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好遭擠兌調查 平價藥房紅旗能打多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3日 13:44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孫晨 編輯:徐曇 上下三層共計3500平方米的大型營業場地,大賣場式的開架售藥方式,滿場貼著“特價”標簽的低價藥品,到處是提籃購藥、精打細算的消費者,排成好幾條超市里才能見到的結賬長龍,種種景象都是記者近日在“天天好大藥房”觀察到的。而這種場面在一般藥店則難得一見。這也給北京的老百姓們開了眼,原來藥鋪還能這么開!
記者粗略看了一下,像同仁堂的六味地黃丸,在別的地方賣11元到15元不等,一模一樣的藥在這里卻賣六塊五,而達克寧霜在其他地方都是16元多,這里卻是12元。據說他們的平價藥品達數千種。 這家在1月8日新開張的大藥房除了在老百姓中引起轟動外,更吸引了一些特殊顧客,只見他們三三兩兩,提著籃子但里面只是一兩瓶小藥,卻認真地挨個瞄著貨架,對每種藥價都嘀嘀咕咕、或是偷偷記在小本上,記者湊上去小聲一問,原來都是藥店同行前來偵查藥價的。 據說,天天好的藥品實行的是全市最低價,藥店剛開張就在北京遭到一些同行的惡意收購、以及一些知名品牌供貨商和生產商的聯手封殺,并很快造成店內200多個品種“有價無貨”的斷貨局面。 人們不禁質疑,這樣的平價藥店好是好,但到底能堅持多久? 平價藥房明虧暗賺? “你們北京現在出現的情況,我們這里早已經歷過了。長沙的藥店對來自超低藥價的沖擊已經習以為常了。”湖南長沙市一家社區藥店的經理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對北京出現的天天好大藥房“掀翻藥價大浪”的現象顯得很平靜。 她認為:“以我個人的觀點看,‘天天好’只要熬過頭幾個月,后面就沒問題了。現在關鍵是這幾個月能不能頂得住。” 像“天天好”這樣走超低價位的藥店如果不賺錢怎么能長期熬得住呢?這位經理道出了她的看法。 “天天好與我們這里的老百姓大藥房是同類的經營模式,都是大賣場,超低價的路數。拿老百姓大藥房為例,他們內部搞的是‘二八制’,即讓20%的藥不掙錢、80%的掙錢。藥價有專人策劃操作,這些人天天監測其他藥店的藥價,由專人設計哪些是20%里的藥,哪些是80%里的。一些常用的、老百姓熟悉的藥就在這20%之列,如老年人的心腦血管藥等,藥價壓得特別低,甚至不賺錢,借此來炒作。但無論如何,他們不會因此賠錢。 什么原因呢?這里的奧妙就在于,一則是利潤空間較大的保健食品是讓他們真正掙錢的一大塊份額;二則是他們自身場地和規模大,利用廠家希望進店的心理,就可以講條件,比如讓廠家出促銷員工資、新進一個產品就要幾千元的進店費等。這樣,叫苦的是廠家,他們被迫拼命地壓價,只為了借它的場地和低藥價的炒作來薄利多銷,而藥店則利用這筆收入來彌補‘20%’里的超低價位藥的收入損失。那‘80%’里的藥則是穩賺不賠,并且還因為很能走量而成為利潤的中堅組成。 所以,剛開始他們必須熬幾個月,扛住來自廠家和周圍同行的抵制,堅持下去,反正有消費者對低價的支持, 幾個月后通過實力的較量比拼,大家畢竟都要做生意的,還得適應這個市場,該降價的還得降價,經過這個過程后,長沙整體的藥價都被拉下來,我們現在都不得不向“老百姓藥房”看齊了,而“老百姓藥房”現在已經占據了長沙1/3以上的藥品零售份額,隨著他們接連增加新店,他們對廠家的吸引力就越來越大,份額越吃越多。” 第二家“天天好”即將開業 對于長沙“老百姓大藥房”的贏利模式,“天天好大藥房”的總經理陳金良表示認同,但他強調:“我們目前并沒有收過廠家的進場費,我們賺的依然是差價毛利。另外,我們的第二層賣場還有許多日用化工產品,日化也是我們的一塊不小的份額。” 對于開業不久就遭遇同行故意“鬧事”、惡意收購和斷貨封殺,新近入京的陳金良糾正說這不能算是“鬧事”,“對我們的模式有些不理解、心情壓抑是預料之中的”,陳金良告訴記者,“生意不是一個人做起來的,天天好不來,別人也會來的。同行也應該是朋友嘛,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會彼此理解”。 他呼吁:大家應該聯手跟醫院競爭。