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是買不來的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31日 13:47 工人日報企業周刊 | ||||||||
體現在產品和工藝上的技術可以引進,但技術能力卻無法引進,因為能力是組織內生的。因此,發展自主開發能力的關鍵不是財力的大小,而是進行技術學習的努力和決心 本刊學術顧問、北京大學行政管理學院教授 路風 盤點今年的汽車市場,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就是年初發布的那份《發展我國自主知識產
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中國是否應該并能否發展自主品牌的汽車工業?時值歲末,中國政府加入世貿組織承諾的對汽車工業的保護過渡期已經結束,自主品牌越發成為全社會關注焦點。為此,本刊學術顧問、課題組項目負責人路風教授特為本刊撰文再次論述有關觀點。 一年前,我們報告課題組采訪了哈飛、奇瑞、江淮、吉利4家整車企業和東安動力(發動機)以及吉林大學和合肥工業大學的汽車技術研究院和學院,對業內一些人士進行了訪談,并借道參觀了一汽。調研歷時4個月,采訪了幾乎所有已經在進行自主產品開發的中國汽車企業。一年過去了,但我們當時對問題進行的分析和得出的結論依然有效。 汽車工業是一個在技術和市場需求方面具有高度連續性的工業。這種技術特性使汽車工業在不斷吸收新技術的同時,也在生產上保持著大量的成熟工業的內容。而中國是世界上潛力最大的單一汽車市場,這個市場將為中國企業提供無數的機會,使它們不會那么容易就被外國的先行者所扼殺。因此,無論是從潛在的市場規模來看還是從生產要素的供應來看,中國具有發展汽車工業的潛在優勢。 事實上,無論是已經對中國汽車工業自主發展喪失了信心的企業管理者和政府官員,還是跨國公司的戰略家,都對這種潛在優勢具有直覺。所以前者認為,既然中國工業的技術不行,那就可以通過發揮中國的“比較優勢”來參與全球分工,把中國建成世界汽車工業的生產基地。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個目標其實與跨國公司的目標完全一致。這種模式的實質是在發達國家企業控制住技術和利潤高端的同時,讓中國成為提供廉價勞動力的生產加工基地。但問題在于,這種世界生產基地的模式一旦變成現實,中國汽車工業就會在跨國公司的全球戰略中變成附庸,最終喪失自己獨立的組織實體。 “比較優勢論”和“技術借用論”長期彌漫在中國汽車工業界,但這些觀點存在一個基本的邏輯錯誤,即把體現在產品上的技術,同能夠開發、設計和生產這些產品的技術能力混為一談。似乎外國企業在中國投資設廠生產出新產品,或中國可以購買、使用外國的新產品,就等于中國具有了開發、設計和生產這些產品的技術能力。但大量研究證明,由于技術知識的性質(包含大量的緘默知識,而且存在于組織過程中),所以技術能力只能通過學習獲得,而技術轉移的有效性取決于接受方的學習努力程度。因此,中國不可能僅僅因為外國企業在自己的土地上生產產品就自動獲得技術能力。由于能力是組織內生的,所以只有自主開發產品,才可能發展出能力。無論合資、技術引進對于中國企業多么重要,都代替不了自主開發對于技術學習的關鍵作用。因此,在本土技術能力的發展上,外資永遠不是內資的替代物。 其實,能力是買不來的,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學習才能發展起來。體現在產品和工藝上的技術可以引進,但技術能力卻無法引進,因為能力是組織內生的。因此,發展自主開發能力的關鍵不是財力的大小,而是進行技術學習的努力和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