對所有紡織服裝產品的貼息。同年10月13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改革現行出口退稅機制的決議,其中規定,將多數紡織品的退稅率由原17%的降為13%,原13%的下降到11%,直到最新的出口稅政策出臺。
事實上,不光是在南方,出口稅給北方的紡織服裝生產企業也帶來了危機。
“一年要增加10多萬的費用,國外客戶不可能認可,給你補償,只有生產企業自己承擔。”說起出口稅,河北滄州新欣服裝有限公司的魯福珍語氣很無奈。
雖然是這樣,新欣現在還是在出貨,魯福珍說,“我們也沒有辦法,要對客人負責,2004年的單子還是要發貨。”據了解,出口稅的交納,跟退稅并沒有聯系,每出一批貨就要交一次。新欣現在趕的就是2004年時的一個單子,銷往歐洲的一批5000多件滌卡工裝系列,交貨期是2005年1月底,這也是廠里2004年的最后一個單子。
對今后的經營,魯福珍表示廠里正在研究,很多新單子他們都不接了。同時,新欣正在考慮出口向內銷,由于國內市場對產品質量、樣式的時尚性上都有更高的要求,這樣的轉變也受到資金能力、技術水平等方面條件的制約,所以這條路子并不樂觀,但魯福珍表示“如果到時大家都轉了,我們也得想辦法轉”。
像新欣這樣的服裝生產企業,河北省有很多,在有些地方還出現了區域性的工業園。記者了解到,在保定市容城縣大河鎮,就有這樣一個服裝工業開發區,其中初具規模的企業就有十幾家。
金帝制衣有限公司在大河鎮,是一家有著十幾年出口歷史的老廠,主要是生產男式襯衫,銷往歐洲、美國、日本、韓國等。金帝的文經理認為,出口稅的出臺對生產企業很不利,海關征收每件0.2元的出口稅,很多生產企業在做計劃時都沒有考慮到這樣的問題。像金帝這樣規模的企業,一般一批貨的量都在2萬-3萬件,新增的出口稅費用不是個小數目。但年前的單子還是要按時交貨的,“我們現在特別忙,每天都要不多10多個小時”文經理說。他還表示,2005年的單子已經接了一些,雖然不清楚客戶那邊下一步的要求變化,但金帝也在按照自己的思路走,比如在面料的環保方面做一些改進。
金帝的想法還是積極的,河北奔發制衣有限公司的李娟表示,對于出口稅的影響,他們感覺并不是很明顯,因為他們的產品都是通過外貿公司出口。到了年底,廠里還有20萬件的任務量,每天都要開工10小時以上。說到未來的發展,李娟介紹,“我們生產的褲子主要是銷往美國和歐盟,也有中東的一些國家,同時,還做過一部分羽絨服出口美國”。盡管這樣,對2005年的訂單,奔發的表現和其他廠家沒有兩樣,“明年的單子只是接到3、4月份的,沒敢多接,不知道是什么情況”。
作為貿易商,曹彬的觀望是必要的,因為無論外部情況怎樣變化,他們都可以去選擇廠子,用他的話說,“利潤是有,區別只是多少的問題”。相比之下,多數生產企業就似乎沒有什么后路可退了。不過,作為一直以來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龍頭企業,卻有著不盡相同的態度。
龍頭企業的期待
國家出臺出口稅的政策,扼住了不少小企業的生命線,從競爭角度,對大型企業的利益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相當多的大型紡織服裝生產企業對這項稅收表示出擁護。
鄂爾多斯總部的秘書李平對這次出口稅的影響看得很淡,這樣的稅額對多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鄂爾多斯來說,不會產生什么變化。目前,鄂爾多斯正在努力做歐盟的一些標準,雖然認證的取得會給生產增加一些壓力,但同時也是有利于出口的。
“現在已經有很多國外的客戶來洽談業務了,相信格局變化不大”,李平表示,鄂爾多斯對出口市場很看好。
