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川擅自提價看煤電價格割裂背后的經濟悖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1日 08:20 第一財經日報 | |||||||||
雖未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但四川省已宣布,從2月份開始提高該省內火電廠的上網電價,每千瓦時上調0.0235元(含稅),上漲幅度為7%。2月18日,廣東韶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韶能股份”,000601.SZ)也發布公告稱,經國家發改委同意、廣東省物價局批準,其控股子公司廣東省韶關九號發電機組合營有限公司(下稱“九號機組”)將上網電價從每千瓦時0.29398元(不含稅)調整為每千瓦時0.32911元(不含稅)。受電煤價格上漲的沖擊,去年全國約有85%的發電廠虧損,大多數地區的上網電價上調目前來看已是大勢所趨。
煤價上漲電價受困 近年來由于煤礦事故不斷,許多小煤窯、私窯紛紛關閉,電煤供給量不斷縮減,而經濟高速增長拉動煤電需求日益擴大。與此同時,電價統一定價的方式未被打破,而煤價“解凍”后隨市場而動,電廠的利潤空間不斷縮減,電廠的電煤成本甚至比電價還要高。以韶關地區發熱量5000大卡的電煤為例,從2003年的280元/噸,到2004年11月的330~340元/噸,再到2005年2月的380元/噸左右。兩年煤價上漲了近100元/噸,漲幅近36%,其間電價卻沒有明顯上浮。 國家發改委官員曾表態,任何政府部門、行業組織和企業不得以任何形式非法干預煤炭企業自主定價,也就是說,煤價不可能用行政手段來調控。“電價實行的是計劃經濟,而煤價卻又是放開的。”韶關市經貿局電力科科長曾彪認為,這種做法很矛盾。煤炭漲價帶動電價上漲本是市場經濟運行的規律,但是最后的審批權卻在發改委。在這個奇怪現象背后,實際上是中國煤、電行業市場化與非市場化的一場較量。對此,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電力行業研究員姚偉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是經濟體制的問題。” 調整水火電比例難化解壓力 據四川省物價局公交處副處長盧磊介紹,四川省水力發電比重占全省發電總量的60%,湖南目前的水力發電比重為55%,火電為45%。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的副秘書長汪殿生認為,水電廠和火電廠的規劃失調,導致了湖南和廣東對電煤資源的爭奪,煤價也隨之上漲,發電企業難以消化高昂的燃料成本必然要求上網電價上調。汪殿生指出,湖南省水電和火電的合理化配置方案應為:水電占三分之一,火電占三分之二。 但這仍然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縱然四川、湖南等省對水電的依賴性減弱,但新增的火電廠需要用電煤來發電,反倒增加了對電煤的需求。同時,新添置火力發電設備需要一定的資金,如果到了豐水期,設備免不了要閑置,無形中加大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同樣會推高電價。 電網是絕對壟斷實體 韶能股份持有九號機組50%的股權,九號機組此前的上網電價(不含稅)為每千瓦時0.29398元,而韶關市區的工業用電為每千瓦時0.53元,居民生活用電為每千瓦時0.61元。業內人士指出,控制著發電廠和消費者兩頭的電網賺取了中間豐厚的利潤。 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院長張堯認為,由于先期搭建電網投資大,后期改造費用高,雖然城市電網賺錢,但農村電網的損耗高,大部分處于虧損狀態,因而從電網這一塊很難擠出利潤。 姚偉稱,電網是絕對壟斷的實體,從這里面擠利潤不大可能。而電力企業又無力獨自承擔煤價上漲帶來的沖擊,火電廠若想彌補煤炭價格上漲造成的發電成本增加,只能向消費者頭上轉移。國家發改委去年12月底下發了《關于建立煤電價格聯動機制的意見》,要求實行煤電價格聯動時,電力企業要消化30%的煤價上漲因素,煤價漲幅的70%將轉嫁給終端用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