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數字商業時代》2005 > 正文
 

數字商業時代:聯想出手 中國制造的階段性勝利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1日 15:59 《數字商業時代》

  聯想顯然不是中國企業最早開始進行國際化嘗試的企業,但聯想卻因為“蛇吞象”式的收購而成為中國企業國際化路線的代表,原因主要不在于聯想,也不僅因為17.5億美元的總收購價,更多的因為被收購的企業是大名鼎鼎的IBM。

  比起七年前在海外建廠苦心經營自有品牌的海爾集團,率先取得了發展中國家市場的華為,還有剛借助大舉并購闖蕩海外市場的TCL,聯想的并購作為國際化手段沒有任何新意。
而且至目前為止,這些企業的國際化還是結果未卜。

  國際化并不是中國的學者和專家對中國企業開出的靈丹妙藥,相反他們中的大多數持相反意見,認為中國企業根本不具備國際化所需要的核心競爭力,或者說已有的核心競爭了很難復制和擴展到國際化市場中,現在走這條路還為時尚早。但另一方面對于處于發展窘境的中國企業,也想不出什么良方上策。

  誠然,海爾遭遇了中國品牌變為世界品牌的難題,TCL承認缺乏跨國管理的人才使并購后的新公司仍一籌莫展,華為因遭遇訴訟付出了巨大代價。下一個,也許就輪到聯想了。

  畢竟國際化是成為繼多元化之后的現實選擇,正如李東生所言:走國際化固然風險很大,但不走國際化風險更大,F在這些企業需要思索的是如何揚長避短,而不是退回原地推倒重來。

  成功的國際化衡量標準要看它在全球利潤分配中所占的份額。但如果國際化對企業的利潤沒有正面影響,或者沒有增加企業在全球利潤分配中所占的份額,那么,這樣的國際化很難稱為成功。

  這意味著,真正國際化的企業應擁有領先的全球規模,強勢的全球品牌,并且有全球領先的技術。但這三條中國企業并不是一無是處。2004年12月6日一期的美國《商業周刊》報道,“中國價格”對美國商界而言是一個令人不寒而栗的詞匯。它意味著中國制造比美國制造的商品價格低30%至50%。服裝、鞋類、家電和塑料制品的制造商十分清楚,試圖與中國價格競爭是徒勞的。中國制造業正在填補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其速度之快超乎一些人的想像。

  德勤會計師行亞太部首席執行長成文諾(Manoj Singh)說,中國生產的個人電腦占全球產量的21%,照相機和電視機分別占全球產量的50%和30%以上,中國的制造業已經“不再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了。他說,中國目前在許多高端技術方面都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力,并對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在許多出口產品上的優勢也提出了挑戰。

  20年來中國外向型發展的道路成就了中國成為繼美國、日本和德國之后的世界第四大工業品制造中心。中國制造的優勢成為中國企業國際化可以倚仗的最大財富,也成為中國企業可以完成海外收購的最現實的背景。

  科爾尼企業咨詢有限公司資深顧問David W. De Long和Thomas O. Man曾為中國企業國際化指出過兩條可行之路,通過收購兼并迅速獲取全球規模和通過OEM方式獲取全球規模。前者是整合國內市場,在采購、生產、運輸上獲取巨大的成本優勢,然后再整合這個行業,進軍國際市場。對這些企業而言,難點在于通過整合獲得低廉的全球總成本。

  OEM方式在于充分發揮低成本優勢,整合全球訂單,并將類似的廠家擠出市場。盡管貼牌方式只能獲得相對較低的回報,但如果能夠獨享這塊蛋糕,也相當可觀。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格蘭仕和萬向集團。格蘭仕通過貼牌生產開始創業,通過貼牌生產走向海外市場,逐步成為“全球最大的微波爐制造中心”。而萬向集團從“國際營銷”、“國際生產”發展到配置“國際資源”。他為中國制造業加入全球產業分工提供了新的模式“反向OEM”并購外國公司,然后為它進行OEM。

  如果有一天中國企業的國際化能夠全面突破,一定是中國制造的優勢得到全面地應用和提升的結果。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聯想新聞 全部中國制造新聞 全部IBM新聞 全部海外收購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新酷鈴選
最新最HOT鈴聲推薦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為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