江蘇紅豆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戴玉娥也認為,這次的出口稅對公司沒有什么影響,同時,她還希望政府能夠出面,控制那些價格特別低廉、質量不高的產品。“我們作為大企業,不但要自立,還要起到帶頭作用,很多企業不可能想到那么多,缺少一個發展的眼光。”
紡織品一直都是紅豆的主要出口產品,開始是銷往日本、韓國等非配額地區,現在還在保持,同時還向有配額限制的歐盟和美國出口。據了解,紅豆集團2004年的出口都是通過外貿公司代理,沒有自己去做,雖然有自己的客戶。戴玉娥透露,原來有配額的時候,外貿公司一條褲子要賺到這條褲子成本1/3-1/2的價格,生產商拿到的利潤是很低的。
如今,配額取消了,紅豆反倒擔心起來,戴玉娥這樣分析,國內的小企業很多,如果一下子就哄出去,可能把價格壓得很低,并且出口量增長過快,美國和歐盟一直都有“市場擾亂”這樣的呼聲,這樣對所有的出口企業都會很不利。相比這樣的損失,出口稅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不少大企業都有類似的考慮,希望國家能有一個強硬的政策出臺,抑止這些企業的增長。處在一個沒有規范的市場競爭中,紅豆對2005的訂單表現得很謹慎,現在只是接到3月份的,“到時候如果美國的程序進入了,我的料都投了,損失就大了。”
不少大型的出口企業都看到,出口稅的實施已經表明政府開始對整個紡織行業進行整頓,他們更看重的是,通過行業競爭的規范,可以為他們的發展提供更多的空間,讓他們可以放手去做。
解讀“出口稅”
“要正確看待這個政策的出發點”,對于人們對出口稅政策的種種猜測,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的曹新宇副會長說。
紡織品一直是我國一項具有競爭優勢的出口產品,據曹新宇介紹,2004年的紡織品貿易順差達到600多億元。國家希望通過調控使這個產業能健康的發展,從出口退稅的調整,到宏觀調控對紡織品產業投資的調整,以及這次出口稅政策的推出,從這些措施都反映了國家對紡織品出口改變以往單純打“價格戰”的競爭,繼續加大對整個行業的發展由數量擴張型到品牌效益型的方式,體現的是這樣一個指導思想。中國把出口稅政策的著眼點放在紡織行業的調整上,“出口稅對國內紡織品產業的發展是一個引導,出口稅是一個延續政策的組成部分。”
面臨著2005年的配額取消,國際上有這樣一種潮流,認為中國的紡織品會對國外的紡織品造成嚴重的沖擊,會影響到紡織品主要的生產國,也會影響到紡織品進口國。
曹新宇分析,這些紡織品進口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之所以造成沖擊也是在這些市場上。他們認為,中國紡織品出口數量急劇增長威脅到它本國的產業,同時,由于中國紡織品出口數量的急劇增長,會把世界其他出口國的份額占去,就擠了那些發展中國家的市場份額,這樣看來,紡織品的配額取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在過去的10年的調整期中,進口國并沒有對自己的產業進行調整,也沒有按照當時協議提倡的“推動紡織品貿易的自由化”精神,把最敏感、最主要的產品都放在了最后,同時對其他國家進口的紡織品施行非常苛刻的態度,美國和歐盟甚至對什么樣的面料進口到他那里能夠享受什么樣的待遇都做了嚴格的規定,“這其實就影響了這些發展中國家的產業發展,產生了一種依賴性”,曹新宇說。
實際上,作為美國、歐盟,他們的半成品并不能保證他們的消費需求,必須用其他國家的,這些發展中國家為了保證其競爭力也要在第三國采購便宜的原料進行生產,并且前提是保證客人的質量要求。美國如今每年要進口700多億的服裝,他們做不到完全靠自己生產。美國不是放開對發展中國家產生障礙的措施,而是一味的指責中國的出口沖擊,這是在國際上比較普遍的情況。
