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中國經濟周刊》2005 > 正文
 

中國經濟周刊:紅色旅游潮涌中國 攪熱旅游業(2)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0日 16:15 中國經濟周刊

  紅色效益

  東西南北爭相開發紅色圣地,因為其中蘊藏著巨大商機。

  王忠武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說:“從經濟效益來說,這條以紅色旅游連帶起來的產業鏈條,江西將以兩大國際性大城市上海和北京為龍頭龍尾,以沿海發達地區廣東、福建為支撐,可以帶動江西、陜西、湖南、河北等中西部省份的發展,如果統籌規劃得好,可以使革命老區從中首先受益,同時,紅色旅游業的開拓發展,可以推動革命老區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環境治理和產業結構調整”。

  江西吉安市市長胡長林向《中國經濟周刊》介紹,2004年12月底,江西吉安市“紅色之旅聯誼會”在深圳一個上午就簽下57個項目,投資總額高達21.2億元人民幣,吸引了新加坡新達科技集團、香港南益集團、中信(深圳)集團等產業大鱷。中信(深圳)集團公司與井岡山簽訂協議,擬投資1.2億美元建梨坪會議培訓中心,成為會上招商外資額最大的項目。

  “自2000年以來,江西旅游總人數和總收入每年以超過15%的速度增長,即使在2003年遭受非典疫情沉重打擊的情況下,其增長速度仍保持在3%以上,2004年,全省旅游總收入的增長幅度首次突破20%。”王忠武對《中國經濟周刊》說。

  江西省省長黃智權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江西旅游中長期目標是,旅游業的增長速度要高于全省國民經濟增長速度,2005年,增長速度要達到20%,力爭25%,旅游業總收入占全省GDP的10%,到2007年,相當于全省GDP的12%,到2010年,相當于全省GDP的15%,成為江西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跨入旅游大省行列”。

  而在這樣的增長目標中,“紅色旅游”已經占有三分之一的比重,以“紅色、綠色、古色”為開發方向的江西旅游中,“紅色旅游”處于增長最快的態勢中。

  “推進‘紅色旅游’意義重大,既是促進中國旅游業更大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又是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的需要,也是發展、整合各方資源幫助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需要,更是推進中西部旅游、進一步增強中國旅游業發展后勁的需要。”萍鄉市旅游局局長彭志榮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指出。

  按照規劃,到2005年,江西省紅色旅游接待人數和收入需占全省旅游接待總人數和總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到2007年達到40%左右,真正使“紅色”資源得到充分的開發。

  由此可以看出,江西立足本省,向四面八方打開旅游通道,用紅色旅游資源作為發展經濟新的“引擎”。實際上,2004年下半年,中國也正式啟動“紅色旅游”工程。《中國經濟周刊》從國家旅游局了解到,為了推動“紅色旅游”的發展,國家旅游局提出今后一個時期推進發展“紅色旅游”的總體構想,即全面整合“紅色旅游”資源,大力構建“紅色旅游”體系,不斷推出“紅色旅游”精品和線路,并逐步輻射到其他“紅色旅游”區(點),爭取5年后全國“紅色旅游”區(點)的年接待人數達1.5億人次、綜合收入380億元;10年后全國“紅色旅游”區(點)的年接待人數達3億人次、綜合收入1000億元。

  市場牽力

  為什么“紅色旅游”具有如此的市場魅力?

  江西省委書記孟建柱在總結江西旅游時這樣表述:“江西是一塊正在迅速崛起的‘紅土地’,無數革命先輩和英烈在這里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給革命后代留下了永遠值得學習傳承的偉大精神和永遠值得尋訪緬懷的紅色圣地”。

  “當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人民享受和平與幸福生活時,紅色成為了人們心中最富傳奇的色彩,而紅色圣地則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人民心中永恒的傳奇。不可否認,這里面包涵了復雜精神力量的宗教追尋,這種追尋恰恰就是市場需要的內在牽力。”中共上海市市委黨校王耀東教授接受《中國經濟周刊》時說。

  正是看到這種“懷舊”和“力量追尋”的市場價值,江西一些綠色、古色景區紛紛結合自身的紅色資源,整體提升市場競爭能力。

  “廬山處江西旅游規劃6條‘紅色旅游’之‘贛鄂紅色文化旅游精品線’的中點,結合自身品牌優勢,感受自然,尋找歷史,萌獲靈感,在2005中國‘山水’紅色旅游大潮中,應該有大作為。”中共九江市委常委、廬山管理局黨委書記歐陽泉華對《中國經濟周刊》說。

  事實上,對于中國紅色景點所蘊藏的“奮斗力量”對于全世界都是一種需要。曾宜富向《中國經濟周刊》介紹,1999年,世界旅行家、奧地利奧普茲到廬山紀念館,要求拍照遭到拒絕,后來激動地說:“中國人的驕傲應該讓世界知道”,這才被獲準。游覽完江西,他興奮地告訴同行人員:“瑞金可以建成一個旅游精品,井岡山可以建成旅游度假村”。同年,日本的旅游專家太田源三到江西,聽完曾宜富對井岡山的介紹后說:“以后我有時間就自費到井岡山旅游”。

  而現實情況是,紅色旅游資源多集中在經濟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充分發揮紅色旅游資源,不僅可以帶動老區經濟社會進一步協調發展,延長產業鏈,形成巨大的人流、物流、財流和信息流;同時,對于擴大招商引資、增加就業崗位和促進勞動力轉移都具有重大意義。

  為了更好挖掘“紅色”資源,利用其獨特的“差異文化”市場引力,國家旅游局已經在2004年年底對“紅色旅游”做了一個“五年規劃”。

  據國家旅游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發展“紅色旅游”的“五年規劃”—“121”工程,即在全國范圍內重點建設以10個“紅色旅游基地”、20個“紅色旅游名城”、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為主體的“紅色旅游”骨干體系;盡快建設“紅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將革命文物、文獻、建筑等“紅色文化遺存”強化保護,并參照對文化遺產地的保護辦法,對重大戰役、重大事件以及在民間留存的紅色文化,進行局部的原風貌保護;通過采用現代的景觀設計等手法,強化“紅色旅游”文化遺存保護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提高對游客的感染力。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紅色旅游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印度洋地震海嘯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楊振寧登記結婚
意甲在線足球經理游戲
2005新春購車完全手冊
歲末年初汽車降價一覽
2005年新春購房指南
2004地產網絡營銷盤點
天堂II 玩轉港澳指南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