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行業專題--教育培訓業 > 正文
 

當前存在的教育問題應當從教育公平破題來解決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3日 15:31 紅網

  一向關注教育的《中國青年報》,2月28日又推出了引人深思的新聞:該報社會調查中心和新浪教育頻道聯合實施了一項題為“教育資金最該投到哪兒”的調查顯示,75.3%公眾認為國家財政應增加教育投入,民意關注的三大教育問題依次是應試教育嚴重、教育公平問題和教育費用居高不下。而被教育部部長列為“最大困難”的教育投入不足問題,公眾只把它排在了第五位。

  公眾對許多問題的反映,有時也許不完全科學準確,但,我認為在這個有關“教育資金最該投到哪兒”的調查中,公眾的反映相當客觀準確,甚至可以說具有極高“精密性”。它與有關權威調查結論高度吻合。以2002年為例:全年全社會各項教育投資為5800多億元,而占總人口60%以上的農村卻只獲得其中的23%(引自中國社科院“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結構課題組”《當代中國社會流動》)。另,上個世紀90年代在中央整個教育經費使用上,高等教育投入始終高達90%左右,而包括高中在內的中小學得到的比例始終未超過1%,在2001年以后的4年間,這部分資金仍然不足300億元,占中央教育財政總經費的比例仍然微乎其微。(詳見《2004年中國教育不平等狀況藍皮書》)

  公眾關注的幾種教育問題,都很重要,均該努力加以解決。如何一一解決好這些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先從“教育公平”破題。就以中小學教育不公發生發展演變情況為例,從教育公平破題,就等于抓住了抑制應試教育、破解教育高收費和亂收費的牛鼻子。了解普通教育的人都知道,近十幾年來的許多重點中小學校發展史,就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公的見證史。為在自己行政區內“培育”少數升學率高的重點中小學校,各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向這少數學校實施資金傾斜的同時,還采取動用行政手段等方式為他們從轄區其他學校選調優秀教師,縱容他們進行高收費。眾多家長追捧“縣一中模式”現象(《中國青年報》2月18日),也是這種教育不公的典型結果之一。如不信,可以任意抽查任何一所重點學校特別是重點中學,看看其學校的教師是不是挖了其他學校的墻腳,所用教育資金是不是大大高于當地同等學校的平均數,就能說明問題。

  不僅如此,由政府培育的所謂重點中小學,在生源和教育信息等方面,也占有其他學校所難以攀比的優勢,如高分學生由重點學校先錄、教研項目優先考慮重點中學等。普通教育投入上的馬太效應,加固了畸形的重點學校模式,常常讓少數重點學校“吃得太多而消化不良”,許多普通學校“吃不飽”而精神不振——眾多普通中小學校因自知無力與“重點”相競爭,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上嚴重缺乏積極性,甚至無可奈何地“甘居”平庸,這無疑是另一種形式的巨大的教育資源浪費。

  教育不公平,是公眾最不能接受的現象,也是阻礙社會健全發展、建設和諧社會的障礙之一。實現教育公平,是政府的責任。教育部長周濟日前表示,教育公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要把怎么樣處理好教育的快速發展和教育公平之間的統籌和協調,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來抓。(2月21日《京華時報》) 既然如此,就應該盡快入手解決眾所周知的教育不公平問題,首先要迅速扼制住教育不公的發展勢頭,出臺能充分調動所有教育工作者積極性、真正全面促進教育發展的政策,實施能夠開創教育公平局面的得力措施。

  破解“教育不公平”,要敢于和善于先從解決“有形的問題”入手,如,下決心在師資分配上按照公平原則實施適當的調整,政策鼓勵或行政安排公辦重點學校和城市學校的優秀教師,到非重點學校、到農村去任教;在教育資金的使用分配上,應切實做到校校平等、城鄉平等,同時,還要盡可能從資金、信息、生源等方面,給條件較差的農村學校以必要的重點扶持,抓好薄弱中小學校的改造、提高工作,縮短消滅重點與非重點學校之間、城鄉教育之間的不平等的硬件差距;取消政府認可重點學校的制度,盡可能為所有同類學校創造公平的競爭條件,激發所有學校和和教育工作者的潛力,使各種教育資源都人盡其能、物盡其用。

  實現教育公平,能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造福人民群眾,并不需增加政府財力投入的負擔,需要的只是政府的公正之心、公平之策。我們期待著政府在教育公平問題上,揮動她那強有力的“有形之手”!

  (稿源:紅網)

  (作者:龔明義)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教育公平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雙響炮
詮釋愛情經典漫畫
東方美女
迷人風情性感姿態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