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產經 > 鐵本案主角戴國芳取保候審 > 正文
文/本刊記者 杜 亮
[即使不遭遇宏觀調控,他也很難成為中國鋼鐵界的“大人物”]
在這一輪宏觀調控中,鐵本公司并不是惟一的“受沖擊者”,但其老板戴國芳顯然屬于“最受傷害的人”。
2004年4月15日上午,戴國芳在公司召開了最后一次中層干部會,下午即被有關部門“帶走”。臨行前,戴對其副手說:“我沒事,我去就是協助進行調查,很快就會出來的。”
半年之后,41歲的戴國芳仍被羈押在江蘇常州市看守所。根據國家稅務總局2004年7月份公布的專案調查結果,由戴任法定代表人的江蘇鐵本鋼鐵公司及其關聯企業累計“偷稅達2.94億元”。如果這一結果得到司法機關的認定,戴可能面臨3年以上的刑期。
“偷稅”顯然不是“絆倒”戴國芳的直接誘因。比“偷稅問題”更先引起外界關注的是戴國芳要在長江邊上建設的那個840萬噸的鋼鐵項目。最晚在2004年2、3月份,鐵本的這個“違規”項目就進入了中央9部委的調查范圍。關于“違規”的指控很多:有立項上的越權審批、有違反環保法規、有非法占地、還有違規貸款。
當然,很多人寧愿相信,戴是“撞在了宏觀調控的槍口上”——在2002年以來中國涌現的“重型化”熱潮中,類似鐵本這樣的“違規”操作項目可謂比比皆是。而受到如此“重創”,而且至今不見“回生”跡象的似乎只有戴國芳的這個項目。
戴國芳的“大本營”位于常州市東安鎮。“他是我們這一帶鋼鐵企業的帶頭人。”作為戴的同行,劉建剛絲毫不掩飾對戴的尊重。劉是距離東安鎮不到10公里的湟里鎮一家民營鋼鐵企業的老板,2004年7月份,劉受政府的委托,開始“代管”戴國芳的“老廠”。
戴國芳80年代靠收廢鋼起家,后來又先后承包了附近7家瀕臨破產的國有鋼鐵企業的部分車間,并借此完成了其“原始積累”。他的這種模式為當地許多民營鋼鐵老板所效仿,其中也包括劉建剛。在1996年創辦鐵本公司之前,據說戴國芳已經有了1億元的“身家”,“幾輩子也用不完。”可戴并不是一個貪圖享受的“暴發戶”。
三年前,戴的座騎只是一輛紅色的“桑塔納2000”(后來換成了別克),還是別人抵債過來的。“他惟一的嗜好就是賺錢、投資。”一個銀行界人士說。
戴的“市場眼光”和“吃苦精神”換來了他早期的成功。不過,當一個年產能不過150萬噸的小鋼廠的老板,突然升起打造近1000萬噸級鋼廠夢想的時候,“悲劇”似乎注定要發生。
“沒進鐵本之前,我也覺得這個企業應該是挺賺錢的。進去之后,才發現它實際上是虧損的。”劉說。“在內部管理上,可以說是嚴重失控。”內外勾結,損害企業利益的事情經常發生。這些問題,當初戴國芳本人并非不知道,但是戴有一個觀點:我賺1塊錢,讓別人賺2毛錢有什么不可以?
“實際情況是,戴賺了1塊錢,別人已經賺到1塊3了,”劉建剛說,“民營企業在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一定要靠制度管人,而不是感情管人。鐵本在管理上的巨大漏洞,前面提到的那位銀行界人士也曾向戴提醒過,不過,“每天工作15個小時”的戴似乎無暇處理這類“小事”。
回過頭來看,即使鐵本840萬噸的鋼鐵項目能夠僥幸躲過宏觀調控之“劫”,以戴國芳這種“低級的管理能力”,似乎也很難保證他實現成為中國鋼鐵界重量級人物的夢想。
“鐵本項目的成功是偶然的,失敗可以說是必然的。”在幾座兀立風中、外表已經生銹的高爐下,鐵本一位留守江邊工地的中層干部對本刊記者表示。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