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行業專題--醫藥業 > 正文
 

董事會:黏合醫藥航母 華源不愿成為市場恐龍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02日 12:04 《董事會》

  周玉成雄心壯志地表示,如果不能做成中國醫藥第一,不能夠打造中國醫藥的航母,就是他的失敗。但國企弊端促使他黏合的“醫藥航母”,可能就是市場經濟中的“恐龍”

  文/劉 健 陳 茜

  盡管在云藥系的爭奪戰中敗北,華源集團董事長周玉成依然對“黏合”中國的“醫藥航
母”躊躇滿志。2004年,他將北京醫藥招致麾下,還通過上海醫藥間接控制魯抗,成為中國七大藥系之一。

  從紡織出身,在小試媒體產業之后,醫藥行業的高回報成為周玉成在資本市場縱橫捭闔、大規模并購的原動力。他說:“我希望我能做一個黏合劑,就是能夠把同行們聯合起來。”華源如何成為強力黏合劑,如何使醫藥航母”華源號”的設計更加合理,構造更加精巧呢?

  “圈藥運動”

  在上海,“華源生命”的巨幅廣告牌正高頻率地出現在市區的繁華地段。中國華源生命產業公司,這個華源集團的生命醫藥產業集團(以下簡稱“華源生命”),于2003年11月13日舉行了揭牌典禮。華源集團的這支“利刃”出鞘后不久,就在資本市場刮起了一陣“華源”颶風,在醫藥行業大舉并購。經典的驚人之舉是,2004年10月,華源生命出資13億元,收購北京醫藥集團40%的股份,成為北京醫藥集團新的控股股東。此舉使國內藥業對“空降兵”華源刮目相看。

  華源集團對制藥業早有預謀。早在1998年,華源就開始調整戰略,染指醫藥領域。在1999年收購上市公司”浙江鳳凰”后,幾經資產置換,演變為“華源制藥”,拉開了華源集團登上中國醫藥行業舞臺的序幕。

  2001年的崇明會議明確了華源的產業定位:以紡織作為基礎產業,以制藥為主的大生命作為核心產業,以貿易、金融、投資作為功能性支撐產業。華源集團開始跳出傳統的紡織產業,大舉進軍醫藥行業,試圖通過資本運作構建“醫藥航母”。

  2002年8月21日,華源集團出資11億元受讓上海華誼集團和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持有的上海醫藥集團40%的股份,成為上海醫藥的第一大股東,并對其進行重組。這是迄今我國醫藥產業史上規模最大的聯合重組。上海醫藥成為華源集團的醫藥并購主力軍。2004年11月,上海醫藥集團和魯抗集團進行戰略合作:在新成立的公司——上藥魯抗股份有限公司中,上海醫藥集團占有了60%股份。

  在并購途中,華源也非得心應手。在云南藥業集團的爭奪戰中,它敗給了東盛藥業。但是上牽北京醫藥,下攬上海醫藥,使華源打造醫藥航母的“野心”高速膨脹。光大證券并購部的陶先生對《董事會》雜志說,從華源集團”大刀闊斧”進入醫藥行業,表明它的進入并非一時之心動,而是戰略擴張的需要。依靠嫻熟的資本運作,華源通過大規模的收購,在醫藥行業內的地位急劇上升。

  東吳證券研究員王光清則認為,目前醫藥行業的并購風潮,其實是借助了國資委關于醫藥行業國有資本退出有關規定的東風,各大醫藥集團紛紛開始了新的一輪“圈藥運動”。無論是華源,還是東盛,通過收購追求”大”的意圖非常明顯,但在做”強”方面還沒有取得標志性突破。

  周玉成的產業邏輯

  周玉成的產業邏輯很簡單,看似遠隔千山萬水的紡織業和醫藥業,其實同源于一個老祖宗——化學工業。綜觀國際制藥業巨頭,巴斯夫、拜爾、郝斯特都是在20個世紀完成了從紡織業到制藥以及生命科學產業的跨越。國際巨頭的戰略調整路徑直接影響到華源。

