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組織阻擊APP集團訴浙江省飯店業協會(3)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4日 17:38 《法人》 | |||||||||
桉樹之爭 在APP承認自己造林且沒有否認種植桉樹的前提下,要確定APP的造林行為是破壞環境還是對環境無害,就涉及到一個技術性問題——桉樹對環境的影響。
《現代漢語詞典》對桉樹的解釋是,“常綠喬木,樹干高而直。原產澳大利亞,我國南部也有種植。枝葉可提制桉油,樹皮可制鞣料,木材供建筑用。也叫玉樹、黃金樹、有加利。” 在網上搜索,可以找到一篇題為《危害不亞于“怒江建壩”的砍林種桉樹》的文章,該文引用中國西南林學院副院長楊宇明教授的話說,“絕大多數林業、植物、農業以及生態學、生物段性保護的專家都對大規模種植桉樹持反對意見”。 楊教授認為,通過幾十年對桉樹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態習性進行的長期跟蹤、調查、觀測、分析和系統研究,桉樹對一個地區生態系統和生態環境的影響會造成地力衰退,因為它“對土壤營養因素和深處地下水分的消耗,比一般的樹木消耗量要大得多。” 文章解釋說,桉樹在1950年代后期到整個60年代的大規模營種,對當時的綠化造林、荒山恢復,以及對當時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桉樹葉提煉油后賣給醫藥和化工部門,可以給農民帶來豐厚的收入;桉樹的材質做家具或其它高等用材不行,可以造紙。但是把桉樹引進云南生物段性豐富的地區,特別像在西雙版納、思茅、文山、德宏、臨滄、三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一帶世界生物段性保護的河谷地區,必然要使當地的生物段性衰減。另一方面,桉樹大量消耗土壤肥力和土壤水分,對一個地區土壤水分的平衡也是極為不利的。種桉樹的地方土壤都干燥結塊,桉樹砍了以后,要種其它的植物生長非常困難。 文章稱,楊教授還在去年11月27號由云南省省長召集各行業專家參加的云南經濟發展座談會上明確地發表了反對意見,從林學、生物段性和自然生態保護的角度說明在云南絕對不能大規模發展桉樹,但省里的領導當時只是笑了笑。 文章引用楊教授的話說:大規模種植桉樹“造成的危害并不亞于怒江建壩”。 在注意到這種說法的同時,記者還在APP官方網站上找到兩篇文章,一篇題為《彩云之南:桉樹之爭的最新版本》,另一篇則叫《為桉樹申辯——談談桉樹的生態功能》。 前者引用云南省政府“一位同志的話”認為,造林搞林紙一體化“沒問題”,這位“同志”解釋,由大漿廠大紙廠營造人工速生豐產林,并將營林、采伐、制漿、造紙與銷售組合成良性循環的產業鏈。這就是“林紙(更準確地說是林漿紙)一體化”,也是國際造紙業的主流和趨勢。這樣的選擇,“符合科學發展觀和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 后一篇文章則稱,桉樹林有較好的水土保持功能。文章還試圖以一些調查數據證明,桉樹造林后,旱生植物種類減少,但半旱生植物種類增多,植物蓋度由0.45提高到0.78,并認為地力下降并非桉樹人工林的特殊問題,是絕大多數人工林所面臨的問題。 一位林學專家告訴記者,APP網站上那些文章的說法也不能說毫無道理。但多數專家目前趨向于認定桉樹的大規模種植對環境具有“不可估量的破壞作用”,這和桉樹本身的特性以及大規模種植都有關系。“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那就是在一個本來具有品種多樣性的林區大規模種植桉樹這一單一樹種,必然造成生物多樣性的缺失。”這位專家說。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