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中國經濟周刊》2004 > 正文
 

國產軟件為何“硬”不起來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3日 16:04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李秀江/北京報道

    11月7日,在北京市政府軟件采購中,Microsoft公司(下稱微軟)獨攬2925萬元大單,而國產軟件則“全軍覆沒”。此事立即遭到國內軟件廠商的“群起而攻”,相關學者、官員也紛紛“炮轟”政府采購部門。十天之后,在多方壓力下,北京政府采購部門以公告的形式取消了微軟的中標項目。

  12月2日,備受關注的北京市政府軟件采購正式下單簽約。部分國產軟件廠家表示,已經與北京市有關部門簽訂了軟件購買協議。國產軟件再次獲得了一線生機。

  然而,國產軟件為什么要靠政府的“恩賜”才能在競標中“獲勝”?政府采購的“奶水”,能把國產軟件養強壯嗎?中國軟件業應該反思一下了。

  三星是世界存儲芯片業巨頭,但它不是靠跟英特爾“死拼”才成功的。中國軟件企業為什么一定要和微軟“死拼”呢?除了操作系統,除了辦公軟件外,中國軟件業是不是可以換個方向突圍?

  彷徨之途 

  其實,中國的軟件廠商和專家學者們一直在探索中國軟件產業的發展模式。

  Primeton(普元)軟件公司董事長兼CEO劉亞東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說,在中國軟件業整體尋求突圍的今天,一些企業試圖仿效印度的發展模式,把目標鎖定在美日外包市場。對于“印度模式”能否成功指導中國實踐,業界內外存在著涇渭分明的兩種看法,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印度模式”可以讓一些中國軟件企業獲得新的市場機會,但絕對不是提升中國軟件產業實力的“秘笈寶典”。

  “事實上,在過去的20多年中,美國作為當今世界最發達軟件應用的代名詞,一直是中國學習的楷模。中國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對‘美國模式’的努力復制。”劉亞東說。

  這種“復制”的結果就是利潤微薄,發展很快,“死”的也快。據中關村人力資源處和深圳軟件協會的數據,中國軟件企業5年內的失敗率大概是25%。賽迪集團的調查數據顯示,2003年中國國內大部分軟件企業平均利潤接近于零,這與先進國家軟件企業平均20%左右的高利潤有天壤之別。

  IBM、BEA、Microsoft、Oracle等這樣的公司攫走了中國軟件市場的巨額利潤,而大多數的中國軟件公司還在模仿競爭對手的發展模式,還沒有看清國產軟件的發展方向,依然處于彷徨之途。

  揚長避短

  專家分析認為,中國軟件市場的壟斷性極強,大者愈大,強者愈強。在外國,可以用反壟斷法來約束壟斷者,而在中國,反壟斷法還沒有制定出來,所以國產軟件很難與外國軟件相抗衡。中國市場上惟一對國產軟件有利的就是政府采購,這部分市場在發達國家約占總市場的1/3,但即使在這小部分市場中,按照現在的狀況看,國產軟件也沒有什么優勢可言,甚至還被排斥在外,這對中國軟件產業無疑是雪上加霜。

  中國軟件要想在目前的產業環境中發展,在全球開放的市場中具有競爭優勢,就必須揚長避短,尋找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突圍而出。那么目前中國軟件的產業環境怎么呢?

  劉亞東向《中國經濟周刊》介紹說,多變的競爭環境、進步中的管理體系、龐大的用戶量,以及獨具中國特色的新興業務模式和互聯網的全新機會,造成中國區別于美國的軟件應用需求特點—基礎建設與優化整合并行;規模龐大與精細耕作并行;簡單應用與復雜應用并行。更重要的是,快速進步的中國需要在軟件管理應用的概念跨度、時間跨度、空間跨度上,把美國企業在半個世紀的過程中所經歷的三個階段— 信息化基礎建設,業務流程和管理調整,以及它們的發展和提高“夾生”地放在一起解決。它缺乏像美國一樣的“自然演化”,同時它還要與中國的軟件產業成長現實不斷抗衡。

  “但這并不表示國產軟件就沒有發展的機會!眲問|說,“由于短暫的軟件應用歷史,使得中國沒有像美國一樣形成大量的IT遺產系統。在相對新興的企業級軟件應用中,中國可以更純粹地部署面向互聯網架構的應用體系。這讓中國軟件在IT起點上反倒有了機會成本上的優勢”。

  國產軟件的“硬”肋

  被稱為軟件產業“三架馬車”的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哪一種會成為中國軟件業的“救世主”,承擔中國軟件崛起的重任呢?