  業界通常將藥業分為化學原料藥、化學制劑藥、中藥以及生物制藥四個領域。華源集團組建“醫藥航母”則從這些領域“多管齊下”,有的放矢。

  在原料藥方面,華源制藥通過收購江山制藥,獲得了在全國范圍內僅次于華北制藥的第二大Vc生產廠家和產品市場。2003年,羅氏、巴斯夫等國際維生素巨頭陸續關閉或暫停其部分生產線,Vc出現了空前的供應短缺。我國Vc出口價格也隨之大幅攀升。華源集團僅Vc原料藥就實現了銷售收入7.42億元,毛利率達45.31%。上海醫藥在控制魯抗后,在抗生素領域也占領先機。

  在化學藥劑方面,北京醫藥集團旗下的雙鶴藥業為華源成為大輸液龍頭立下了汗馬功勞。雙鶴藥業大輸液產品年產3.6億瓶,為全球最大的輸液產品制造商。為了整合大輸液、實現大商貿戰略,雙鶴藥業已經耗資超過11億元。因此,華源生命協議出資13億元收購北京醫藥集團40%股權,是樁劃算的買賣。華源集團持股55.97%的上海華源長富藥業(集團)有限公司也主要從事大容量輸液產品的生產銷售,總生產能力為1.5億瓶,在業內僅次于雙鶴藥業。與此同時,安徽華源朝陽的新型大輸液生產線也竣工投產。這樣,華源在大輸液領域中”左擁右抱”,初顯“輸液霸主”之相。

  如今中藥似乎成為了華源的“軟肋”,旗下尚且沒有具備足夠實力的中藥生產廠家加盟。這就是華源欲與華潤、東盛在“云藥系”上一試高下的原因。雖然最終鎩羽而歸,但華源尋找中藥類生產企業的努力仍會繼續。

  在生物制藥方面,華源也具備了相當的優勢。上海華源生命科學研究開發有限公司擁有現代化生產設備設施和技術研究所,主營產品包括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等。生物制藥已成為華源股份的支柱產業,2004年8月,華源股份決定對華源(泰國)生化有限公司增資7419.7萬元,在泰國成立生化制藥基地,把生命產品推向全球。

  打通產業鏈

  從2002年開始,低調的周玉成開始頻繁地出現在醫療體系改革的研討現場。為了增加華源在醫藥行業的“贏面”,周玉成必須使華源的觸角伸得更長。

  2002年初,撫順華源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在遼寧成立,華源集團占有85%的股份。這標志著華源開始向醫藥流通領域滲透。2004年11月,上海醫藥分別出資1992萬元、1085萬元重組了福建康源醫藥有限公司和杭州醫藥物資有限公司,華源所占股權份額分別為60%和81%。華源在醫藥流通領域一顯身手的決心一覽無遺。

  在醫藥流通領域,華源目前的規模已居全國各醫藥集團之首,年銷售額達50億元。周玉成談到其戰略時表示,華源將使產品經營和資本經營相結合,以品牌建設和連鎖化發展為主導,建成一個全國性流通網絡,實現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人才資源相統一的多級綜合資源物流體系。

  在醫療健康領域,2002年4月,華源集團以1.05億元現金為代價吞進占據河南省新鄉市醫療市場50.8%份額的5家醫院,并于2004年組建中國首家經營國有醫院的股份制管理公司——華源中原醫院管理公司。另外,華源生命與哈佛醫學國際部(HMI)等國際著名醫療研究機構、醫院管理機構和醫療保險機構合作,建立醫院管理公司,并將醫院并購、經營和管理整合為一個整體,形成一家大型綜合醫院和腫瘤、口腔、婦產、體檢4家專科醫院的格局。

  在醫療器械領域,華源也并沒有停止邁進的步伐。華源集團擁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腫瘤診斷、治療設備,如伽馬刀、中子刀、微波熱療儀等,這些都將為華源建立研發、生產、質檢、營銷、應用研究及售后服務六大體系保駕護航。

  對于華源集團在制藥業內的東突西進,渤海證券研究員杜先生認為,無論是華源,還是東盛等其他藥業巨頭,其并購目的主要有二:一是完善產業鏈;二是占有市場資源。在新的醫療體系中,制藥行業只是其中一環而已。企業國內的醫藥企業目前大多專攻于一個或者一類產品,而華源則希望通過收購上下游企業達到“黏合”產業鏈的目的,并利用它們已經建設好的市場網絡和當地的藥材資源。

