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中國經濟周刊》2005 > 正文
 

外貿壞賬率居高不下 信用監控防范欺詐刻不容緩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4日 14:30 中國經濟周刊

  ★文/李敏

  2004年歲末,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向外界透露:全年進出口貿易額將歷史性地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成為繼美國、德國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貿易大國。同時,一大批原來沒有出口權的私營企業、股份制企業也獲得了出口權,這些富有活力的企業成為出口快速增長的新力軍。

  然而,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國人不得不正視這樣的一個現實:我國進出口企業的壞賬率至少在5%以上。換言之,2004年我國新增加250億美元左右的海外欠賬。如此巨額的海外欠賬猶如一顆定時炸彈,讓人不能有一刻的安寧。最讓人驚心的例子就是四川長虹,從2002年起,四川長虹在美國遭受代理商的大額欠款,高達42億元人民幣的應收賬款將四川長虹拖得疲憊不堪。

  “壞賬率”居高不下

  “壞賬率”—這個潛伏在經濟體系中的致命隱患,所有企業都唯恐躲之不及。但是,這個經濟毒瘤正在悄然無聲地侵蝕著一個個富有生命力的出口企業。

  資料顯示,中國出口企業的海外應收賬款至少超過1000億美元,相當于2004年出口總額的五分之一,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以年均150億美元的凈值增加。從地域來看,出現海外欠賬的地區范圍也呈現“遍地開花”的趨勢。國內發案地區由以前集中在沿海大城市、經濟特區,轉而向內地省份、中小城市以及缺乏外貿經驗的地區和公司轉移。拖欠我國貨款的不但有發達國家,甚至許多發展中國家也卷入其中。究竟什么原因造成近年來海外欠賬呈現愈演愈烈之勢?

  專家指出,在競爭激烈的世界商海中搏擊,缺乏信用監控體系常常是發生海外欠賬的導火線。中國從事進出口業務的企業中只有11%建立了自己的信用監管體系,而這11%當中又有93%是具有外資背景的跨國企業。雖然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逐步確立,大家也都懂得信用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但是到目前為止,很多公司卻往往忽略了對對方的信用調查。

  國內企業并沒有真正意識到海外欠賬的風險和成本。中國企業普遍存在著好大喜功的心態,往往認為能把訂單簽下來就是做成生意了。殊不知,在風云變化的國際貿易中,簽訂單只是第一步,真正存在風險的卻是貨款的到位與否。

  另外,結算方式也成為一些海外企業拖欠貨款的“天然屏障”。中國的出口企業以前一直以L/C(信用證)為主要結算方式,這種基于銀行信用的結算方式非常安全,但要求加收國外進口商5%的手續費。因此,為了降低成本,越來越多的進口商開始要求使用O/A(記賬)或D/A(承兌交單)方式。這兩種結算方式現在已經占總貿易量的80%左右。使用O/A或D/A作為商業信用,雖然節省了進口商的成本,卻加劇了出口企業的收款風險。

  [1]  [2]  [3]  [下一頁]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外貿壞賬新聞 全部長虹巨虧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聚焦2005年春運
中國女將征戰百年澳網
關注2005考研
萬眾矚目央視春節晚會
第12屆中歌榜揭曉
2005新春購車完全手冊
歲末年初汽車降價一覽
2004地產網絡營銷盤點
慈禧曾孫口述實錄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