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路有險阻--民企進軍能源領域觀察與思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0日 10:41 中華工商時報 | |||||||||
王義偉/文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無論是改革開放前,還是改革開放后很長的一段時間,能源領域對于民營企業來說,是一塊禁地。但是,這塊禁地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日益顯現出誘人的色彩。于是,
綜合而言,在能源的產業鏈條中,民企大多集中在中下游,如石油化工下游的材料加工、成品油銷售、燃氣終端產品等。但是,隨著近年能源的持續緊張,上游產業也開始出現民企活躍的身影,這些領域包括煤、電、油。 在煤的方面,最知名的要屬溫州商人在山西的“炒煤團”。據報道,目前在山西投資開礦的溫州商人已有500多,山西境內60%的中小煤礦已經由溫州商人承包,溫州商人的投資額高達40多億元人民幣。他們控制的煤礦年產量達8000萬噸以上。這一產量是山西省煤炭年產量的1/5,是全國煤炭年產量的1/20。 在電的方面,民企的投資力度也非常大。2004年1月,浙江民企正泰集團、華峰集團參與投資浙能樂清電廠,兩家公司投入的資金均在億元以上。2004年3月,以浙江神力集團為首的幾家民營企業與浙江泰順縣政府簽訂協議,在泰順建設溫州第一家抽水蓄能電站,總投資額為20多億元。不但在溫州,浙江民企早在幾年前就盯上了各種小水電、火電設施,惠明能源、廣廈集團、宋城集團、凱利達集團等民企的足跡已經遍布湖北、貴州、四川、青海、內蒙古等地。 在油的方面,民企更是10年前就開始大顯身手。1994年4月,根據國務院批示精神,陜西劃出1080平方公里的油田礦區,交給陜北地方政府開發。當時的陜北地區按“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開始大規模招商引資,結果海內外投資者紛至沓來。到1998年底,延安、榆林地區各縣石油開發總投入已達50.5億元,年產油量達到168萬噸。這些投資為當地政府帶來了可觀的財政收入。 就這樣,煤、電、油這三個最重要的能源產品的上游,都出現了民企的身影。他們如同3支先頭部隊,逶迤而上,雖經歷了不少困苦曲折,也斬獲頗豐。 但是,更大的艱難險阻、或者說滅頂之災已經開始出現了。 煤的方面,2004年11月,山西省政府方面傳來消息。該省決定,到2005年底將全部淘汰年產能力小于9萬噸的小煤礦。這個消息對于溫州商人來說,不啻當頭一棒。山西省煤炭工業局的數據顯示,該省目前有各類礦井4691個,在這些礦井當中,年產能9萬噸以下的占到70%。而溫州商人承包的礦井,基本上產能都在9萬噸以下。也就是說,如果這項決定得以實施,幾乎所有的溫州民企都難逃厄運。 電的方面,來自國家的整頓措施已經箭在弦上。國務院近日已經批轉了國家發改委《關于堅決制止電站項目無序建設意見的緊急通知》,要求對在建和擬建的電站項目進行清查。有數據顯示,目前全國違規建設的電站規模超過8000多萬千瓦,這其中民企參與者不在少數。 油的方面,形勢更加嚴峻。前文提到的陜北油田,已經因為“收權”問題,陷入官民紛爭之中。據一些民企老板向新聞界透露,從去年年中開始,陜北展開了一場所謂的收回所有權、經營權、收益權的“收權”運動,地方政府派人強行將油井上的工人趕走,拒不交井者甚至可能遭遇警方采取的強制措施。被卷入這場“運動”的資產達70億元之巨,涉及企業近千家。收權運動之后兩個月,當地政府出臺了補償標準,但是民企老板不滿意這個標準,雙方的激烈爭執至今沒有了結。 以上就是民營企業進軍能源領域的現狀之一,可以說,在能源產業的上游地段,民企兵發三路,路路有險阻。為什么?難道說能源領域對于民企來說,就是天然的禁區?民企該如何破解這樣的困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