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制造業蔓延到服務業:明天外資會并購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6日 20:16 《上海國資》雜志 | |||||||||
文/許立軍 導讀:未來外資并購將從制造業蔓延至服務業,但兩者的并購模式有所不同。在制造業中,并購將由過去的勞動力密集型企業逐漸轉向資金、技術密集型企業;服務業將由商業、酒店業的合資合作拓展到金融、通訊、公用事業等高門檻行業企業。
外資并購行業特征:由中外雙方意愿所決定 外資并購的行業特征與中外雙方的意愿和興趣有關,但雙方的意愿在加入WTO之后有所變化。 加入WTO以前,我國制定了相對完善的引資原則和開放策略,試圖通過引資政策保護國內經濟和產業的安全,同時引導資金的流向。但實際上,外商的行為有短期化傾向,總是設法將資金投向投資回收期短、回報率高的工業和房地產行業。如1979—1990年,外商投資的部門占外資總額的比重為:工業部門58%,房地產公用服務業22%,農業部門2.85%,交通運輸部門1.18%,建筑部門1.8%,商業部門4.15%,科技部門0.12%。 加入WTO之后,中方的引資意愿大大增強,很多地方政府和壟斷行業都開始制定向外資開放的方案,個別行業(如航空)的開放方案甚至已經超越了WTO協議,以利用WTO所規定的保護期獲得更多的股權溢價。 同樣,外資對中國市場的重視明顯增強,開始將中國作為其全球性市場和資源網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并購目標也在逐漸轉變,由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轉向追求長期利益最大化。筆者估計,外資并購將會較多地出現追求長期價值(提高市場占有率、獲得規模優勢等等)的案例,追逐短期性收益(財務性并購、其它避稅等等動機)的比重將會減少。 綜合雙方意愿,大致判斷可能較多地發生外資并購的行業如下: 1、受政策性限制,目前只能參股的行業 所謂政策性限制主要是指敏感或者關鍵性行業,受WTO政策限制,目前只允許外資參股,如銀行、保險、證券行業、零售行業,通信業等。這些行業常常有壟斷的利潤,所以深受外資青瞇,現在外資對這些行業的參股將為未來政策松動后的整體收購創造條件。 2、速度:有助于外資更快搶占市場的行業 所謂速度主要是指被外資并購的企業能夠更快地形成生產能力,從而更快地搶占市場。這樣的行業具有以下特征:行業具有較好的成長性,而且外資相對弱小;集中度比較高或者進入壁壘比較高的行業,因為在位企業通常比較強大,并購現有企業是外資進入的較好方式;競爭激烈或者供給遠遠大于需求的行業,外資采用并購方式,能迅速獲得生產能力和市場份額;關稅或非關稅壁壘較高的行業,汽車、石油化工行業(特別是燃油)明顯屬于這一類,其他的行業包括保險、通信等。 3、有核心競爭力、與外資資源互補的行業 外資并購國內公司,一般是希望并購后能換取自身發展急需的互補性資源,因此,這些公司是否擁有一定的核心能力尤其顯得重要。目前,國內公司中具有相對優勢、與外資互補的行業如表1所示。 根據以上框架,可以發現外資青瞇的重點行業,如表2所示。此外,與傳統的觀點相反,筆者對醫藥行業會發生大面積的重組持懷疑態度。 外資并購趨勢:從制造業蔓延到服務業 可以判斷,未來外資并購將從制造業蔓延至服務業,但兩者的并購模式有所不同。在制造業中,并購將由過去的勞動力密集型企業逐漸轉向資金、技術密集型企業;服務業將由商業、酒店業的合資合作拓展到金融、通訊、公用事業等高門檻行業企業。 在制造業,加入WTO之前,外資就大量參股了制造業的公司(具體行業細分見圖3),主要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這主要是考慮到我國相對較低的勞動力成本,避開較高的關稅限制,規避本土市場資源和信息的不足。加入WTO之后,外資涉足中國市場的程度逐步加深,從國內產業的集中度、全球國際分工安排戰略及我國企業的比較優勢來看,在部分行業內,外資并購的效果可能好于新設投資的效果。 已經與外資建立了合資企業、或有良好戰略合作關系的國內公司,很容易成為收購目標。此外,外資也會更多地考慮一些有核心資源的資金、技術密集型國內企業,這些行業包括:汽車、電器、通訊設備、計算機軟硬件、化工(主要為精細化工和橡膠)以及醫藥等。外資并購的可能模式是,首先收購原合資企業中的中方股份,將合資轉為獨資,然后會考慮直接收購其它有競爭力的國內公司。 資料來源:胡喆 石磊 公劍:《外資進駐、狂瀾將起》,海通證券研究所 在服務業,加入WTO之前比較積極的是商業及酒店旅游業方面的合資合作,其他領域的外資進入及合作較少。加入WTO后,我國對外資進入金融服務業、傳媒、旅游業、批發零售以及倉儲運輸等行業均有3-5年的過渡期及嚴格的限制性措施。在過渡期內外資投資的模式是,在不超過股權限制比例的前提下,首先設法合資合作,以謀求在中國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待過渡期和股權限制措施解除之后,再伺機發動大規模的并購行動以謀求企業實際控制權。 (作者為國泰君安基金經理,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