“能夠在北京這樣的地方長期扎下根來,說明北京的這幾大‘家族’也是各有所長的,大家應該坐下來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把份額做大。畢竟零售藥店的份額還太小,80%的份額在醫院手里,我們彼此之間你爭我一口,我爭你一口,太累了。” 陳金良表示,以往各地平價藥店成功鋪開后往往出現沖擊當地醫院藥房市場的現象,不過現在開店不久,還沒有出現多少“搶醫院單子”的現象,“這個還不好預計,但醫院藥房早晚有一天會回到真正的市場上來的。” “總之,我們能撐多久,要用事實證明。我現在說了也不算。不過,我們現在已經選好了第二家店的地址了,春節前后就要開始動工裝修。”陳金良告訴記者,至于這第二家店的地點在哪里,陳金良表示這個暫時保密,到時候大家會知道的,事實會證明我們能不能撐得住。 記者觀察 群狼吃不到玻璃罩里的羊 聽長沙的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說,長沙第一家超低價的零售藥房老百姓大藥房出現不久,其臨近的湘雅醫院就“遭了殃”,患者紛紛拿著醫生處方到便宜得不是一星半點的“老百姓”去買藥,形成了“看病到湘雅、買藥找‘老百姓’”的局面,湘雅醫院為了防止流失單子,急令大夫們處方上全寫拉丁文藥名,為了讓藥店看不懂,哪知老百姓藥房又急招退休的懂拉丁文的大夫加盟,依然切得湘雅份額。沒法子,湘雅只好把全部藥品統一編號,醫生處方全寫代號了,至此才停止了流失。 聽完這個故事,再采訪幾位京城藥品零售業的老總,卻發現,他們人人心中都早就窺視已久那80%被醫院掌握的藥品市場,卻都無從下嘴——北京的醫保政策把80%的市場保護得嚴嚴實實。 “能報銷就不花自己的錢”,群眾的想法總是很樸實。而不管平價藥店再怎么努力降低虛高藥價,也抵不過醫保政策的門檻,這個門檻決定了醫保的羊毛最終還是出在羊身上。在此情況之下,大多數的老百姓們卻無緣享受到市場經濟給他們帶來的質優價廉的藥品消費。 記者腦海里突然幻化出一個動畫場景:一群驍勇善戰的狼圍著一只玻璃罩子里的肥羊打轉,偶爾朝里面呲牙一躥,卻被冰冷的玻璃撞在了外面。此時一行字幕打出來,“肥羊說:我要養醫院”。 藥房老板眾生態 天天好剛開業,炒作一下,我們都很理解。不過,從價格上看,還是有些問題,有些藥已經低于進貨價了,這恐怕是短期行為。比如,同仁堂的六味地黃丸出廠價也不過8塊多,他們賣6塊多,金嗓子喉寶的進價都是3塊多,而且要現款結付,他們賣2塊5。大家都是從廠家進貨的,他們這個價顯然是不可能從廠家拿到的。不過話說回來,他們不這么炒作也不行,要是在報紙上做廣告得花多少錢呀! 按他們自己的說法,一個月的銷售額要達到500萬元才能支撐,平均應該一天銷售16萬多元,北京南城這個地區的消費能力能不能滿足這個數? 我們判斷如果按這種方式進行的話,一是供應鏈不會持久;二是資金鏈能不能支撐,這都需要觀察。 有調查顯示,北京歷來不是一個對藥品價格敏感的城市,對消費者來說,排在第一位的因素是藥品質量;第二位的因素是購藥方便;第三才是價格。 未來會怎樣,走著瞧吧。 北京一元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曉軍認為: 現在的超低價是剛開業的促銷手段,我們認為如果他們開業時間很久以后還按現在的價格水平去做的話,那確實是沒有利潤的。你要是仔細觀察能發現,他們的低價品種是限量的,而且是限時輪換的,總體價格將來肯定會漲上去。 不過,現在天天好對宣武區方圓兩公里之內的藥房的殺傷力是最大的,時間一長,恐怕會有一些藥房要關門了。 目前來看,他們對整個北京其他藥店的沖擊還不算太大,畢竟北京很大,市場也很大。但是如果他們這么大張旗鼓地大規模行動,在每一個城區里最繁華的核心區域安插一兩家的話,那競爭局面就必然惡化了。 我對陳總說的要與醫院競爭市場很贊同,我們也早就提過這個看法,這是將來的必然態勢。 一直大打“平價牌”的北京德威治大藥房副總經理劉奇峰認為: 平價是一種趨勢,只是不應該破壞游戲規則,即不應該“倒掛銷售”。德威治做平價多年,從沒在貨源上讓人家有大的變化,就是因為我們不搞“倒掛銷售”,因為要這么干往往就得躥貨,這對廠家是一種傷害。人家花大量成本維護市場,你倒來破壞市場,廠家能同意么? 不過,天天好畢竟是平價藥房,他的到來讓我們感到不再寂寞,共同開發平價藥房的市場,不再孤軍奮戰也是好事,畢竟北京市場還很大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