  “中國產業環境與美國完全不同。國產軟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去重復美國之路,它必須要尋找一種能夠真正適合自己特點、同時又滿足未來需求的新軟件模式!嫦驑嫾闹虚g件’將是中國軟件產業的一個新機會!眲問|說。

  他認為,中國軟件的模式應是那種面向互聯網部署的,以可視的結構和可復用的方式,更好地支持現有及未來可發展的業務流程,并滿足變化的中國需求特點的“積木”式的新模式——面向構件的軟件新模式。而構件又必須在“中間件”平臺上才能發揮作用,只有在適當的“中間件”平臺上,軟件才有可能被抽象和隔離,最終成為構件。因此,作為三大基礎軟件的“中間件”,將成為我國軟件業發展的關鍵。

  國家863 軟件專業孵化器專家組副組長、國防科技大學吳泉源教授指出,“中間件”是繼操作系統和數據庫之后的又一重要的基礎軟件。在操作系統和數據庫方面,中國起步較晚,技術實力差距相對較大,而在“中間件”方面,中國“覺醒”得比較早、跑得比較快,這對中國軟件產業突破是一次很好的機遇。“中間件”將為我國軟件產業的崛起提供一個做“實心球”的機會。我國的軟件產業不能老是靠代理國外產品、沒有研發而甘做“空心球”。

  中國軟件的希望

  專家預測,從2004年到2010年間,中國企業級軟件將以年40%的復合增長率快速膨脹。“如果要在企業級軟件開發中取勝,就需要一種新的方法——基于構件的方法。而事實上,在互聯網時代的企業級軟件解決方案是必須基于構件的! 世界信息戰略家Alan W. Brown指出。

  劉亞東說,為更好地面向未來,在軟件內部結構上,新軟件模式應該是可復用的;跇嫾膹陀檬谷藗冊谲浖_發中不必再“重新發明輪子”或“一切從零開始”,而且構件通過多次復用后,其質量和可靠性越來越高。據統計,如果軟件系統開發中的復用程度達到50%,則其生產率將提高40%,開發成本降低約40%,軟件出錯率降低近50%。

  20年前,計算機科學家布魯克斯從軟件結構的角度,呼喚那顆用以制服“軟件人狼”的“銀彈”究竟在何方。20年后,中國有足夠的機會去吸取美國市場的經驗和教訓,甚至可以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前進,當我們已經洞悉變化的中國市場需要怎樣特點的新軟件模式時終于發現—那顆真正適合中國特點,技術上可以實現,并有后發優勢的軟件“銀彈”就是“面向構件的中間件”。

  資料:

  中國與美國軟件模式對比

  美國在70年代開始使用管理軟件的時候,所擁有的是非常落后的計算機和相當落后的軟件開發程序,這便是軟件美國模式的“雛形”:在一個非常簡陋的計算體系中解決特別復雜的問題。

  而軟件的中國模式則是另外的一番景象:互聯網時代的中國,計算機的資源已經非常便宜,但是我們的客戶對管理的需求卻日益急迫。中國模式要解決的是:如何用更豐富的技術資源去解決不斷變化不斷成長的客戶需求問題。中國模式實際上是對美國模式的一種顛覆。

  中國與印度軟件產業對比

  近年來,印度軟件產業發展速度極快,1999年以來其軟件產業及其相關IT服務業出口以年均50%的速度高速增長,2003年印度軟件出口達到了120 億美元,印度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后全球第二大軟件出口國。有關方面預計,2008年印度軟件出口將達到700 多億美元,印度軟件產業對印度GDP 的貢獻會從目前的不到3 %增長到7 %。而我國軟件產業總體規模只占GDP 的1.38%,信息產業的8.51%。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國產軟件新聞




新浪財經24小時熱門新聞排行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彩 信 專 題
圣誕節
圣誕和弦鈴聲專題
3DMM
養眼到你噴血為止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 <blockquote id="66uy2"></blockquote>
    <dd id="66uy2"><strong id="66uy2"></strong></dd>


  •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