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中國制造的命門(2)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7日 16:38 《全球財經觀察》 | |||||||||
生活在MIC中 “新加坡的節日市場成了義烏商品的延伸地,幾乎沒有東西不是來自中國浙江的這個小城。” 新加坡零售業分析師林忠海說。
在中國商品浪潮沖擊下,以前從來不用中國貨的馬來人和印度人也開始嘗試接受中國貨,甚至一些中等收入階層也已經購買中國貨,MIC(Made in China)也成了當地人熟悉的說法。 “你看我們身上穿的,家里用的,包括吃的,哪一樣不是MIC?”吉隆坡一家廣告公司老板杰曼說,“我買一件美國名牌的運動鞋,是MIC;買一件日本電器,也是MIC;買一聽罐頭,還是MIC;中國使世界的產品都降價了。雖然還沒有自己的知名品牌,但是,我們都知道自己用的是MIC。” 這不僅是一種消費方式的轉變,甚至影響了東盟各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尤其是東盟以前擅長的OEM工業。從1990年代后期開始,馬來西亞的若干家日本企業就已經開始將家用電器制造業轉往成本更低廉的中國,導致曾經在1980年代最為興旺的馬來西亞電子制造業面臨衰落的危險。 馬來西亞制造業公會總秘書郭威廉回憶說,當時這在馬來西亞引起了廣泛的爭議,部分專家覺得中國在搶奪FDI,而且本國的小企業破產成風。除馬來西亞外,菲律賓和新加坡等國的小企業也紛紛破產。一時間,“中國威脅論”甚囂東盟。 1990年代的中國土地價格便宜,國家對外來投資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最吸引人的還是人力成本的低廉——即使以2004年已經比較成熟的中國人力資本來看,其價格也只有馬來西亞的一半,可想而知當時中國低價勞動力強大的競爭力。“我們根本無法和中國競爭。” 菲律賓貿易工業部部長阿奎那說。 產業結構調整于是開始:新加坡已將產業重點轉移到生物科技、IT技術等高技術行業,馬來西亞決定和中國制造業展開錯位競爭,將旅游、教育、貿易等企業重點推廣,在原料加工行業上加大投入,使本國的敗落的制造業重振旗鼓。 “我們想尋找更多機會,將勞力密集型產品讓給中國,而我們自己尋找高科技高增值的制造業。”馬來西亞貿工部部長拉菲達說。 到2004年,除了少數日本企業和摩托羅拉之外,多數家電制造業和新興的手機制造業基本不在東南亞設置工廠。摩托羅拉公司為了爭奪馬來西亞市場,公開承諾工廠不會搬往中國,但許多零配件來自中國制造商。 盡管許多中國制造的產品尚未以自己的本來面目出現,但在當地的超級市場家樂福、GIANT中,大量的家電產品以極低價格出售,大大低于本地同類商品價格,翻開下面包裝,一定會發現小字寫著MIC。 “我們生活在中國家用電器的世界里。”家樂福吉隆坡分店經理這樣說。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全球財經觀察》系列專題報道: 相關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