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條引發民營期待 石油上游市場開放風險與商機共存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8日 05:08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葉桐發自北京 石油成為國家明令對非公經濟放開的壟斷行業“可能下一步會廢止38號文,這對于民營油企來說真是盼望已久的了。” “非公經濟36條”(下稱“36條”)的出臺給民營企業主們帶來很多的期待,而這些期
“這句話明顯不是針對前四個行業,我想應該是針對石油行業的,這說明下一步石油的上游市場會有較大的開放力度。”王德崗樂觀地估計,“民營企業進入石油上游最大的問題是資金,而‘36條’中提到了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 相對于石油產業鏈的下游市場,處于上游的石油勘探開采壟斷程度更高,對民間資本的限制更嚴。目前只有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少數國有公司享有石油勘探開采特權,大部分民營油企被卻之門外。 “36條”放開了民營資本進入石油上游市場的禁錮,但是風險與商機共存。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專家楊青認為,石油上游市場進入的門檻較高,這個門檻包括資金和技術兩方面。石油勘探開采動輒投資上千萬元,而且技術要求較高,投資風險很大。國外許多大型跨國石油公司都不敢輕易為之,民營企業更需慎重進入。 “36條”的第一條中還提到,“國家有關部門與地方人民政府要盡快完成清理和修訂限制非公有制經濟市場準入的法規、規章和政策性規定工作。”王德崗聯想到民營油企一直呼吁要廢止的38號文件。 38號文指的是國務院1999年以國辦發[1999]38號發布的《關于清理整頓小煉油廠和規范原油成品油流通秩序的意見》。從那時起,民營油企開始陷入長達6年之久的油源限制中。 “可能下一步實施過程中會廢止38號文,這對于民營油企來說真是盼望已久的了。”王德崗說。 黑龍江省地方石油協會會長、哈爾濱市龍慶石油化工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友山的心情在高興之外別有一種復雜。作為民營油企中出了名的“戰將”,從1998年開始,他就聯合眾多民營油企,多次到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上訪,要求改變對民營油企的不公正待遇。 六七年的奔波中,趙友山感慨于石油壟斷堅冰難破,同時也感受到國家對于非公經濟的重視和關懷。對于此番公布的“36條”,趙友山評價甚高:“過去國家出臺的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的文件也不少,但是這次不一樣,這是建國以來首部以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主題的中央政府文件。” 趙友山注意到“36條”中的最后一條:“抓緊制訂和完善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及配套辦法”。他認為,這么好的政策,關鍵就看落實了,只有落實到位,才能真正給民營油企帶來福音。 山西華俄甲醇燃料調配中心總經理李裕民坦言自己也有這樣的想法。“國家很多對民營企業的政策都是好的,但有時候具體落實的時候會有很大阻力。” 王德崗告訴記者,現在原則性的政策已定,下一步是具體實施。石油產業鏈龐大而復雜,石油體制改革千頭萬緒,從政策到實施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完成,民營企業最好抓住這個時間差,充分壯大自己,以應付市場放開之后更加激烈的競爭。 “36條”不止是對民營油企的發展打開桎梏,對于中國整個石油產業的發展也將起很大的促動作用。楊青認為,一提放開石油壟斷,好像就會對中石油、中石化等國有大集團帶來不利的影響。事實上恰恰相反。“如果一個市場只有兩個主體,就很難形成市場機制,對企業的長期發展很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