同時,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對中國紡織品的過快增長表現了擔心,這種情況下,中國主動做出了表態,對紡織品出口進行控制。“至于說那些國家怎么看,那是另一回事,但首先我們的姿態是明確的”。曹新宇指出,出口稅已經得到了大多數中國企業的認同,他們也希望通過這種措施,減少國外對中國紡織品出口的刁難。
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1月9日,土耳其決定對43種中國紡織品實施緊急進口配額制度。新的緊急配額意味著中國出口到土耳其的紡織品只能在2004年的基礎上增加7.5%,羊毛制品的進口最多只能增加6%。曹新宇認為,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映,對中國紡織品出口造成嚴重的影響,限制被異化,拿不到實際的好處。
目前,出口稅政策出臺時間短,企業真正做轉變還不太可能,但一些企業早就開始根據自己的市場實踐,規劃不同的發展方向。“一個企業的成長必然遇到國際化的問題,不僅僅是參與國際貿易、全球的投資、兼并等方面”,曹新宇強調,尋求出路是中國紡織企業發展所必須考慮的問題。
新的出路
出口稅政策讓更多的企業意識到,不得不跳出“價格”重新考慮企業的出路。事實上,不少企業已經有所準備。
從產品本身考慮,高附加值相對科技含量比較高,比如在染色工藝上,做到顏色鮮艷、牢度高,在織造材料上,采用像蛋白絲等技術含量比較高的原料,還可以加入金屬絲,已達到防靜電、防輻射的功能,當然,這種材料也會比較貴,而且制造難度比較大,對于江浙眾多的家庭式的作坊,很難做到。
對于這些企業,曹新宇認為,他們完全可以考慮國內市場。有統計數字表明,2004年,由于中國政府重視“三農”問題,農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改善生活的其中一個方面就是改善衣著。統計顯示,在這方面的花銷將同比增長65%,也就是說,國內有一個巨大的市場,僅僅盯著國際市場是沒有必要的。
同時,出路不光是提高自身質量,還可以多元化、走出去或在其他方面尋找新的商機。紅豆、杉杉、雅戈爾等一些大企業,也開始向多元化的經營方向轉變。
紅豆集團是以紡織服裝起家的大型企業,早在1995年,集團就開始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了。現在除了主打的服裝大類,還有機械類,包括摩托車、電動自行車及配套元件,此外還有房地產。
戴玉娥介紹,紅豆集團的機械最早是出口越南、泰國,現在由東南亞轉到南非、中東,并逐步像歐洲和南美擴張,目前分別在英國和墨西哥都取得了相關的認證。從2003年1月1日開始,《摩托車生產準入管理辦法》抬高了中國摩托車行業的門檻,對開發能力、生產能力、資金能力、管理能力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這樣才能使整個國家的產品提升檔次,不受國外“反傾銷”、“特保”的制約。
除此之外,現在中國在國外投資紡織服裝的企業已經有200多家,投資額超過5億美元。“國際化的經營、海外投資、多元化的經營、國際市場轉向國內市場的開拓,都是出路,紡織品生產企業不必非在一顆樹上吊死”,曹新宇說。
眼下,國外對出口稅的反應,只是有一個初步的評價,美國和歐盟也表明這個政策不足以起到中國產品在配額取消后急劇增長的情況,他們也表示出這樣的擔心。曹新宇認為,配額取消后的實際情況只能等1月的出口結果進一步驗證,到時會不會再出臺其他政策,也要根據國外的態度。美國暫時不對中國產品設限并不意味著下一步的市場是風平浪靜的,進口商和生產商之間,還會圍繞這個問題,有一個激烈的斗爭。
國際紡織品貿易的自由化并非伴隨著配額的取消到來,中國的企業只有做好國內的紡織品行業的結構調整,才能更有力的面對世界市場。(編輯:閆秀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