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正文
 

經濟全球化大勢所趨 讓專利到國際市場跑馬圈地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17日 12:05 解放日報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專利是重新劃分和界定國際市場的利器。我國知識產權戰略亟須布新陣——

  本報記者 汪敏華

  2005年剛開局,中外知識產權就開打第一仗。上月,英特爾美國總部將我國一家企
業告上法庭,指控其最新研發的語音卡侵犯了英特爾的知識產權。據統計,“入世”以來,我國企業遭遇較大的國際專利糾紛有20多起,訴案賠償額逾10多億美元。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專利是重新劃分和界定國際市場的利器。專家提出,我國知識產權戰略亟須布新陣:讓專利到國際市場“跑馬圈地”。

  懸殊的對比

  懸殊對比之一:4.9:100。2004年上半年,通過PCT(國際《專利合作條約》)途徑申請的國際專利,美國17278件,日本10393件,中國858件。我國國際專利申請量是美國的4.9%,日本的8.2%。

  懸殊對比之二:2.5:100。全國內資企業去年申請的發明專利總量為65786件。盡管全年PCT國際專利申請總量尚未揭曉,但依據以往經驗,全年申請量是半年的一倍,我國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在1700件左右,這意味著在國際專利創新高的去年,也只有2.5%的專利申請跨出國門。

  懸殊對比之三:5:288。去年上海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再創紀錄,總額為288.7億美元,占全市商品出口額39.3%,同比增加5.5個百分點。為鼓勵企業跨國進行專利“跑馬圈地”,去年初,市財政撥出專項資金,計劃資助100個獲得授權的國際專利申請費用。但最后,全市申請專項資金的國際專利不到5個。

  3個懸殊對比,讓人如芒刺在背。

  在一個多世紀前,一個國家要打開另一個國家的市場大門,武器是槍炮。如今,專利則是沒有硝煙卻能致人死地的新武器。上月在PCT國際專利申請突破100萬件大關時,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指出:PCT國際專利申請達到前50萬件,歷時22年;達到后50萬件,卻只用了短短4年。

  掀起國際專利申請兇猛勢頭的是專利創造的巨大價值。列入紐約證交所標準普爾指數的500家分布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以知識產權為主的無形資產占股票市值87%。每年,美國企業僅收取其它國家企業向其繳納的專利許可費就有1500億美元之巨。

  知識產權的爭奪和保護已不是傳統法律意義上的民事私權,而是國家發展戰略主權和市場競爭主導權的競爭。目前世界上95%的發明專利被發達國家把持,發展中國家擁有的發明專利只有5%。這種專利失衡帶來的威脅,可能比物質財富的不平衡更大,發達國家可以不出一兵一卒,就占領其它國家市場,攫取其它國家的財富。

  無奈的“怪圈”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大行其道,中國專利卻不愿跨出國門,使越來越多的中國產品踏入怪圈:生產——遭跨國集團專利打壓——付出巨額專利許可費——再生產。

  DVD產業不堪專利重創,很多企業不得不停產或轉產;摩托車企業受日本專利權發難,丟失了大片海外市場;家電、制藥、機電電池等行業的企業老總大量精力被牽扯到專利權糾紛處

  理上。最近有消息傳,索尼、三洋、富士、理光、三星等10多家日韓企業也向中國企業發出通牒:征收數字相機專利使用費。

  對于追隨主流技術但缺乏專利籌碼的高新技術產業,跨國集團的策略是先“放水養魚”,等企業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產業形成一定規模,或產品出口量在國際市場超過三分之一份額時,專利大棒就當頭襲來,或逼迫中國企業割地賠款,付出巨額專利買路錢后再允許生產或出口,或干脆將中國產品逐出國際市場,全盤接收中國企業千辛萬苦打下的市場江山,使我國不少企業悵然感嘆:為誰辛苦為誰忙!

  一個企業、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的市場是否重視、期望值多少,完全可以從它在這個國家所申請的國際專利數量上體現。我國已成為國際專利包抄重點,在華專利申請量從1999年起,平均每年激增30%。去年,美日等國在我國申請發明專利近6.5萬件,與我國企業申請發明專利總量不相上下,其中日本就逾3萬件。跨國集團在我國的專利主攻目標是高新技術產業制高點,我國通信、半導體、生物行業90%的發明專利,醫藥和計算機產業70%的發明專利,均為外國企業占據,有的領域已形成了技術封鎖和壟斷。

  面對跨國集團在我國的專利“跑馬圈地”,中國企業積極爭搶地盤。去年,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比前年增長60%,這無疑是十分可喜的。但專家指出,專利具有地域性,取得中國發明專利,只不過擁有中國市場的通行證。中國要加快融入全球經濟,如果沒有國際專利護衛,將步履艱難,必須以跨國集團為師:產品未動,專利先行,用專利謀求未來20年的市場優勢,才能突破怪圈。

  智慧的應對

  知識產權的游戲規則并不厚此薄彼,獨獨針對我國,當今的國際專利大國日本,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遭遇同我國企業如出一轍。

  日本的高新技術大多數引自美國,因此美國專利大棒就隨時準備出擊,美國德州一家企業在短短7年中,讓7家日本公司付出了20億美元的專利代價。日本的新材料產業因國際專利打壓,剛誕生就幾乎夭折。重創之下,日本直面知識產權挑戰,摸索出破局之路:即引進——消化——二次創新,最終與美國專利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關系。在專利技術的鏈條上,往往美國擁有基礎專利,而日本擁有將基礎專利推向實用化的應用專利。這一特長使得日本向美國支付基礎專利使用費,而向美國收取實用專利使用費。

  日本的專利創新模式值得借鑒。據悉,上海的二次創新專項計劃已初顯成效,如無線電車的超級電容,先是引進國外專利,經二次創新后不僅申請了多項發明專利,而且當國外同類專利到我國登陸后,還成功訴求無效,保住了市場。專家認為,二次創新將是我國最有勝算的國際專利博弈之道,因此,有關部門亟須制訂二次創新專利戰略規劃,對專利覆蓋提出更高目標,不僅要申請國內發明專利,還要申請國際專利。

  當前,對于專利到海外“跑馬圈地”,我國企業普遍存在兩大畏懼心理,一是怕技不如人,二是怕承擔不起國際專利的申請費用。其實在超導、基因、中藥等領域,我們已具有國際專利“跑馬圈地”的實力,關鍵是要有這種意識。同時充分利用國際上已形成的專利合作條約,如PCT等具有40個月的優先申請權,企業可以較為充分地考察自己的專利是否有國外市場,以節省費用。而且上海已制訂政策,對獲得授權的國際專利進行申請費用等資助。

  專家還認為,在國際專利“跑馬圈地”中,要學會螞蟻啃大象,世界軟件巨頭微軟頻頻遭遇小企業專利攻擊事件頗有啟迪意義。我國不少專利已被國外廠商移花接木后申請了外國專利,有的還用這些專利獲得了大量許可費。如果我國企業發動訴訟,獲賠幾率很大。而且,由于大企業侵權產品所在的產業鏈封殺后造成的損失很大,因此敗訴大企業往往愿意支付較高的專利許可費。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經濟全球化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東方美女
迷人風情性感姿態
金雞送福
恭喜發財圖鈴拿來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