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程度不高的孟買午餐速遞從業者和編碼機制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3日 08:26 人民網-人民日報 | ||||||||
(大千絮語) 任彥/文 孟買,這個擁有1600萬人口的印度最大城市,無論你處在它的哪個角落,都不必擔心吃不到熱氣騰騰的午餐。被當地人稱為“達巴瓦拉”的午餐運送者,一定會根據你的工作地
午餐運送與孟買的發展是同步的。早在19世紀末,由于人口激增,舊的聚居區無法承載,一些人便遷移到了郊區。但在市中心一帶的眾多銀行、政府機構、造船廠等工作的大量上班族,普遍面臨一個生活難題,即印度午休時間一般較短,回家吃午餐很不方便,由于天氣熱的緣故,帶午餐上班也不是好主意。當時,一位經紀人就雇了個小伙子每天為他從家中送來午餐。很快,人們紛紛效仿,全城迅速涌現出大量的午餐運送者。孟買盒飯供應者聯合會也因此于1968年成立。 如今,孟買約有5000名午餐運送者。每天,他們從城郊把午餐從各家各戶收集起來,再遞送到顧客的辦公地點或工廠。拉克希姆便是孟買午餐運送者中的一位。20年前,她加入到丈夫運送午餐的工作隊伍里,45歲的她每天除了照顧家人、料理家務外,還要在早上到各家收集好午餐,確保及時送到市中心的辦公人員那里。25千克重的午餐盒壓在她柔弱的雙肩上,徒步行走老半天,回來時雙腳常腫得像饅頭。 該聯合會會長說:“送餐原本不是女人干的活。這項工作需要體力,舉起的重量一般在80—90千克,所以給她們的重量會輕些。”一位家庭主婦是拉克希姆十多年的老主顧,她說:“上午照顧孩子需要時間,同時還要按時準備好午餐,盡管我每天早早就起床,但總覺得時間緊張得不得了。有了午餐速遞,我從容多了。”丈夫也說,對這種方式已經很習慣了,每天中午休息時,午餐便像老朋友一樣如約而至,使人倍感親切。 每天,通過徒步、乘火車、騎自行車等方式,人們將上萬盒的午餐送達顧客的餐桌,遞送準確率達到99.99%。正是通過這種及時準確的服務,午餐速遞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年營業額達到1000萬美元。午餐運送者大多文化不高,但在火車站等公共場所進行轉交餐盒、分類等一系列運作時,卻高效快捷,有如訓練有素的奧運接力選手一般。 午餐運送是怎樣做到有條不紊的呢?秘密在于多個方面,但關鍵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編碼機制。舉例來說,一個住在Dadar的客戶,在N區的M中心3樓工作。那么編碼是9MX310D。數字9表示負責N區的運送者的編號,MX表示M中心,3自然表示三樓,10表示餐盒被卸下來的車站地址編號,最后的D,表示餐盒被運送的起始地點Dadar。因此,被編號的餐盒從顧客家中被拿走,到D(Dadar)車站啟運,在10號車站被卸下,由9號運送者送到N區,在M中心,他把餐盒放到顧客所在的3樓電梯外或辦公室外即可。顧客用餐后,再把飯盒放回原位,以便運送者取回。運送者不必見到顧客本人,但整個過程井然有序。 在商業服務突飛猛進的今天,孟買傳統的午餐運送業的成功不無啟迪意義。 《人民日報》 (2005年02月23日 第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