  天衣并非無縫

  華源集團立志打造一艘“醫藥航母”的夢想,正在通過其嫻熟的資本運作與廣泛的市場滲透來一步一步實現。然而,華麗的并購外衣卻并非完美無缺。

  盡管華源集團雄心勃勃,上海醫藥集團擲地有聲,但不少業內外人士的眼中卻充滿了疑慮:兩個大型國企組成的“巨無霸”,是否最終會退化成市場經濟的“恐龍”?因為兩家國企在體制與機制上的弊端,使其整合之路充滿坎坷。作為紡織產業起家的華源集團,在醫藥行業顯得“力不從心”。

  從整合企業的內部來看,過于快速的擴張難免會”拔出蘿卜帶出泥”。2003年華源集團旗下雙鶴藥業的子公司“昆山雙鶴”就因為著名的“清朗事件”而聲名狼藉。這一事件不僅僅給雙鶴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也給間接控股的華源集團出了道難題:大輸液龍頭好做,大集團控制不易。

  從外部同業競爭對手來看,同臺競技的一批醫藥民營新銳也在向華源“宣戰”。華源集團本身的體制和機制,能否保證對收購兼并的企業帶來足夠的競爭力?盡管豐原的實力大大不如華源集團“錢多糧廣”,但是其利用巧妙地繞過直接購股這道關,曲線運作在海外整體買下EA和RT,從而間接控股江山制藥。雖然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的終審裁決,確認了華源制藥對江山制藥51.93%的股權而告終,華源得以收拾舊山河,一統“江山”。但是誰能保證此后類似的“江山之爭”不再重演?

  相對于豐原制藥這一“散兵游勇”而言,國內活躍在資本領域的七大醫藥系集團才是華源真正的對手。最近發生的華源、華潤、東盛、復星四大集團對于“云藥系”的爭奪,體現了國內資本市場在醫藥領域爭奪的白熱化。

  “醫藥航母”要想順利出航,還得禁得起來自國外制藥企業的考驗。國外大型制藥公司在近十年里加緊了合并,擴大了其全球醫藥市場的控制份額,也縮短了新藥進入市場的時間,這使得我國的醫藥行業在進行全球競爭方面面臨巨大的壓力。作為期待成為國內醫藥領頭羊的華源集團則應該感受更深,中國的醫藥合資企業及進口藥品的銷售額如今已占國內醫藥市場50%的銷售額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如何從“虎口”奪寶,正是考驗周玉成的戰略智慧之時。

  鏈接 國外醫藥企業的并購

  ◆2002年12月,輝瑞公司以600億美元股票價格并購法瑪西亞, 在急速變幻的制藥領域保持長期戰略領先地位。新公司將成為年收入超過480億美元的全球醫藥最大企業,其中包括390億處方藥收入。

  ◆2004年6月7日,世界制藥業巨頭瑞士諾華公司發布公報,該公司旗下的山德士公司計劃收購加拿大Sabex公司。此次并購的交易額預計為5.65億美元,并且全部為現金支付。加拿大是全球第6大基因藥物市場。諾華公司希望通過收購Sabex擴大其相關產品在加拿大的銷售市場,從而奠定其在基因藥物方面全球龍頭老大的地位。

  ◆2004年4月25日,法德合資的安萬特制藥公司已經接受法國賽諾菲合成實驗室新的要求,兩家公司將合并組成繼美國輝瑞和英國葛蘭素史克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制藥企業。

  七大醫藥系成員

  醫藥系控股/參股的主要公司

  太極系太極集團、桐君閣、西南藥業

  華源系上藥集團、華源制藥、華源股份

  復星系復星實業、豫園商城、友誼股份、

  天藥股份、羚銳股份、重慶藥友、

  花紅藥業、北京金象

  華立系華立控股、昆明制藥、華立科技

  太太系麗珠集團、健康藥業(H股)

  遠大系華東醫藥、如意集團、浙江醫藥

  東盛系東盛科技、潛江制藥、蓋天力制藥、

  青海制藥

  (《董事會》雜志供稿)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華源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第77屆奧斯卡盛典
駕駛員培訓新大綱
世界新聞攝影比賽
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
騎士號帆船歐亞航海
CBA全明星賽陣容公布
上海地產面臨泡沫破滅
京城在售樓盤分布圖
劉曉慶文集:自白錄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