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放小:上海輕工國資重大改革行動落幕(3)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7日 15:03 《上海國資》雜志 | |||||||||
第一,此次輕工放小是行業性公司整建制下放,改變了當年單戶企業下放的方式,保持了公司內部的資產鏈、管理鏈和產業鏈,有利于企業的平穩下放,增強了企業下放的操作性。
第二,經過這幾年的改革調整,增資減債,主輔剝離,富余人員分流,企業的資產質量有所上升,生產經營情況有了較大改善。 第三,這次下放的企業品牌多,“紅雙喜”、“老鳳祥”、“申貝”、“海鷗”等品牌知名度高,有助于提高區縣的品牌效應。 第四,這次下放的企業有一批有經營實績的企業帶頭人,有一定的研發力量,使得下放企業的創新能力大大提高。 “有了這些特點,這次‘放小’的工作十分順暢,接收的區縣也十分痛快,操作起來也很快,因此,‘快’成為這次‘放小’的一大特點。體現為決策快、操作快、改革步伐快”。虞毅偉解釋道,“這個改革方案,市里其實已經想了10年,也講了5年,現在半年不到就操作完成了。”自市委、市政府于年初決策,到正式實施,用了不到60天時間;從普陀區試點,到‘放小’完成,用了120天的時間。 可以說,深化輕工企業改革是舉全市之力,變輕工一家推動為多個區縣共同推動,改革的步伐大大加快了。” 虞毅偉用“組織協調好、貫徹執行好、接收心態好”來總結這次“放小”工作。輕工“放小”過程中,三委二局緊密協調,各司其職,形成合力,組織協調好“放小”過程中的有關事宜;輕工集團顧全大局,貫徹有力,準備充分,工作到位,下放平穩;有關區縣普遍反映此次“放小”不同于1996、1997年的“放小”,政策配套,整建制下放,下放的資產質量也較好,便于操作,所以態度較為積極,行動迅速。 整建制下放,使原先的資產鏈、產業鏈、管理鏈得以完整的保持,“放小形式上,保持完整的資產鏈、產業鏈、管理鏈,行業不散,組織仍在,發展不停。這是成功的基礎,也是穩定的關鍵,在以后的工作中應予推廣”,市委書記陳良宇同志對輕工的這次改制也給予了高度評價。 “放小”難點的破解 如此大規模、脫胎換骨式的改制,其難點之大、之多可想而知。 “這次‘放小’決策時間最長,涉及面最廣,配合部門最多,操作運行時間也最長”,虞毅偉一口氣用了四個“最”,感慨地對記者說。 據了解,為了解決“放小”交接過程中必然面臨的問題,有關部門在政策配套方面作了一系列探索,在老干部管理與服務、財稅政策、扶持政策延續等方面,作了種種創新或突破。 其中在老干部管理與服務方面采取三項創新措施:一是管理體系創新,將離休干部的隸屬關系從原企業劃轉到居住(戶籍)地所在區縣,由各區老干部局及其管理服務中心做好老干部的管理與服務工作;二是服務方式創新,改變以往條塊分割局面,使老干部就近參加各種活動,就近發揮作用,就近得到關心照顧;三是資金來源創新,明確老干部管理和服務經費一提十年(每年1.5萬元,總額1億元),在具體操作中不搞一刀切,對困難企業,在確保3年所需經費到位的基礎上,由上級集團公司申請貸款,并由市財政貼息,彌補經費缺口。 “為了把好事進一步做好,目前關鍵要在自有資金籌措、貸款主體落實、財政貼息到位等方面統一認識,協調推進,確保老干部政策的落實。”虞毅偉說。 同時,按照“四落地”原則(資產落地、稅收落地、黨群關系落地和穩定責任落地),結合財稅體制改革,市財政局等部門擬定統籌方案,推動稅收屬地,支持區縣特色產業培育和下放企業發展。在房地產權過戶方面,市房地資源局等部門也簡化程序,減免費用,支持輕工“放小”,以進一步降低改革成本。 此外,經多方協調,對下放企業原有的扶持政策進行了順延,以支持下放企業的發展。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