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日趨激烈 為何同樣藥品一換名價格就暴漲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06日 10:41 東方網 | |||||||||
作者:奚旭初 隨著藥品生產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同一種藥少則有三四個名字,最多的有20多個名字。有的藥被不同的廠家換一個商品名,換一個包裝身價就暴漲。這不僅給消費者帶來價格上的負擔,而且不少人因此而吃錯藥。一些醫學專家呼吁有關部門采取措施,為了方便消費者,規范醫藥市場,應抑制一藥多名的現象。(2月5日新華社電)
一碗豆腐賣一元錢,變成了豆腐一碗,恐怕也還是只能賣一元錢,因為老百姓曉得一碗豆腐和豆腐一碗是一回事,既沒有增加豆腐的容量更沒有使豆腐變成紅燒肉。然而倘若將豆腐換成了藥品,那問題就陡然變得撲朔迷離了。比如“傷風膠囊”這只藥你知道嗎?回答應該是肯定的——你不但知道“傷風膠囊”,而且還知道它很便宜,3角錢就能買一板。但是“氨咖黃敏膠囊”你知道嗎?也許你也知道,并且還知道它賣2元錢一板。不過你是否還知道這個“氨咖黃敏膠囊”其實就是從前的“傷風膠囊”呢?如果你以前不知道,那么現在知道了,是否有如夢方醒的感覺,是否吃驚于歷來的上當受騙? 從3角錢一板到2元錢一板,藥還是那個藥,然而名稱不同了。這個戲法就叫做藥名一換,藥價暴漲。以前形容騙局,有個說法叫“換湯不換藥”,盡管藥沒有換,但畢竟還換了湯;焉料今天藥品玩的伎倆,干脆連湯也不換而是將名一換了之就賺大錢了。藥名一換,藥價暴漲,當然不限于一個“傷風膠囊”。又比如一種用于治療低血鉀的西藥,叫“潘南金”的時候,每支10亳升,每支1.28元;叫了“維歐路”之后,每支52.64元。再比如還有一種藥名叫“頭孢哌酮鈉”,是第三代頭孢類抗生素,但是在它叫“先鋒必”或者叫“利君派同”時,價格相差了40元。諸如此類的狀況,還有不少。 有些藥廠家為了賺錢,就更改藥名,改進包裝,而藥品質量并沒有提高。一藥多名給一些藥廠造成了虛高定價、謀取暴利的機會。目前市場上出售的藥品換個新名字價格提高幾倍甚至幾十倍的現象普遍存在。許多消費者常常把冠以新名的藥誤以為是新出產的高療效高質量的藥,不惜大價錢購買,而療效并沒有提高。問題還不止于藥廠的謀財無道;全國每年因吃錯藥而住院的病人達250多萬,這中間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一藥多名造成混亂。從這個角度看,則不僅僅是謀財無道,更是在為錢害命了。 專家呼吁抑制一藥多名現象,并且收集了一些“一藥多名”的名稱,提醒消費者不要重復用藥或重復購買。專家的用心可謂良苦,然而連藥劑科的專業人員都會叫“一藥多名”弄蒙了,消費者又到哪里去弄一雙火眼金睛呢?我們當然不會說藥名一換,藥價暴漲是市場這只“無形之手”搞出來的,但是當“無形之手”管不住藥名一換,藥價暴漲的時候,“有形之手”是否該出手干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