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醫療衛生的無奈:怕看病甚于怕得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9日 09:31 中國經濟時報 | |||||||||
——農村醫療衛生:一本難念的經 本報記者 祝慧 “小病醫不起,大病醫不活。”這在我國農村曾是一個見怪不怪的現象,也是農民們對農村衛生所的形象描述。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農村醫療衛生問題,也為解決這些問題費了不少心思,那么,農村醫療情況到底有沒有改善? 得病就等于貧窮? 在農村有多少貧困戶是因病致貧或因病返貧的?患病農民中有多少是應就診而未就診的?有多少是應住院而未住院的?對于這些問題,也許沒有人能夠給出精確的統計。 2004年年底,衛生部副部長朱慶生曾在衛生部中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在農村約有40%—60%的人看不起病。在中西部地區,因為看不起病、住不起醫院,因病在家里死亡的人數估計在60%—80%。 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么多農民不愿意去看病? “如果你得了頭疼腦熱、感冒之類的小病,你會怎么辦?” “扛過去唄,實在嚴重就去衛生所買點藥。” “如果吃藥好不了呢?而且萬一拖成大病了呢?” “那就只能自認倒霉了。” 這是記者在湖北省一個村莊采訪時,與村民們的一段對話,從中或許可以看出農村人對待疾病的態度:逃避。 萬一得了重病該怎么辦?對于這個問題,村民們平日里都不愿去想也不敢想。“不得病的時候日子還過得湊合,就沒想過萬一得了大病怎么辦。一進醫院動不動就上千、上萬,誰家負擔得起啊。沒錢簡直連病都生不起啊。”一位村民這樣跟記者說。在他們看來,要想日子過得好點,就得祈求老天保佑全家健健康康的。 在農村,一些“要命”的病,往往會花掉家里所有經年的積蓄,甚至是新添上難以還清的欠款。對他們來說,看病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甚于疾病本身。 “沒聽說過農村‘致富十年功,大病一日窮’?在農村,即使是有錢人也經不住這么折騰,更何況我們普通的人家。即使是很普通的病,對我們來說都夠嗆。如果看病過程順利還好點,要是出點什么差錯,更是受不了。”一位有著切身經歷的村民深有感觸的說。去年他兒子因為闌尾炎到縣醫院住院,開始被誤診為尿道結石,結果治完回家后,肚子仍然疼而且腹瀉,再去復查卻發現是闌尾炎,這樣來回折騰一共花去了他6000多塊。“我們家一年的收入都未必有這么多啊。”他說。 一個農民,在沒有任何保障的情況下,他所需要獨自承擔的醫療風險究竟有多沉重?我們來算一筆賬,按人均3畝多地種植普通農作物計算,在去年這種“天地人和”的大好形勢下土地年收入大約2000元。如果沒有其他副業收入,一年中他的衣食住行所有生活開銷都出自這里。而一個最普通不過的闌尾炎手術的花銷在大醫院是一到兩千元。這樣一比較,我們會發現,醫療費用和農民收入相比是多么的昂貴。在這樣的情況下,在貧窮和生命之間,他們只能選擇天平的一端。 村衛生所像商店? “病了,會去什么地方看病?”記者對村民們做隨機調查發現,幾乎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去村衛生所。 那村衛生所能承受得起如此的“厚愛”嗎?記者來到村里惟一的衛生所,進門就看到屋子里坐滿了看病的人。衛生所相當簡陋,僅有兩張長凳,一張桌子,里屋一張有些臟亂的床。一些該有的醫療設備記者壓根就沒看到,僅有些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和幾把鑷子、剪子。其間,記者還親眼目睹了這個醫生為村民打針的過程:用鑷子從一個玻璃瓶中夾出酒精棉球,朝一個方向重復按三次,然后將鑷子插回到裝著酒精棉球的玻璃瓶里。而據記者了解,現在所有醫院用的棉球都是插簽的。 說話間,一中年男子進來嚷道:“大夫,給我拿兩盒感冒清。”只見醫生抬手在木柜里拿出兩盒,收了錢便萬事大吉,連問都不問一聲。這跟去商店買東西似乎沒什么差別,而醫生此時更像個商店老板。 隨后,記者和村里一些村民閑聊,他們告訴記者,由于衛生所是私人開辦的,基本上以盈利為目的。平常進衛生所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點滴,一個小小的感冒就要花掉100多塊。而且里面的藥也是貴得出奇,如口服青霉素,城市只賣8.5元一盒,這里卻賣12.5元;另外,缺少物美價廉的普通藥,價格高昂的新特藥過多,沒有3分錢一粒的去痛片,只有8角多錢一粒的芬必得。所以,平日里一些小病大家也都是靠拖時間讓它自己好,搞不好小病就拖成了大病。 村里為什么不多開幾個衛生所呢?有了競爭,也許衛生所的價格會有所降低。該村村支部書記劉立賢告訴記者,由于村里條件太差,資金有限,很少有醫生愿意過來。至于衛生所的情況,他坦承,目前村里僅有的這個衛生所是私人開辦的,自負盈虧,跟村里其實沒什么聯系,村里根本沒法管,也管不了什么。“我們什么都不懂,能管什么呀。” 在這里,醫生看錯病是常有的事情。村衛生所的醫生是“多面手”,光靠肉眼、把脈治病。看病、處置、護理一人兼任。在這樣的情況下,要處理各種各樣的疾病顯然是遠遠不夠的,而村民想要得到有效的治療也是件很難的事情。 關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這樣的村莊,這樣的農民,很具有普遍性。他們的健康,他們的生命,除了無力的農民自己,誰來關心?好在,“利為民所謀”的責任,使政府從來不曾放棄對他們的關注,新型的合作醫療制度作為嘗試,正在進行中…… 在采訪中,當記者問起村民有沒聽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村民們紛紛搖頭。而據記者了解,早在2003年湖北省就建立了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 當記者向他們解釋什么是農村合作醫療以及具體的操作辦法后,村民們都以不相信的眼神看著記者,對他們來說,有人幫他們出一部分醫療費用簡直是天方夜譚。當然,中國農民是很淳樸的,盡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還沒有實施到這里,但是他們相信國家終究會為農民做些什么。在采訪最后他們向記者表示,他們期待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早日到來。 期待是沉重的,但有期待總好過沒有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