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預報天氣一樣預報食品安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7日 11:45 紅網 | |||||||||
民以食為天。然而,一起起涉及食品安全的大案要案頻繁發生,讓不少老百姓產生了“到底還有什么食物能讓人放心”的困惑。盡管工商及執法部門嚴肅查處了一大批“問題食品”,但由于缺乏長效的預警防范體系和與群眾參與互動的平臺,食品安全問題仍然是困繞社會各界的一大難題。 如今,這一難題即將在浙江省被率先破解。據1月16日《現代金報》報道,浙江省工
“問題食品”之所以屢屢出現,無外乎三個原因:一是企業信用缺失,二是執法部門缺乏長效的預警監督機制,三是質檢和監管信息不透明。 企業信用缺失其實是老生常談,也是“問題食品”得以產生的最直接原因。從理論上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最大程度地追求利潤是企業的必然要求,但前提是遵循法律和公平公正原則,一個不講誠信的企業是很難在市場上安身立命的。但現實是,“問題食品”層出不窮。那么,企業何以敢拿自己的立身之本來非法贏利呢?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們的風險成本太低。由于絕大多數食品生產安全企業并未被納入企業信用分類監管評價體系,執法部門又缺乏長效的預警監督機制,老百姓的維權渠道相對單一且維權成本相對偏高,在這種情況下,有利可圖且風險成本不大,就難保會有部分企業乘勢而上,利用“問題產品”實現其最大化的利益追求。 要想從根本上堵住“問題產品”的流通上市,最根本、最簡單也最實用的方法就是讓企業失信不起,讓其為自己的失信行為付出慘重的代價。如何讓企業失信不起?我覺得,除施重典以外,浙江省工商局的做法也值得借鑒: 其一、建立以食品安全為重點的預警防范體系。如何建立?他們提出了“建立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信息搜集制度”和“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發布平臺”的策略。通過這一“搜集”和一“發布”,能夠讓工商管理部門詳細掌握相關企業的生產經營信息,在預警防范過程中掌握主動權,避免違規經營和被查處企業改頭換面、重新開張的情況出現。 其二、像預報天氣一樣預報食品安全信息。通過媒體來預報食品安全信息本身就具有雙重意義:一、媒體的監督力量是很大的,尤其是和執法部門聯手的時候。而信息越透明,食品企業就越失信不起;二、為民意的體現和傳播打造了一個平臺。食品與老百姓息息相關,老百信自然會積極地與媒體和執法部門進行互動,避免了執法部門的單方作戰,更有利于對食品安全的全方位預防和監管,這對于整個食品行業的進步同樣具有重大意義。 希望浙江省的“食品安全預報”制度能夠早日實施,更希望它真能像天氣預報一樣能在全國各地推廣開來。 (稿源:紅網) (作者:劉克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